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7 01:02:24馬來魔

蔡明亮退出影壇,影壇就不明亮了嗎?



 
蔡明亮參加威尼斯影展的時候,對著媒體宣佈他將不再拍電影,原因在於製造商業電影違背他的藝術原則,在這種壓力下,他決定退出影壇,所以威尼斯影展的參展作品《郊遊》會是他的最後一部電影,這應該會讓很多影迷覺得可惜吧!但是蔡明亮退出影壇,影壇就不明亮了嗎?也許我們可以從蔡明亮這個人的背景開始聊起!

 

很多人把蔡明亮歸納為台灣導演,甚至是台灣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未必每個人都知道他根本不是台灣人,而是一個在台灣拍片的馬來西亞華僑,但是礙於尺度規範以及其他因素,所以他的電影沒辦法在保守的馬來西亞上映,包括在吉隆坡拍攝的《黑眼圈》在內,都未曾在馬來西亞上映過,但是開放多元的台灣反而熱烈的擁抱他的沉悶美學,更因為國際影展的大鳴大放而讓他成為評論界眼中近乎神聖不可侵犯的大師級人物,但未必能夠深入於普羅大眾,原因就在於他的電影幾乎沒有對白,而且充滿疏離感,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堅持「不商業」,拒絕向大眾靠攏,但是電影即使可以「非主流」,但真的有可能「不商業」嗎?

 

其實大部份的藝術都可以擺脫商業機制,比如說你關起門來畫畫,然後提供大家免費欣賞,或是努力作音樂,然後獨立發表,甚至是一個人練舞,練完以後再到街上跳給大家看,即使沒收入也堅持藝術、拒絕商業,這是可以成立的!但是世界上所有的藝術裡面,幾乎就只有電影必須架構於商業機制底下才能夠成立,因為電影不可能一個人獨立完成,而是要找人投資你,也要付薪水給廠商和工作人員,在戲院播放的時候,戲院當然也要跟你拆帳,而觀眾買票的行為也是一種商業交易行為,這麼多環節都是商業機制的一環,不管你拍的東西是大眾小眾、主流非主流,都只是形式問題,但在本質上,電影就是建構於商業機制上的一種藝術。

 

當然我們都知道,所謂「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在創作角度或出發點上面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在本質上來說,電影其實脫不開所謂的商業,即使是藝術電影也很難例外,不但你拍電影要錢,別人資助你拍電影要錢,到國外參展要錢,觀眾買票支持你的電影也要錢,無論你拍什麼型態的電影,你都身在商業機制裡面,而所謂的「名導演」很可能是這套機制的既得利益者,脫離這套機制也許很難存活。如此看來,這麼討厭商業的蔡明亮決定退出電影界是明智的抉擇,因為他在電影界一天,就無法擺脫他最不認同的商業體制!

 

當然,這麼有風格、有骨氣的導演,通常觀眾的好惡會非常分明,很多人熱愛他的電影,也有很多人看不懂他的電影,但無論如何,一個國際級的導演突然宣佈退隱,總是可惜了一些。不過話說回來,路是你自己選的,你可以換條路去迎合市場,你也可以堅持自己的路但是承受孤獨,如果兩者你都不要,那麼就為自己找個好一點的退路,瀟灑離去,可是無論任何人(不是針對蔡明亮),只要「甘願做」就要「歡喜受」,不能只享受尊重和掌聲而面對不了挫折。

 

至於影壇少了一個蔡明亮,會不會從此不再明亮?我覺得當然不至於!因為有更多的導演還在努力拍片,所以「電影魂」不滅,還有更多堅持拒絕商業的獨立音樂人、獨立作家、獨立藝術家,依然很「獨立」的走下去,所以「文青」和「文創」依然「不只」是一個流行名詞。蔡明亮封劍退隱,但還好這個廣闊的江湖依然高手雲集!


----------------------------------------------

◎蔡明亮電影作品年表


*《青少年哪吒》(1992)


*《愛情萬歲》(1994)


*《河流》(1997)


*《洞》(1998)


*《你那邊幾點》(2001)


*《天橋不見了》(2003


*《不散》(2003)


*《天邊一朵雲》(2004)


*《黑眼圈》(2006)

*《臉》(2009)


*《郊遊》(2013)


Frank 2013-11-28 14:56:44

我贊同版主的想法,或許這種風格的電影還是有人欣賞,但個人覺得蔡導的電影就是空洞乏味、窮極無聊、狗屁不通,小弟還沒有一部能撐到看完的... 慚愧!

小鹿妹 2013-09-25 06:29:28

我沒看過蔡明亮的電影
但也不想看
原因是當天邊一朵雲的預告打得很兇時
就很反感了
反正感覺上就是自我滿足的藝術片
覺得不看也不會死
我很膚淺 只看預告就決定片子的好壞
但是連預告片都不吸引人
那部片子也要反省吧
他真的有那麼好的話
退出影壇會在台灣造成關注才對
就像日本的宮崎駿先生一樣
還有不知道哪裡來的文章說台灣人都不注重自己國家的電影文化
我覺得消費者不會跟自己的錢過不去的
自我滿足的作品供人免費看就好
不要收人的錢 又滿足不了觀眾
對於喜歡蔡先生的人我覺得很不好意思
但是想走藝術路線的人多到氾濫
還有一個疑問既然他是走藝術路線的話
那他的中心思想是什麼?色情嗎?

版主回應
他的其中一部份中心思想應該是同志情結,
甚至可以說是台灣第一個專注於同性戀題材的導演。

你提到的天邊一朵雲,同志味道比較少,但是關於性的描述卻非常多,
那部片會有很好的票房,多半也是因為很多人是進去看露點的,
至於藝術這種東西....就見仁見智啦!
2013-09-28 04:15:58
欠一 2013-09-21 05:34:43

從FB的連接過來的。我不了解版主“因為覺得他的電影沈悶所以討厭蔡明亮“。人本來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會開心。一個作品的藝術價值不是以票房,或者有多受到大眾追捧來衡量的。
當然你有你個人的喜惡偏好。我只是覺得既然你不了解蔡明亮,不了解唸藝術的人究竟為了什麼而堅持,那麼請不要那麼快否定或者定論。
建議版主有空可以看看非主流的電影,聽聽非主流音樂,給自己多一點空間,也許有一天你也就懂得 這些沈悶的美學。

版主回應
閣下可以喜歡蔡明亮,那我為何不能討厭蔡明亮?
任何的人事物都是有人喜歡有人討厭的,
蔡明亮不是神,所以我當然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討厭他的電影,
因為他的電影在我眼中無聊透頂,不知所謂,
藝術留給文青和評審欣賞,我承認我不懂欣賞他的藝術,
但至少我誠實,比那些不懂裝懂的人誠實一百倍!
我這篇文章已經寫得很含蓄了!該留的情面我也都留了!
而且我也沒否定他對台灣電影的貢獻,只是我自己不喜歡而已。
這個世界不需要造神,蔡明亮以及任何人都不是神,
所以粉絲儘管支持,不喜歡的人儘管誠實,就是這個樣子!
2013-09-22 03: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