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0 14:54:06xiaweiyy

家庭革命也要堅持夢想

在山上教書,看似「不務正業」,讓她經歷了場家庭革命。「我爸媽剛開始超~~~反對的」,陳妤加重語氣,把父母的擔心一一羅列,她嚮往自然、愛往外跑,讓父母十分頭疼,「我在部落裡手機收訊不好,我媽都覺得我『消失』了,直到看報紙才知道我這兩年在教書」,聊起父母,陳妤一直很戲劇化地形容、比劃,開朗如她少了怨懟,反倒很開心最後母親「終於願意把車借給我上山」。歷經波折,但是陳妤感性的說這兩年在山上教書的收穫是看見家人的愛,「我的家庭給我很多資源,我其實很幸福。」直到瞭望台完成,陳妤受到媒體注意,光鮮亮麗的她有了曝光,這也才讓她的父母開始理解自己的孩子。

 

當建築界追求著用高樓或是奇形怪狀的建築展現艱難的工法與設計,陳妤卻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建築是為了給人住」,她在意建築與自然的交互作用,植物、陽光、水流怎麼配合?人、車的動線在城市裡如何流暢的走動?當問到「建築是什麼?」,陳妤收起笑容,很認真的回答,「建築是一份責任」,在陳妤眼中,建築不只是漂亮、好看的藝術品,更負擔了安全與生活教育的責任。

 

主動出擊爭取實習機會

 

今年暑假,她將到德國實習,「是我非常崇拜的建築師林友寒」,陳妤露出了一點小粉絲的仰慕表情。就像她當初不顧耕莘山學團的資格限制一樣,陳妤趁著林友寒到校評圖(按編:評圖是建築系的期中期末考,會邀請校外的知名建築師與校內老師共同指導,由學生在台上展現模型、圖面,並且簡報自己的作品),她利用休息時間,在走廊攔下老師,表達自己想跟著學習的慾望。在經過漫長等待、魚雁往返,總算讓林友寒點頭,「我先前在水牛建築師事務所的實習,也是主動聯絡建築師看我的作品集,終於讓他們錄取我」。毫不畏懼,陳妤勇於為自己爭取,也因此換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總是清楚自己要什麼,陳妤很清楚自己的喜好與目標。未來,她想到印度學習自然工法,嚮往與自然共處的建築,卻再度與父親的期待相左。問到會不會擔心又引起家庭革命,她說,「我知道他們都默默支持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