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4 14:42:06yayaya0805

調整學雜費之合理性、正當性?


近來教育部已對全國一百五十餘所大專院校發出學雜費調幅調查表,並要求各校於六月份交回,並且交由首度成立的學雜費審核小組審議。針對此一問題,略述個人看法如下:

1. 調漲學費是否應經過公開、透明、完整的討論?
教育部在發給各大專院校的學雜費調整幅度調查表中,同時要求各大學應組成專案小組研擬學雜費標準,各校並應公開舉辦學雜費調幅說明會,廣納學生對學雜費調漲之意見,亦即在決定學雜費調幅的過程中,須由下而上的讓學生參與,並與學生充分溝通。但是,在本校,筆者卻沒有見到這樣的過程。根據本校學生自治會於六月十六日所發布的公告,校方已經由教務處提案自九十四學年度調漲學費百分之一,理由則為未來成立校務基金,並且擴充軟硬體設施,而經筆者側面的了解,此一提案也已經於六月二十一日的校務會議當中,在只有一名學生代表出席會議的情況之下通過。針對此點,筆者認為,校方在未公開舉辦學雜費調幅說明會,廣納學生對學雜費調漲之意見的情況之下,即在校務會議只有一名學生代表出席的情況之下,草率決定通過調漲學雜費百分之一,甚為不妥。就筆者的側面了解,國立政治大學針對學費調整案,曾經於五月三十日召開學雜費協調說明會,公開對全校學生說明,而本校卻連這點都沒做到,值得商議!另外,校方從頭至尾,沒有發通告給各系告知這件事情,也沒有在學校網站看到相關的公告,在許多同學可能根本還搞不清楚狀況的情況之下,就悄悄的在校務會議通過於九十四學年度調漲學雜費百分之一,是否既不公開?也不透明?

2. 學生參與決策權力絕對不均
是的,我們相信校務會議絕對有權利來決定調漲學雜費這一件事情。是的,我們也相信校務會議有絕對的代表性,事實上校務會議即是本校最高決策單位。但是,請問在校務會議有幾個學生代表呢?根據校務會議的組織章程規定,本校校務會議的學生代表為三名,其中一名為學生自治會會長、另外兩名則由各系系學會會長輪流擔任之。在校務會議上,學生代表佔委員總數可能連百分之五都不到,試問:這樣的學生代表,何來足夠的參與決策權力?表決時是絕對少數,發言時又是弱勢,如何有足夠的影響力來影響校務會議的決策?大學應視為一種學術社區,其中存在著四大族群:學生、教授、行政人員與職員。基於大學研究高深學問,培育高等學術人才的核心理念,上述族群中學生和教授是居於主要的地位,而行政人員與職員是為服務,支援教學而存在。因而在校園之中,學生取得與教授,行政人員,職員平等的地位,縱然有年齡,學識上的差距,但這並不能成為不平等權力關係的理由。因為憲法上所保障的人權,都是平等地保護,而不應有任何歧視的。在法律實務上,西德聯邦憲法法院曾經就一判決中指出「大學生不僅是學生或是知識的傳授客體而已,而是以獨立自主的身份,參與學問討論的大學成員之一」。也因此,筆者認為,校方應參考各校校務會議以及各級會議學生代表分配的比例,重新適當的調整本校學生在各級會議的代表人數。就筆者所知,國立政治大學於日前才剛剛通過將於教務會議增加九名學生代表,在這個問題上,本校是否能夠做一些思考與調整呢?

3. 學雜費調整的理由是否充分?
這次校方所提出調漲學雜費的理由在於未來成立校務基金,並且擴充軟硬
體設施,但是筆者想先問的是,校方是否已經有先妥善、完整、確實的檢討過本校目前各項經費運用的狀況?是否某些部分的經費有濫用的情形,可以做調整,而不是直接想到學生身上來找錢。況且,就本次大學部修讀學分費的調整而言,每個學分從八百五十元調整到八百六十元,真就能對校務基金、改善軟硬體設備有整體、完整的效用?校務基金的成立意即校方必須妥善規劃財源,並且努力找尋財源,校務基金的來源可以有很多面向,而不只是從學生身上找錢。在這一點上,校方是否能夠更深入的去思考呢?調了學雜費,收了學生的錢之後,是不是我們學校的軟硬體設備就真能有多大的改善與進步?這一筆錢要用到哪裡去?是不是能夠讓同學們都清楚與了解?校方宣稱所要成立的經費管理委員會是否有學生代表的參與?我想,學生們在意的可能不是被加收了那每學分十元的費用,學生們真正在意的是,這一筆錢是否真正的被妥善的運用。

筆者認為,校方應針對以下幾點作思考並且提出具體回應:1.調漲學雜費此一事情是否已讓全校同學都知道?如果只是在校務會議只有一名學生代表出席的狀況之下決定這件事情,是否應該召開學雜費調整說明會,公開邀請所有學生出席並且說明此一問題?2.校方應確實參照其他各國立大學各級會議學生代表所佔比例情形,考慮調整本校各級會議學生代表之比例,以解決學生參與決策權力絕對不均的問題。3.本校經費收支之明細表,未來各項預算使用的規劃,是否應公開給全校同學周知?校方宣稱所要成立的經費管理委員會是否有學生代表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