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聚
修行需要積聚體驗,修行不可不積聚波羅蜜,不能省卻開悟前的耐心、堅忍,別想一蹴可成、一步登天,尤其現代人一直在追求輕薄短小,探囊取物,不費吹灰之力。荀子勸學篇:「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世間學問尚且如此,出世間的修行豈可一步登天。
佛經裡有一個故事:一位先生到朋友家裏做客,朋友請他吃包子,一個包子吃下去,他覺得還不夠,又吃第二個、第三個,吃完以後,他還是覺得肚子餓,當再吃了半個包子,便覺得飽了,所以他跟朋友說他是吃了半個包子飽的,前面那三個包子都不見了。然而從我們真實經驗中可了解,最後那半個包子是要加前面所吃的包子才能吃飽的,我們的修學也是這樣。有人說,佛陀成道是因為在菩提樹下,坐上金剛寶座,降魔才成就的,這就是那半個包子。如果大家知道佛陀的修道歷程,從王子身份出家、修道、苦行、降魔、成道,這整個過程,可以少那一段呢?不管是出家修苦行,受了多少折磨,他想要發現真理,體證真理,鍥而不捨的過程,絕對不是那半個包子可以飽的。或許那半個包子可被形容為臨門一腳,但若沒有前面積聚的波羅蜜,即使有多大的天份、智慧,還是得參學、拜師、與外道的老師學打坐、自己修苦行,這些點滴累積的福德智慧因緣,構成完整的修行歷程。最後佛陀告訴我們,他所體證的就是如此,你們照這樣做,也可以成為這樣子。佛陀是我們的楷範,透過修行,去體證人類生存的普遍現象,也是大家共同會經歷的,苦在那裡?為什麼有這些苦?人人應從那裡解套,他告訴我們法門,這跟每一個人有關。
佛法中最主要的是去發現我的苦在那裡?這是一份很深的苦迫,就如明明是自己的呼吸,可是心怎麼繫都繫不住。數息觀是佛門的甘露法門之一,修數息──安那般那念,從剛開始入門可以一直修到證果,完全隨著你的心念在主導,氣息一進一出,都是無常法,它確實跟你的心結合在一起。如果生氣的時候,呼吸就會急促;如果心念進入昏沉狀態,呼吸就會模糊。自己隨時都要覺察,跑掉就知道心念跑掉。呼吸跟著你二十四小時,根本就沒有停過,縱使睡覺,它還是在呼吸,而且呼吸絕對是現在的、當下的,它不在過去、未來,是緣起法,隨著你的心念,它就在無常法當中。所以大家不管是在禪堂、吃飯、走路、大小便、洗澡、躺在床上,都不要把你的呼吸丟掉。生病時要呼吸,不生病時也要呼吸,喜樂要呼吸,不喜樂也要呼吸,藉由呼吸可以檢查出你的喜樂、忿怒、生死。這樣的功夫是累積的,不是一蹴可成,要先奠定耐心、堅忍。如果你沒有這樣用過功,沒有多聞聖賢法、內正思惟,往後的日子那半個包子是不夠的。
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患夢遊症,晚上就起來走路,有人形容那種走法是很危險的,即使腳踩在一點點的地方,他可以行動自如,走一走之後還會回到床上繼續睡覺,而且第二天問他,他不記得曾發生過什麼事。有一天,他半夜夢遊,結果踩了個空,從空隙掉下來,一摔之下受傷醒了。因為很痛,然後就一直生煩惱,覺得摔跤讓他這麼痛。有人就說摔跤叫業障,但禪師說:「這不叫業障,是生了煩惱以後才開始造業。」摔跤不是業障,因他沒有起惡念,不是故意的,這不叫業障;夢遊症也不是業障;他掉下去時沒有起惡心,沒有生煩惱,那是無記的狀態,不叫業障;他掉下來後一直生煩惱,而由煩惱又潤生更多的煩惱和業行,這才是業障。我們在修法的時候,時時刻刻都把自己的呼吸看得清楚,縱使它跑掉,不要再生不好的念頭,隨時回到「當下」用功,把一切看得很清楚,方向明確,反而是得道的因緣。所以不要吃了三個半包子,卻只說最後那半個才是吃飽的;回家千里的路,當然不捨跬步,別忘了每一步都是抵達家門口的那一步,到家,前面那些都是要累積的。
------ 摘自香光尼眾佛學院《青松萌芽》第十期
http://www.gaya.org.tw/hkbi/journal/no10/menu.HTM
香光資訊網 http://www.gaya.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