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殭屍100:在成為殭屍前要做的100件事】:社畜人生,跟殭屍有什麼區別?
馬來魔影評:《殭屍100:在成為殭屍前要做的100件事》(Zom 100:Bucket List of the Dead)。評分:84分
◎【一言以蔽之】:別出心裁的殭屍喜劇,諷刺公司階級文化與「社畜」現象
你會不會覺得現代上班族的人生只是日復一日的重複同樣的模式?上班,下班,睡覺,然後再上班,下班,有時候還沒時間睡覺,就此無限循環,你的人生到底跟殭屍有什麼不同?近期的流行語「社畜」,是日本企業底層上班族的自嘲用語,源於「會社」(公司)與「家畜」,意思為「公司的牲畜」,為了工作而放棄身為人類的尊嚴。Netflix日本電影《殭屍100:在成為殭屍前要做的100件事》把逐漸僵化的社畜人生和殭屍劃上等號,如果有一天全世界都是殭屍,等同於世界末日來臨,或許還有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就是你再也不用上班了!
故事描述一個在血汗公司工作,一天24小時都在上班的無辜社畜,有一天正要出門上班的時候,竟然發現殭屍病毒蔓延,全世界都已經陷入混亂,快要被公司逼瘋的他,因為終於不用再上班而感到開心,於是這個全世界最樂觀的傢伙開始列出「在成為殭屍前要做的100件事」,即使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殭屍咬,甚至變成殭屍,但在這個危機四伏的世界當中,他必須要把握時間,及時行樂,並且試著找回自己的人生,一場歡樂無比又腦洞大開的殭屍末日大冒險就此展開!
本片在網路上出現不少負評,但有時候不是電影不好看,而是電影風格不符合你的預期心理,如果你抱持著「殭屍電影就應該要緊張刺激血腥殘暴」這樣的心態,那麼你或許會覺得這部片很難看,因為他雖然也有緊張刺激血腥殘暴的成分存在,但在本質上是一部喜劇,而且是一部漫畫改編的喜劇,首先你必須接受他的不正經、無厘頭,甚至有點超現實,很多劇情像是「鯊魚吃了殭屍之後,竟然變成殭屍鯊魚」就實在有夠惡搞,所以如果你無法理解這種漫畫式的誇張趣味,那麼這樣的電影就絕對不是你的菜,但如果你是喜歡動漫文化、日本流行文化的觀眾,或者是具備幽默感的觀眾,那麼也許你可以從中得到不少樂趣。
這部真人版的電影,劇情是改編自同名漫畫的第一本到第三本,三集的漫畫篇幅,11個章節的劇情,濃縮成兩小時的電影,許多劇情細節當然只能全部被砍掉,但沒想到就連養眼畫面也砍到一滴不剩,尤其是女主角本來是身穿運動緊身衣的健美性感形象,但改成真人版之後,竟然變得極度保守,令人感到不解,不是說養眼就是好,保守就是不好,但是你連Cosplay都扮得不像,就是完全不敬業啊!導演可能也發現這個問題,所以讓女主角的名字和漫畫原作不一樣,也可以解釋成「電影女主角跟漫畫女主角不是同一個人」,但這種解釋顯然也是硬拗!
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一個殭屍災難故事,但其實是一部諷刺喜劇,用「殭屍和上班族都是行屍走肉」的有趣對應,諷刺那些所謂的「辦公室文化」所帶來的盲目階級意識,以及在制式化的體制當中,讓人逐漸失去自我,忘記初衷,到最後變得習慣這些重複性的勞動,以及僵化的思維,不再有任何生命熱情,片中那些對於「社畜現象」的嘲諷,用幽默的方式寫出現代上班族的苦悶心聲,也透過男主角這段自我意識的覺醒之旅,告訴大家要勇敢拒絕壓榨勞工的血汗公司,並且不要忘記享受人生、活在當下,最重要的是你永遠都必須要維持尊嚴,至少活得像個人,不要活得像殭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