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23:11:27Sam

活泉茶館486-擇時交易

2020410

 

    328日老闆的同學請我們到石門水庫那邊去吃鱘龍魚,我問他最近的印刷業務好不好,他說不能用好不好,講話要有技巧,我101的客戶問我最近如何,我說現在一天都吃一餐,客戶回我,『你在減肥唷!』」老闆的同學說這家很有名以前假日都是客滿的那天中含我們只有三桌的人客。

 

    前天在路上遇到我丈人,問他現在公司的狀況如何他說還好有分散風險客沒來,還有一些交通車可跑每個月收入大約140支出大約200預估疫情的影會延到九月後所以要先向銀行申請紓困以備不時之需

 

    每個月燒錢60萬,連續燒8個月也要將近500萬,如果生意不好能夠立刻關門不做,等生意好了再開門營業,那該多好!

 

前陣子股票狂跌,有幾個朋友聯絡我,想要趁大跌進場撿便宜,看是否能提供建議。其實這是很難的一件事,誰知道會跌到哪裡!於是我建議他,你現在手中只有鈔票沒有股票,可以分批買進,這樣也許就有機會買到最低點了。

 

照理說,生意不好(在下跌)應該關門不做,等生意好了(股票確認開始漲了)再開門營業,但大家總是見獵心喜,比之前便宜很多了,到底要不要出手搶進呢?《最簡單的長期投資術-薛普曼讓你看見起漲點》一書中為這種「擇時交易」提供了一個可以遵循的準則,基於「投資致富其實就是漲的時候讓它盡量漲,跌的時候記得要停損」,也就是錢好賺的時候要盡量賺(漲的時候讓它盡量漲),看到生意不好時立刻關門不做(跌的時候記得要停損),等生意好了再開門營業,他提出買進和賣出的兩個準則如下:

 

只要最近三十週的移動平均大於(高於) 最近五十週的移動平均,就買進(投入股市)

只要最近五十週的移動平均大於(高於) 最近三十週的移動平均,就賣出(錢存進銀行)

 

    就這麼簡單!

 

    作者認為「擇時交易」是一種很好的投資策略,但我在商業周刊看到有人認為「買進長抱」才是最好的投資策略(註一),在「活泉茶館454-老農夫的存股複利公式」中所提到的老農夫,他就是覺得「買進長抱」比較好。

 

    到底哪一種策略比較好呢?

 

薛普曼把他的準則回測S&P500指數(用長期投資系統進行股價指數擇時交易),從195116日至200766日這數十年得到了以下的報酬率(我也順便演算看看買進長抱的報酬率)

 

195116S&P500指數20.77時,我們用2077元買進指數,到了1953814日指數24.75時符合「最近五十週的移動平均大於(高於) 最近三十週的移動平均」所以賣出,把錢存進銀行,這次買賣的報酬率是19.16%若不考慮買進、賣出的相關費用,結算金額是2475元,與買進長抱的結算金額是一樣的。

 

到了195435日「最近三十週的移動平均大於(高於) 最近五十週的移動平均」,於是把錢從銀行領出來買進指數。我們上次的結算金額是2475但因為不知這半年來的存款利息是多少錢所以我們只好把這次的投資金額定為2475(其實應該要比這個數字再高一些)。直到195728日,指數44.53時符合「最近五十週的移動平均大於(高於) 最近三十週的移動平均」所以賣出,把錢存進銀行,這次買賣的報酬率是69.64%在不考慮銀行利息和交易成本的情況下,這時擇時交易的市值比買進長抱的市值少了254元。

 

S&P500指數長期向上,到了200766日指數來到1517.38,擇時交易的市值比買進長抱的市值少了74126元,若不考慮銀行利息,這段期間買進長抱S&P500指數顯然是比較好的策略,但未來會如何,沒人知道。

 

若把它換算成複合報酬率(複利),這56年來買進長抱大約是8%,股價指數擇時交易大約7%其實差距並不大。現在在台灣股市你也可以買 S&P500指數(00646元大S&P500),大家可以兩種方法都試試看,二種都做,你一定會獲勝的。

 

 

S&P500指數

 

 報酬率

投資金額

結算金額

 

買進長抱的結算金額

擇時交易與買進長抱的市值差距

1951/1/6

20.77

19.16%

2077

 

 

 

 

1953/8/14

24.75

 

 

2475

 

2475

0

 

 

 

 

 

 

 

 

 

1954/3/5

26.25

69.64%

2475

 

 

 

 

1957/2/8

44.53

 

 

4199

 

4453

-254

 

 

 

 

 

 

 

 

 

1957/9/6

45.44

-9.95%

4199

 

 

 

 

1957/12/13

40.92

 

 

3781

 

4092

-311

 

 

 

 

 

 

 

 

 

1958/7/25

46.33

21.13%

3781

 

 

 

 

1960/3/4

56.12

 

 

4580

 

5612

-1032

 

 

 

 

 

 

 

 

 

1960/12/30

57.52

-8.81%

4580

 

 

 

 

1962/6/29

52.45

 

 

4176

 

5245

-1069

 

 

 

 

 

 

 

 

 

1963/3/15

65.51

32.79%

4176.167

 

 

 

 

1966/7/22

86.99

 

 

5545

 

8699

-3154

 

 

 

 

 

 

 

 

 

1967/4/28

92.62

6.19%

5545

 

 

 

 

1968/5/10

98.35

 

 

5889

 

9835

-3946

 

 

 

 

 

 

 

 

 

1968/6/21

100.13

-1.10%

5889

 

 

 

 

1969/7/11

99.03

 

 

5824

 

9903

-4079

 

 

 

 

 

 

 

 

 

1971/1/29

95.28

1.29%

5824

 

 

 

 

1971/12/10

96.51

 

 

5899

 

9651

-3752

 

 

 

 

 

 

 

 

 

1972/3/24

107.59

-5.07%

5899

 

 

 

 

1973/7/13

102.14

 

 

5600

 

10214

-4614

 

 

 

 

 

 

 

 

 

1975/5/23

90.53

8.51%

5600.235

 

 

 

 

1977/4/7

98.23

 

 

6077

 

9823

-3746

 

 

 

 

 

 

 

 

 

1978/8/25

103.89

-0.98%

6077

 

 

 

 

1979/4/12

102.87

 

 

6017

 

10287

-4270

 

 

 

 

 

 

 

 

 

1979/7/27

101.59

29.60%

6017

 

 

 

 

1981/8/21

131.66

 

 

7798

 

13166

-5368

 

 

 

 

 

 

 

 

 

1982/11/12

142.12

12.00%

7798

 

 

 

 

1984/3/23

159.18

 

 

8734

 

15918

-7184

 

 

 

 

 

 

 

 

 

1984/11/30

166.9

45.87%

8733.917

 

 

 

 

1988/1/15

243.46

 

 

12740

 

24346

-11606

 

 

 

 

 

 

 

 

 

1988/9/2

259.69

36.87%

12740

 

 

 

 

1990/6/29

355.43

 

 

17437

 

35543

-18106

 

 

 

 

 

 

 

 

 

1990/9/7

322.56

-6.98%

17437

 

 

 

 

1990/10/19

300.03

 

 

16219

 

30003

-13784

 

 

 

 

 

 

 

 

 

1991/5/10

380.78

18.06%

16219

 

 

 

 

1994/7/15

449.56

 

 

19149

 

44956

-25807

 

 

 

 

 

 

 

 

 

1995/1/6

459.21

178.79%

19149

 

 

 

 

2001/1/5

1280.21

 

 

53385

 

128021

-74636

 

 

 

 

 

 

 

 

 

2003/6/13

987.78

14.42%

53385

 

 

 

 

2004/11/5

1130.2

 

 

61082

 

113020

-51938

 

 

 

 

 

 

 

 

 

2004/12/23

1194.2

27.06%

61082

 

 

 

 

2007/6/6

1517.38

 

 

77612

 

151738

-74126

 

 

 

 

 

 

 

 

 

 

 

 

年複合報酬率約7%+銀行利息

 

 

 

年複合報酬率約8%

 

 

*******

註一:

全球股災,該買黃金避險?研究:亂世中留在股市,總報酬是驚慌散戶的15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