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5 09:16:51yangshengzhijia

包裝盒中“擠”出經濟效益

包裝盒中“擠”出經濟效益

  2012年8月6日至8月11日,包裝盒由來自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的6位學生(其中3位為溧陽籍大學生)組成的社會實踐小組,在溧陽、上海、江西等地進行了關於包裝盒的經濟效益的調查。
  電子商務的興起和快速發展使得紙質包裝盒的需求不斷擴大,也使包裝盒何去何從逐漸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該社會實踐小組從幾個較為著名的電子商務 企業入手,結合範圍較為廣泛的問卷調查手段,以及實地走訪相關企業采集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論證了回收再利用紙質包裝盒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經濟效益性。同時 通過相關文獻資料的調查了解,結合該方面的成功案例發揮其積極借鑒的指導意義。在該項目調研進行的後期,嘗試了與工業產品設計相關人士交流,更為深入地論 證應從包裝盒中“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
  該社會實踐小組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有:大多數網購消費者缺乏合理歸置、回收並DIY包裝盒的意識;物流由於追求高效率,在分派物件的時候沒有時間 回收包裝盒;社會管理本身在垃圾分類方面做的不夠細致,沒有專門針對回收再處理紙質包裝盒的相關部門;社會群眾關注度和支持力度還不夠,即使有意識,但缺 乏行動等。
  聯系生活,根據此次小切口針對電子商務企業紙質包裝盒的調查,不難聯想到如今社會對於禮品的過度包裝問題。消費者為高價包裝盒買單而又無所用處,造成 大量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包裝盒的使命絕不應該僅僅到此為止。在此,我們希望社會民眾能增強健康消費的理念,減少包裝等方面的攀比。正所謂有需求才有市 場,不良的攀比風氣恰恰是過度包裝產生的溫床。中國包裝技術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錢進認為,“過度包裝”在我國有其特定的社會心理基礎,東方文化較西方文化 更看重禮尚往來的形式。價值昂貴的保健品需要有體面一點的包裝襯托其高貴,顯示送禮的氣派,所以“腹內空空”豪華包裝的保健品比起簡裝的保健品更有市場, 所以禮品市場成為了過度包裝的“重災區”。所以,當今社會應提倡重復利用包裝物,多次使用包裝物可以增加包裝物的使用價值。對包裝物要進行分類處理,這樣 有利於對包裝物的回收再利用。目前我國垃圾分類滯後對包裝物回收再利用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業內人士分析說,作為廢棄物的產生環節,消費者是否對其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分類,直接關乎後期廢棄物處理的效率與效果。由於垃圾分類意識尚未 在中國消費者中普遍形成,簡便易行的垃圾科學分類標准也存在缺位,中國消費者通常把廚余垃圾和包括無菌紙包裝在內的其他可回收垃圾混在一起,使得其在回收 時難以被分揀,這也為後端的再處理增加了難度,甚至埋下了隱患。
  此次由大學生為主力的社會實踐調查,給大學生創造了深入接觸社會的機會,提高了實踐能力,也為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一定可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