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1 13:09:59馬來魔

【碟仙:惡靈始源】:不要接觸你不該接觸的東西



(*為了讓大家享受更好的版面,避免廣告蓋台的困擾,日後部落格文章將逐漸轉移到以下網址,請多支持:http://malaimo.tw)



或許有人會以為《碟仙:惡靈始源》(Ouija:Origin of Evil)會找韓國明星「始源」來演惡靈,事實上,這部電影跟那個韓國明星一點關係都沒有(他當然也沒有演),那為什麼片名叫作《碟仙:惡靈始源》呢?因為這是2014年那部《碟仙》(Ouija)的前傳,故事回溯到第一集的50年前,探索一切恐怖事件的開始和源頭。

因為隔了兩年,所以老實說,對於第一集,我的印象很模糊了,但反正是前傳,一切從頭說起,有沒有看過上一集,或者記不記得上一集,影響都不大,當作全新的電影來看也沒有關係,至於這次的故事,其實還蠻像一回事的,而且是把很多經典恐怖片的概念全部結合在一起,雖然有點套公式,但至少不無聊。

這部片容易令人想到哪些電影呢?首先,小女孩遭到惡靈侵擾,立刻令人想到《鬼哭神號》(Poltergeist),接下來神父和厲鬼的鬥法,牽扯到西方宗教概念,很有《大法師》(The Exorcist)的風格,鬼屋裡面的親情故事,也有一點《厲陰宅》(The Conjuring)的味道,至於主角「碟仙」來自於美國早期真的有在賣的玩具「通靈板」,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怎麼會有人把碟仙拿來當成玩具賣?也許製作出這個玩具的人並不相信這一套,覺得只是好玩,但如果真的出事,可能就不好玩了!

由於故事背景是在60年代,所以呈現出復古風,連片頭的環球電影公司標誌也去除掉現在常見的科技感,變成早期的風格,片中的校園生活和家庭教育觀念也非常古板,包括母親竟然會去警告對女兒有好感的男生,叫他不要亂來,而那個神父也會在男女主角準備接吻的時候突然冒出來阻止,理由是「這個年紀的男生需要好好約束」,實在令人臉上三條線,但是片中的故事背景是60年代,所以有意無意的偷渡這些保守觀念,反而能夠符合時代氛圍。

很多人會把恐怖片當成是比較極端,或者口味比較重的電影類型,不是每個人都有膽子可以承受,但在意識形態上,恐怖片其實是非常保守的一種影片類型,在嚇人的表象之下,呈現出來的還是一些關於傳統家庭、宗教觀念,或者是對於兩性關係的禁忌和壓抑,甚至常有不成文慣例,就是「作愛者死」,甚至「接吻者死」,本片因為走的是復古風,所以理所當然可以將這些元素放上去,也和上一集的青少年路線作出區隔,這集的重點擺在家庭,透過撞鬼事件來呈現這個家庭的問題,以及互相牽絆的關係。

描述玩碟仙通靈而遭到惡靈反撲的《碟仙:惡靈始源》,是入門款的恐怖片,他的口味沒有《厲陰宅》那麼重,如果是資深恐怖片迷可能會覺得還好,但如果是膽子不夠大的觀眾,或者不常接觸恐怖片的觀眾,還是會被一些剪接手法和音效嚇到,但以娛樂效果來說,已經很合格,雖然觀念和手法都老了一些,但那些老生常談也有他正確的一面,至少告訴我們不該接觸的東西就不要去接觸,一般人怕鬼都來不及,你如果自己去把鬼叫出來,那不是自找麻煩嗎?



*單親媽媽是個假靈媒,買碟仙拓展生意,卻招來厄運。


*小孩玩碟仙,想招喚死去的父親,沒想到卻招來惡靈。


*花樣年華的美少女,卻因為碟仙而葬送一生。


*神父想要幫助這個家庭,卻陷入恐怖深淵。


*據說透過通靈板,可以看到鬼魂,你敢看嗎?


*被附身的小女孩,模樣極為恐怖。


*邪靈在你耳邊說話,可以操控你的意志。


*為什麼被附身以後,可以變成蜘蛛人呢?


*不要隨便玩碟仙,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會招喚出什麼東西。



(*為了讓大家享受更好的版面,避免廣告蓋台的困擾,日後部落格文章將逐漸轉移到以下網址,請多支持:http://malaim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