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2 21:08:09Lazy Mancunian

東京夏物語 - 廟會小吃和夏日祭典

說真的,原來我們只是要去谷中看夕陽而已,據說還有東京市唯一可以看到富士山的一條小徑,沒想到碰上了谷中諏方神社的夏日大祭

谷中諏方神社在東京荒川區,靠近JR日暮里車站的一個山坡上,主神是建御名方命(たけみなかたのみこと),原本看到這個社名,我還把它和諏訪神社混在一起,以為他的主神是菅原道真(就是日本的學問之神),結果完全兩回事,這個建御名方命是日本神話中的力之神,後來也成為保佑軍隊勝利的神,此神社從西元1205年便建立在此,後來德川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給了這個神社領地,從此就成了谷中日暮里一帶的守護神,舊曆的七月廿七日是例祭日.今年恰好在八月廿五到廿八日.被我碰上了他們的800年大祭.

如果你之前要問我對谷中有什麼印象,我的回答十之八九會是”墓地”,膽小如我,對”靈園”之類的地區一向閃的遠遠的,就算是像青山那種聽起來是高級地段的地方也不例外,可是對日本有些可愛的鬼故事又欲罷不能...

當鬼門初開,同學說要看夕陽時,我壓根兒沒想到會來這裡,然後就誤打誤撞的來到這裡,感覺上有點像硬著頭皮力挺晴明的源博雅.問題是:源博雅有晴明可以幫他,搞不好自己還可以救自己...我可沒有晴明,也沒有葉二,而且還跑不快.
從日暮里車站出來後,沿著斜坡向上走,首先映入眼簾的竟是台神輿穩穩的停在路旁,周圍都是一群群穿著傳統服飾的人,似乎正在休息,若不是沿路插滿了祭典的旗幟,我還以為是在拍電影,還是偶像劇,別不信,真的有男人們就只著丁字褲,賣力的扛著山車,那畫面比看到蘇格蘭裙還令人目瞪口呆,一方面要若無其事的想著,這個該拍下來嗎?拿著相機對焦在這件事上,我身邊優雅的日本同學可能會休克不治.

於是我們沿著參道,先前往神社一探究竟,空氣中飄著棉花糖和雞蛋糕的香味,天色還早,路上的人群已經開始多了起來,撈金魚的攤味擠滿了小孩,烤魷魚的焦香味更是誘人,笑顏逐開賣玉米的小販和奮力炒著日式炒麵的店家,似乎已經準備好要迎接大批湧入的客人.

可是少了點什麼...周圍的人都穿的很平常,那些在少女漫畫和偶像劇會出場的場景,穿著浴衣的可愛少女們都去那裡了?美好的夏日戀情不都是從這裡開始的嗎?
我經過了金光閃閃的山車或神輿(我還是搞不懂怎麼分才正確),不確定待會兒是不是也會被扛出來繞境,又看到了晚上可能會有酬神表演的舞台,會是神舞嗎?還是能樂呢?我猜不出,只希望別是什麼大眾脫口秀或電子花車之類.

主殿躲在最裡面,看得出歷史悠久,還不斷有人來參拜,幸好廟會不是只有表面上的精采,心裡的信仰還是堅定的吧?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之前在鐮倉或京都時,總會看到廟方強調參拜的”利益”,如果人也開始和神討價還價起來,那是什麼樣的一種信仰啊?!
後來我們發現富士見坂其實就在神社前,沿著坡道向下走,四周都很安靜,我突然理解其實二邊都是圍著的寺院後庭,那些高高從木圍牆突出來的,寫著什麼極樂世界的字眼之類,不就是插在墓地周圍的那些祈願的木牌嗎?!頓時冷了起來,也許是因為雲層太厚,加上沒什麼方向感,富士山真的不知在那裡,而我也沒勇氣”問”.這..這是找誰問啊...如果有人突然出現,告訴我說三百年前,他每天都可以從這裡看到富士山,那是會怎樣?? =_=#
不過我立刻就發現自己身處山車或神輿繞境的行列中,二十來人隨著口號很努力的扛著,口裡吆喝著,街道二旁的居民紛紛跑出來打氣,給了奉獻金的人家,門口都掛著個燈籠,而繞境的隊伍也會在門口致意,最後終於在谷中主街的一段大階梯前停了下來,頓時大家都圍向一旁的商家,開始大吃起西瓜補充體力.
我的日本同學提議在這條商業街逛逛,兩旁都是極有地方風味的老舖,於是我們就離開了繞境的隊伍,這條商店街感覺很像台灣的市場街,不過非常的乾淨,賣烤雞串的香氣,遠遠就聞的到,而隔壁竟就是賣小東西的雜貨店,對面卻是魚攤,除了築地市場,我也是第一次在東京社區看到魚攤,水果攤,蔬菜店,同時在一條街上出現,更別說前面還有賣煎蛋捲的攤子和漫畫店.

天色已經有點晚了,可是我的日本同學還不死心的看著手上的地圖,她要找一顆名為”豆豆龍之樹”的大樹...我們在巷子裡繞著,不時會看到貓咪在這兒出沒,還有不期而遇的繞境隊伍,原來山車不只一輛呢!我看見女生在隊伍裡奮力的踩著腳步往前,可是啊,周圍出現愈來愈多的寺廟,還有”法事”的商店,愈來愈多的木牌高高的突出了圍牆...這...我們可以回家了嗎?

我幾乎是只看了那豆豆龍之樹一眼,就打算要回到主街上.不過我們也剛巧在那裡碰到了第三個繞境隊伍.兩邊的人家許多人圍成一桌,熱鬧的吃喝著,大門洞開,一點都不擔心別人探看.這冷漠的東京都,竟還有這種夜不閉戶的地方.
在回到車站前,發現了這個古老的米果店...大大肚的玻璃瓶,和小時候才看得到的玻璃櫃,感覺很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