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3 00:01:28思ㄟ

安靜

2016年末聽了一場圓桌的經典講座

瞬間我的內心重啟了反思

我到底怎麼了?


其實,我沒有過得不好

只是更寂寞了些、更為所欲為了些

今年買了更多的電器跟去了更多天的旅行

我努力讓自己的生活處於一個高度的滿足

好像全身的細胞鼓脹脹地往外擴大

卻又心裡揚起更多微塵

每個夜裡  內心裡總有許多細細小小的聲音

不停的交談

「為什麼我找不到可以和我討論事情的人」

「我是不是不該表達太多的看法」

「我給人家說的話 是不是太過絕對 太強勢」

「我怎麼老是這麼優秀?

最後這句話,並不是自我肯定的話

而是我怎麼總是頭頭是道

我的想法總是好多好多  卻又哀怨於無人能陪伴或呼應

我喜歡不停的思辯 討論事情

我喜歡把自己弄得好忙

或許是讓自己不感覺空虛吧

我靜不下來。

 

「靜是一種努力  一種想看見自己怎麼了」

是的

講座裡的這句話,敲中了我

人總是一直在找想法,其實就會看不見自己怎麼了。

 

我察覺

與朋友的互動之中

隱隱的 會把「我」放到裡面

彰顯「我」

「我很棒」「我能幹」「我聰明」「我帥氣」「我有見識」「我….

為什麼「我」這麼強  把別人都比了下去

 

「只要有我,就還有得受」

太在乎自己 為自己的優秀 為自己的成就

就越是看重自己的感受

圓桌說,這樣你就越拿自己沒辦法。

人要做什麼事,都要有動機

而只要有動機有目的有對象

我的內心就會產生波瀾

符不符合期待  合不合理  應不應該

只要和我要的不一樣,我就不要了?

常常是這樣的週而復始

然後產生一次又一次的誤會、傷害

 

去年最遺憾的一件事情

就是一次姐妹的聚會

因為遲到,

那天我的情緒大暴走

因為在趕路的途中,接收到她群發的訊息

言語犀利地責問大家怎麼都遲到了

當下正在車陣中的我,極大的不爽湧上心頭

一直到了聚會的地方,

直衝衝地大聲又哽著喉嚨地跟他說

這種聚會要是下次都要準時,那我不再參加了。

我說了這樣的狠話啦。

結果被我客訴的對象在心理面埋下了一個很大的陰影

她說這會是他這輩子都忘不了的陰影了

不過成為她的陰影卻是事隔半年多以後才得知的

一得知這個事實,我真的蠻難受的。

一種強烈的被否定的感覺。

 

後來,我用了一種方式來平衡我內心的委屈

一開始覺得姐妹不夠朋友,我從最遠處趕赴約會

我心力交瘁於家庭小孩照顧的生活

卻沒能得到一種相知相惜的體貼

於是化為憤怒的語氣表達這種長期覺得不被重視的心情

這是我當時的平衡。

不過,這卻換來了 別人一輩子的陰影

聽聞陰影一說,更為這個已遺忘的事又加深了傷害

覺得自己罪不至此也感覺冤屈感覺對方不夠朋友

於是我又用另一種方式來平衡。

我理智地告訴自己

我要衡量自己的「能力」

不再無論如何都死命的赴約

當我不再是那個什麼都好  什麼都配合的人

我在你心理的價值又會是如何呢?

        

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對朋友很付出的人

但是 卻有一種挫折感

而這種挫折感  並不是因為單一事件

而是 這個單一事件 讓我看到其實我真的有點孤單

孤單到 

覺得 

其實 

自己很容易被朋友遺忘了 只要不再熱絡於彼此社交

 

我很不開心

但我並沒有愁容滿面

是因為這種不開心是一種感覺生命的孤獨

 

好多個時刻

我的內心就像北方的沙塵暴

心靈飽受霾害

卻一直把手指指向他人

感覺被辜負 

 

直到這個經典講座

我才願意安靜下來

原來這一切都是「我」在作祟

 

當我奔馳在交通擁擠的下班時間、天空下著不小的雨

時間的滴答讓我心底有很多的壓力

一則line的訊息,問大家到底怎麼了,怎麼大家都遲到!

要是 當時 自己能夠能看看自己到底怎麼了?

為什麼要生那麼大的氣? 為什麼有那麼強的委屈感?

孩子的接送、自己的奔波、擁塞的交通這都是自己原本的課題

是自己的  不是別人的

為何又期待  身為朋友的她  「應該」對我如何的寬厚

而同樣一句話  又為何大家都能默默地吞下

唯獨我  不行?

因為住的遠就該被理解被容許?

我把自己弄得和別人很不同

好像自己很犧牲 很付出 

自己是一個與大家不同的位置

我比較受苦  我需要得到比較大的體諒

「當別人不符合我的期待,我就不要了」

是誰把「我」看得太重了

重到 也讓對方承受他想像不到的苛責

 

以前 我常說  這個地球上有20%敏感的人 80%不敏感的人

常常這20%的人被環境不當的對待

我相信 20%是上天特別的給予

它是被用來服務人  而不是被服務的

我在很多地方容易犯敏感 受大大小小的內傷

也曾經很討厭自己是這20%

直至現在  才發覺

20%80% 站在那一邊都沒問題

有問題的地方是  怎麼看待「我」

在與人的關係中  都怎麼看待「我」的

 

不吃虧  不佔下風  不被欺負  不被辜負  不要輸

只要我一有這些想法

就會承受很多

總要區分個對錯  需要找尋自己的立足點  還要有同伙的支持

真的很累

如果最後的結果都如我意了,我只是累而己。

如果最後的結果不如我意,累、孤獨、想哭、覺得冷默都會湧上心頭

然後,我又需要和世界保持距離  孤僻療傷一陣子。

 

「這是我應該做的」

以前在同個辦公室

有二個小姐

他們的主管  對待她們的態度有很大的不同

後來其中一個小姐

就算很努力認真的工作

卻仍然得不到這個主管的肯定

然後她就黯然地離開了這個職位

然後在心底種下一個不好的回憶。

 

我想告訴這個小姐

你認真工作是你應該做的

並不是你額外付出努力就能期待獲得回報的

你急迫地追求一種肯定

那並不是必然會獲得的

你本來就該做這些

沒什麼好期待有什麼回饋

人與人之間的感覺  原本就是一種難以解釋的情感

別人對你沒感覺  那是本來就該如此的

為什麼每個人都要覺得很喜歡和妳交流? 想對你說話?

 

大部份的人

那個「我」 就在做與受之間

你怎麼做  那就怎麼受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

這是過去一直被教育的道理

我把事、把人都做好  就希望獲得一種 好的感「受」

或好的回饋

例如,我待你好  也希望你待我好

今天我兇你  然後你就放在心理成為一道黑影

善業與惡業 在人的身上 不停的輪迴

業有主人,只是一個是享福另一個是受苦。

人就是那個受器。都需要承受。

就像,約莫三個月前,我知道孩子的運動會需要很多的紙箱

我就很雞婆的運去了3-40個。

幫助他們班級可以順利完成道具。

這件事,到此,也算圓滿了。

但在這歲末年終的時候,收到班級來的謝卡和老師送的RT蛋糕。

心裡頭是一陣暖,

卻也有一些小小的苦惱。

不知道該怎麼回應這個感謝「對方對我的感謝」

而回應的內容,又怕太過客套,也擔心自己說話不小心又說教。

例如:施比受更有福。這種老掉牙。

想了老半天。倒是比暖的時間又超過許多。

善業的受,也不見得真的讓人自在。

佛云:諸受皆苦。

好的、不好的 都會耗損我的能量。

尤其,當我做了什麼一點點小小的貢獻或是好事。

被誇讚或表揚時。其實內心真正的感受,並不是溫暖幸福。

反而比較多的是,被打擾了平靜以及不知如何回應的荒張失措。

 

如何不再承「受」

如何能真正的覺悟、真正的看見?

江老師提出「你必須要夠安靜」

任何在感覺自己的承「受」時

必須先靜下來。

你知道你現有情緒?

需要靜下來,才能看到「原來我怎麼了」

然後,你要看到什麼程度?

就是用善良來看。

不為自己  不為那個「我」è無我為人

把一切變成是我應該的。

如果我的做  叫做 那是我應該要做的

我的做不再會有失落、我的做當中沒有「受」

因為,那是應該的。

本來就是我要去做的。

於是 

終於能自在  終於能坦然

我的做 不再有對象和目的

世界是自己的,跟別人沒關係。

 

我渴望一個內心淡定和從容的世界

聽說那是世界上最美的風景呢。




(悄悄話) 2017-01-04 12: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