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0 17:52:26吉普賽姑娘

屬於我的紐約回憶


昨晚去看了場日本導演的跨多國語言電影,丸(Maru),故事是發生在文化大熔爐的紐約,裡面的角色全程以他們的母語和其他的劇中人溝通,沒有英文字幕,除了極少的英文對話,我是很勉強聽出來個五成的法語和日語和零星的西班牙語,除非你精通英日法西俄語還有不知名非洲某小國或加勒比海土話,想完全懂這部電影是幾乎不可能的!所以必須用心看演員的肢體語言。紐約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走在街上,每天都會遇上從不同國家來的各色人種,處處是驚喜。

將近兩年沒回紐約了,這城市的變化很快,記得離開紐約六個月後第一次回去,就發現街上熟悉的店面不知何時巧巧消失了,相隔近兩年,想想如果再次回去,我一定不認得街口的小店了。

在紐約,你有可能走在路上碰到Woody Allen正在中央公園拍新戲,轉個頭遇到前美國總統柯林頓的緋聞女主角Monica Lewinsky,雖然我都沒巧遇過,只是轉述朋友的驚喜,不過紐約真的是臥虎藏龍的地方,在我離開紐約的前一年,楊德昌的電影,一 一,到紐約宣傳,搞獨立製片的朋友還特別跑去見楊大導演,也許紐約有名的大牌是隨處可見,所以來到紐約的華籍名人變得不那麼高不可攀吧?在紐約似乎有那麼一次機會在看完戲後和蔡琴吃晚餐,忘了為什麼她請吃飯,但是在住過紐約的經驗後,會發現人生際遇真的會因為在紐約而變得傳奇!

李安的《臥虎藏龍》是先在林肯中心放映,慢慢的才到下城放映藝術電影的小戲院上演,結果票房不錯,才轉戰主流大戲院,沒想到打響宣傳戰後風迷全球,變成當年最受矚目的華語電影之一,而李安的《臥虎藏龍》雖然沒替他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卻替譚盾拿到最佳音樂獎,也真的是因緣際會,從好萊塢諧星Bill Murray手上拿到從哥大的畢業證書之後,就在我工作的地點碰上譚盾,原來他也是哥倫比亞大學校友,相談甚歡,他說正缺個助理,很想找我幫忙,不過還真不巧,他夫人似乎對年輕女孩很有戒心,此事就不了了之,當時還並未想過有天會遇上李安,還有機會和他相處訪談一天呢。

紐約給人的驚喜總是無所不在,那陣子在工作之後就是約會,每天行程滿檔,我的紐約經驗是跨語言、跨人種的,就是每天接觸的也是來自世界各地公民或者從各地來的移民第二代的,當然約會對象是非常多樣化,約會總是閒聊,會聽到Lucy Liu還沒成名前的事蹟,爆料的是他住Queens的前男友,也會不小心在洛克斐勒中心前看到房地產大王川普先生的前妻,而這一切發生的那麼自然,並不刻意去追著名人跑,總會有人不經意爆料名人軼事,不小心也有機會遇上所謂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