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12 16:31:50楊風
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歌:1.09奈斯的「生命平等」準則
東郭子問:「『道』在哪裏?」
莊子答:「道無所不在。」
東郭子繼續追問:「可以說得具體一點嗎?」
莊子答:「道在螻蟻。」
東郭子很不滿意地說:「博大精深的道,怎麼會在微不足道的螻蟻之中呢?」
莊子又說:「道就在稊稗當中。」
東郭子更加不滿了,他說:「怎麼越說越卑劣了?」
莊子接著又說:「道就在瓦甓當中。」
東郭子不滿到了極點,但是莊子還是悠哉游哉地繼續說:「道就在屎溺當中!」
這是《莊子•知北游》裏的一段對話。對話中,莊子告訴我們:真理之「道」無所不在。具體一點說,「道」就在螻蟻、稊稗、瓦甓,甚至尿溺等卑賤的東西當中。
「道」無所不在,正是奈斯深層生態學的最重要主張;只不過奈斯把「道」,改成了「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或 inherent value)。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有他(她、牠、它)的內在價值;因此都必須受到保護和尊重。
在「深層」的探索之下,奈斯發現:大部分的西方哲學家,都把人和自然,用二分法的方式,區分開來;例如:人是萬物之靈,有絕對的權力支配、使用人類之外的動物、植物,乃至無機物等自然資源。相反地,大自然中的其他萬事萬物,若不是低人一等,就是沒有意識,沒有心靈,因此不值得人類的同情和關注。
相反地,深層生態學以為:人類離不開周遭的自然環境。自然環境中的任何一事一物,不管是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全都有牠(它)們的「內在價值」,也都和人類同體而不可分割。
萬物(有生命與無生命)都和人類一樣,具有內在價值,奈斯稱之為「生命平等」(biospherical egalitarianism或biocentric equality)。這一理念,成了他所謂生態學兩大「終極準則」(ultimate norms)當中的第一準則。
(2006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