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8 11:44:17羅小曼

便利商店..

剛剛到樓下去繳費上來, 聽全家的店員說他們的店要收了, 我一時錯愕, 心上像掉了什麼東西一樣!

從小, 我在雜貨舖長大. 那四坪多的小地方裏, 陳設著琳琅滿目的東西: 從頭洗到腳的衛生用品; 從室內洗到室外的清潔用品; 從早上可以吃到宵夜的食品....拜這家店所賜, 從小我就是衣食無缺的孩子! 後來, 傳統市場被超市. 量販店和便利商店所取代, 店裏的商品慢慢的從千項降至百項...兄弟姐妹都長大了, 爸媽終於也脫離了在一塊錢至二百塊錢的小利頭裏周旋拿捏的日子.
還記得, 榮景的當時,
客人來了會問: 你們店裏到底還有什麼沒賣?
媽媽當時戲言說: 只有棺材沒賣!
如今想想, 她沒有誇大其實! 因為我還可以記得, 那時白糖一斤十六塊, 塩一包六塊, 紅豆二十五塊一斤, 米一斗是十一斤半, 舒潔衛生紙一包是二十二塊, 味素還有分大小紙盒包....整個腦袋裏要背的各項價格不計其數, 偶有浮動, 也沒有貼標籤; 加上當時用的彈簧秤, 公斤台斤要自己換算, 客人也不見得是買整數單位, 於是, 練就了一個相當良好的算數腦袋!

曾經試想過, 潮流的替代下有了什麼改變? 廠商不再提供零售的商品供末端銷售, 以固定包裝, 條碼, 大量制價來擴大銷售顧客的使用量; 工廠包裝的機器和新穎的促銷手法取代了熱烈招呼的人情味! 味噌不再是一大桶一大桶五塊錢五塊錢的挖了; 香麻油也不用再拿瓶子來一勺一勺打了, 彷彿那些時光, 只會出現在電視上, 路上的行人, 全穿著清朝的服裝.....

我是不是曾記恨過這樣的轉變太快? 當那些取代雜貨舖的行業如媽媽雨後春筍般的冒出頭來的白髮? 而今我卻為了大樓底下那家便利商店要停業了而感到難過.

我修過財務報表分析, 仔細研究過各家便利商店的營業狀況, 其狀況如同老師所說, 它果真是一個社會快速進步的證明, 一門投資的好標的! 現代人凡事取其便利, 可以不計較一塊五塊的小差額, 但以總金額來說, 它可能是原商品的二至三成高. 人們沒發現, 反正便利商品可以買到的大半都是低涉入性商品, 餓了要吃, 渴了要喝, 雨來了要買雨衣, 慾望來了要買小雨衣....它真的是便利到....就像我家一樣..

為什麼要收掉? 我問.
他說: 生意不好.
我又說:可是看起來挺好的啊.
他搖搖頭.

他尷尬的笑了笑, 我也點點頭, 黯然的離開店面. 接下來想著, 離我次遠的店在三個紅綠燈外, 往後要去圖個"便利"時, 是不是該穿布鞋?

上一篇:兩個兒子...

下一篇: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