2008-01-19 02:11:10杯子

中國最美麗的古城-鳳凰古城(土家族民俗風情2)

土家族歷史民俗文化概略

(一)悲壯雄渾有遺篇
1、悠悠先祖
土家族是由巴人、武陵山區的土著先民、僰人、濮人、烏蠻、板楯蠻和賨人、江西遷來的部分望族等大概於唐、宋時代融合而的一個單一民族,但是融合的核心是巴人,巴人有三支,按照其圖騰和信仰分為:龍蛇之巴、魚鱉之巴和白虎之巴,白虎之巴為主體的巴人經過漫長的艱苦歲月,大致到宋代就形成了今天的土家族。土家族其他民族一樣,也是多元一體的。
白虎巴人尚武善鬥,勇猛剽悍,為周武王伐紂立下了大功。公元前316年,秦軍滅蜀後南下,滅掉巴國,他們逃到武陵山區,聚族而居,自覺融入當地土著巴人之中,保留了更多的民族特徵,為土家族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白虎圖騰
根據漢文文獻記載和潘光旦先生的推斷,可能在4200年前的夏代初年,出現了巴人的第一個君王--廩君,標誌著巴人已進入父系氏族向奴隸制過渡的時代。廩君乃巴氏之子務相,一般認為,廩為虎之意,廩君即虎君。白虎巴人主要有五姓:巴、樊、曋、相、鄭。白虎巴人一直崇拜白虎,視白虎為圖騰和神靈,認為廩君就是白虎的化身,其宗教信仰都打上了白虎的烙印,作為勇敢、力量的象徵,做為勝利之魂來進行禮讚,體現了君廩勇武奮進的精神,還體現了整個部落堅毅、剛猛、豪爽的特質,構成了巴文化的基本特徵。
3、梅山獵神
把狩獵叫做「趕仗」,有傳承戰爭的內在含義,土家人特別信仰和崇拜自己的獵神--梅山獵神。梅山是一個聰明漂亮、勇猛無比的姑娘,既是土家族中出色的獵手,梅山為了保護自己的同伴,在與野獸搏鬥中英勇犧牲。從此,土家人就視梅山為驍勇、剛烈的獵神。土家人在狩獵的前後,都要祭祀山神。
土家人狩獵的方式有:第一,安竹籤。把尖削的竹籤埋在野獸必經之路上,野獸落在竹籤上被刺死;第二,挖陷阱。採用集體圍獵、誘惑偽裝、出沒必經之地等方式;第三,做柵欄。用柵欄圍住有野獸的山坡,留幾個出口,在出口外挖陷阱,然後圍殺;第四,安木籠。在木籠裡面放上誘餌,用受動或者活動機關,捕獵野獸;第五,下套。有捉鳥雀、連續安套套野獸兩種類型;第六,安搾板。利用誘餌捕獲小動物;第七,集體圍獵。
4、操舟行水
最先的巴人先祖,利用魚鳧(魚鷹)捕魚,善於行水操舟,後來遷徙到武陵山區,山高谷深,採用叉、釣、籠、網、毒等很多方式捕魚,作為營養的補充。
5、八部大王
「八部大王」又稱「八部大神」,傳說是大龍給他們餵奶吃,有大鳳給他們遮風雨,他們的八個兄弟名字分別依次為:1、熬潮河捨、2、西梯佬、3、西河佬、4、裡都、5、蘇都、6、那烏米、7、攏此也所也沖、8、接也會也那飛列也。這八個神人,他們勤勞善良、誠樸重義、武藝高強,應該是土家族歷史上八個氏族或部落的首領。
(二)楊柳新枝舞翩躚
6、酉陽民歌
酉陽民歌是各族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在節日喜慶、婚喪祭祀等活動中都明顯地表現出來。《酉陽州志》有「土人面對篝火歌舞膜拜以祀神」的記載。酉陽地處古代五溪之首的酉溪地帶,屬九溪十八峒的原始部落,因此,最初的酉陽民歌具有很強的民族性和原生性。歷史上,有兩次重大事件的發生曾改變了酉陽民歌的原始風格:其一,南宋時期,為鎮壓金頭和尚起義,冉守忠自夔州率兵來酉平叛,因此,給酉陽民歌輸入了「巴音」的影響,使酉陽的原始民歌歌風為之一變;其二,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歸流,大量漢人及漢族流官遷酉,同時引入了大量的漢文化,使漢族歌謠與原始民歌融合一體,基本上形成了現今酉陽民歌的基本架構。加之酉陽地域遼闊,地勢複雜,與湖南、湖北、貴州等省相互接壤,因此,酉陽民歌在傳承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複雜局面。
(1)土家民歌的經典--《木葉情歌》,由唐騰華、王興權、羅孝平老師等整理,宛若深山碧玉,開始散發出醇厚的陳香,採用木葉傳情的表現手法,內容質樸簡練、清爽豪放,曲調舒緩而綿長,表達了青年男女對純真愛情的追求和渴望,擺脫封建束縛的迫切心情。
(2)苗族民歌的典範--《大雨落來細雨飄》,唐騰華老師等整理出來,婉約含蓄、婉轉悠揚,情深意切,飽含著輕柔和溫暖,用優美的旋律,該曲調有鋪墊、有高潮、有苗歌神韻,折射出苗族青年男女的厚實的情感。
7、擺手禮讚
酉陽土家擺手舞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十分古樸,主要反映土家人的戰鬥、勞作、生活場面。從形式上看,因舉辦時間、舉辦地點和祭祀主體的不同,又分為「大擺手」和「小擺手」兩種形式。
「大擺手」一般為「三年兩頭擺」,地點大多在「大擺手堂」或「八部大王廟」舉行,祭祀主體主要是「八部大王」,「大擺手」規模氣勢恢弘,在擺手壩的中央設置丈餘高的「龍鳳大旗」,還要在擺手場的四周插上許多旗旛,以此烘托和營造莊嚴、肅穆的氛圍。「大擺手」表演時手持長矛或齊眉短棍,身披「西蘭卡普」,以錦代甲,其舞姿剽悍、勁勇。
「小擺手」則是以村寨或姓氏為單位每年都舉行的祭祀活動,一般在「土王廟」或「爵主宮」進行。主要表現民族遷徙和生產生活畫面等,舞姿輕柔而細膩,表演時很少運用道具,不受服飾限制,但所反映的內容十分細緻,如:栽秧、薅草、打蚊子、抖屹蚤、牛擦背、打糍粑等等。擺手舞的基本動作有「單擺」、「雙擺」和「迴旋擺」,其基本動作為:手腳同邊,下不過膝,上不過肩,身體下沉而微有顫抖。
8、「撒爾荷」祭
土家族跳喪舞又叫打繞棺、穿花舞、喪鼓舞,土家語叫做「撒爾荷」,是傳承了兩千年前的民間歌舞。老人逝世,停靈樞於堂前數日,親屬鄰里前往弔唁。入夜,「打鼓踏歌」,通宵達旦,以增熱烈氣氛,謂為亡人人解寂,親屬節哀。跳喪舞的特點基本與土家族擺手舞相似,手腳同邊,豪放飄逸,動作舒緩而優雅,配合強烈的打擊器樂,舞者邊跳邊唱,土家跳喪舞集歌、舞、吹、打於一體,適合男女老幼齊跳,是一種綜合的民間藝術,跳喪舞本質上是一種民間祭祀活動。
9、茅古斯舞
土家人的民間歌舞,還被中外的戲劇界稱為是人類戲劇文化的「活化石」,這就是「茅古斯舞」,茅古斯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蹈,也是傳授狩獵技藝的民間武術,體現土家族先民的生活情態。由於有比較完整的情節,有固定的場次和對話,故又被專家稱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茅古斯主要表現其祖先開拓荒野、刀耕火種、捕魚狩獵等創世業績,於逢年過節跳擺手舞之前進行。表演過程中,由-人扮演老茅古斯,另有若干女茅古斯和小茅古斯。除女茅古斯外,全部赤裸上身,頭上扎五根大草辮,身穿稻草衣,男茅古斯腰上捆-根用草紮成的「粗魯棒」,象徵男性生殖器,有生殖崇拜的遺風。
茅古斯舞-般要跳六個晚上,按序分「生產」、「打獵」、「釣魚」、「接親」、「讀書」、「接客」。其動作原始粗獷、滑稽有趣,是中國古典民族舞蹈的寶貴遺產。
10、「戲劇化石」
儺戲,又叫「儺願戲」、「儺堂戲」,它源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的儺祭。到商代(前1600-前1046)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用以驅鬼逐疫的祭祀儀式,這就是儺舞。儺戲是在儺舞的基礎之上發展形成的戲劇形式。儺戲表演的主要特點是角色都戴木製假面,扮做鬼神歌舞,表表現神的身世事跡。
儺所供奉的神靈為傳說中的伏羲兄妹,尊為儺公儺婆,又稱「東山聖公」和「南山聖母」。以緬懷傳說中再造人類的祖先,並祈求他們護佑子孫。儺事概括為兩種,即「沖儺」和「還願」。「沖儺」指清宅、祛病、驅災;「還願」指祈壽、求子、小孩無災無病,順利成長。
儺戲面具一般用柳木、白楊木製作,在面具造型上,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畫,依此可將儺面具分為幾大類:正神、凶神、世俗面具、丑角面具、牛頭馬面。正神都是正直善良、圖中開山面具威武、凶悍、怪異,而容黝黑發亮,眼球突出,呲牙咧嘴,眉毛上揚。雕刻粗放概括,奇特驃悍的面目,使人感到一種神秘的威力和粗獷的美。
儺舞貫穿於儺堂戲的整個開壇法事和儺戲中,掌壇師頭戴觀音玉佛冠,身穿法衣,下圍羅裙,左肩搭排帶,右背插神鞭;左手拿牛角,右手執師刀迎神作法。掌壇師的舞蹈最為優美。有「踩九洲」、「踩八卦」、「將軍打馬」等舞蹈。時而騰躍蹦跳、翻滾旋轉;時而輕踏慢搓,抑揚跪拜。
11、土家陽戲
陽戲是地道的土家族劇種。早先叫揚花柳,為民間藝人行乞或風塵女子賣唱餬口的表演藝術,後經藝人的加工改造,才形成生旦淨丑末行當齊全的地方劇種。
陽戲表演重做工少武打,多演文戲、家庭戲、悲劇,生活氣息濃。旦角在陽戲中居各行之首。陽戲唱腔由正調和小調兩部分組成,共17個曲牌。
「陽戲」之「陽」,-說酉陽位於酉水之北謂之陽,二說戲是因為面具朝上,三說「揚花柳」與「陽」諧音,而「揚花柳」又有淫色之嫌,故定名為「陽戲」。
(三)民族奇葩花正艷
12、西蘭卡普
在土家語裡,「西蘭」是鋪蓋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蘭卡普即為土家族人的花鋪蓋,是流傳在武陵山區土家族山寨一種古老傳統的土家工藝織錦。系土家族人民智慧和勤勞的結晶,被譽為土家族工藝美術奇葩。西蘭卡普,在北宋時期就名噪一時,這種用棉紗彩織的布,當時是土司朝拜皇帝的一種貢品。圖案採用誇飾的手法,通經斷緯,編織細膩,通常把土家族的白虎圖騰、喜鵲鬧春以及花鳥蟲魚和各種幾何圖表等圖案,織工精細,色彩絢麗、樣式古樸典雅,質地精良,土家人也用來美化自已服飾。西蘭卡普一般每幅寬約50厘米,3幅連綴可做被面,單幅可做壁掛、枕巾、圍裙、桌墊等。
13、哭嫁離愁
哭嫁歌是土家姑娘出嫁時所唱,主要抒發離別父母、離別親人的依戀之情,到出嫁前一晚,哭嫁達到高潮,女方要選十名姑娘一起哭。
土家族非常重視哭嫁,能出口成章,詞藻華麗,唱的如泣如訴、動人心弦的,嗓子嘶啞、兩眼紅腫的,便會受到眾人的讚賞。而若不會哭嫁的話,則會受到非議與譏笑。「哭嫁」不僅是土家族婚禮中必不可少的禮儀與程序,作為「喜事哭辦」的獨特遺風,已成為嫁娶中少見的藝術形式。
14、吊腳樓台
吊腳樓,土家語稱「咧嘎」(土家族有語言無文字),為木質結構,為干欄式建築,-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四騎或五柱四騎,中間為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是祭祀的核心。
根據地形,樓分半截吊、半邊吊、雙手推車兩翼吊、吊鑰匙頭、曲尺吊、臨水吊、跨峽過澗吊,富足人家雕樑畫棟,簷角高翹,石級盤繞,大有空中樓閣的詩畫之意境。
(四)苗寨歡歌盛空前
15、苗寨蘆笙
又稱「踩蘆笙」,苗語叫「究給」。是一種以男子邊吹「蘆笙」同時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靈活舞動為主要特徵的傳統民間舞蹈。
自娛性蘆笙舞最為普及,舞者不受年齡、性別和人數限制,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男的吹小蘆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蘆笙的舞者圍在中間,踩著有節奏的樂曲,輕輕擺動身體繞圈舞蹈。另一種是由一對以上的蘆笙手作領舞,大家跟在後面圍圈舞蹈,動作跟隨領舞者吹奏的樂曲而變化。舞姿特點,有「踩」、「跳」兩種。「踩」,以兩膝的輕微屈伸,踏著節奏向前移動為特色,顯得端莊、嫻雅。「跳」,是由跳動的腳落地後,下肢的顫動、抬腳踹動,上身隨後自然地擺動為特色,顯得柔和、瀟灑。
表演性蘆笙舞一般以競技的方式進行集體比賽,以吹奏樂曲多,個人競技,或以動作的節奏多變,疾急激烈見長,或以能否完成高難度動作取勝。如「滾山珠」、「蚯蚓滾沙」、「猴子上樹」、「滾地龍」等。有的以模仿禽獸的習性、神態以表現生活的諧趣,給人歡愉。如「牛打架」、「鬥雞」等。
16、苗族鼓舞
苗族鼓舞,一般是指「木鼓舞」,有5個自然章節,它的依次名為:「略歌歌陶太,略渣廈、渣廈露、蝦蒂福」,均為苗語音「略歌陶」即奔跑遠征意思。是舞蹈的引子,它追憶性地描繪晝夜兼行、爬山涉水,千里迢迢來到這片森林的祖先,舞蹈的跳躍動作,腳尖不斷觸地;但又是短暫交替的舞姿,在木鼓「帝嘎帝嘎冬帝嘎帝冬」的密集鼓點配合下,緊張的舞步更為形象;「歌陶大」即尋找眺望的意思,一路征程千辛萬苦,邊走邊看,尋找一席棲身之地,確定之後。即插牌為界,劃定範圍,便在這片吉祥如意之地開始了新的生活; 「略渣廈」為播種; 「略反露」為播種小季,可統稱為播種耕耘,經過伐木、墾荒,在肥沃土地上播上攜帶來的五穀和小季作物種子;經過播種、耕耘,豐收在望,臉上流露出發自內心的喜悅;「好蒂福」即慶豐收的意思。是舞蹈的尾聲和高潮。大家舉懷恭賀,環繞木鼓起舞,一邊舞;一邊飲酒,舞乘酒興,酒添舞感。飛歌、酒歌和歡樂的吃喝聲與篤篤木鼓聲交織在一起,越跳越起勁,簧火映紅了沉浸在豐收狂歡中的鄉親。
  木鼓舞和七絕一樣,啟、承、轉、合,內容完整,舞蹈語匯豐富而簡練,形象具有藝術性,表現熱烈、豪邁,對生活充滿信心的民間舞蹈藝術舞蹈發展採用遞進方式,把情節推向高潮。舞蹈時,歌舞並進,五體皆動,甩同邊手,踏二四拍,舞姿獷奔放.灑脫和諧,具有剽悍性格,舞蹈姿式優美,頭、手、腳開合度大,擺動幅度寬,整個舞蹈可謂;舞蹈以緩起、中漸快、尾愈緊的方式逐級發展,在最高潮結束,把氣氛推到頂峰而突然告終,形成峰與谷的鮮明對比,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