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2 19:22:54玉山薄雪草

讀書筆記:APP世代在想甚麼? 109-11-20

這本書作者是張立人醫師,以案例故事「網路心理極短篇」穿插「張醫師診療室」相關研究的引用與分析,探討當前許多家長和老師關切的網路成癮問題。

 

讀書會的討論與張醫師演講的最開始,都提到當時才發生不久的新聞事件:當孩子過度專注於手機使用,未注意身邊可能的危險,就有可能發生憾事。

 

*青少年為何網路成癮?

網路和手機遊戲,可能是青少年逃避壓力與紓解鬱悶的方式。

以高中生而言,約有33%有網路成癮症狀。

高中生的壓力可能來自學業、人際、親情、金錢...等方面。

然而時常滑臉書和IG,也可能滑出憂鬱症,這是過度依賴社群媒體,造成的心理問題。

 

*3C與大腦認知(第二章 P.63~74)

數位分心:

即使手機使用者專注在眼前的事情,智慧型手機也可能消耗可用的認知能力而影響認知功能。...高度依賴手機者,認知耗損的風險更高。」(P.65)

 

多工處理的危害:

思考速度變慢...重度媒體多工者在處理多種訊息時,過濾不相關訊息的能力變差,容易分心、被干擾。當工作記憶的負擔變大時,對干擾的敏感度更大。...」(P.66)

 

思考力退步:

...下降最多的是:精密性思考,...闡述想法、周密而深刻的思考、創新動機等,...。

其他下降的思考力還包括:流暢性(產生大量想法)、獨創性(提出少見而與眾不同的看法)、創造力(情感與語言表達能力、幽默感、獨特性、活力、熱情)、開放性(保持思想開放、求知慾、樂於嘗試新事物)。...

網路世代出現過於簡化的思考、不完整的表達與溝通(如火星文)、不成熟的行為,屬於退化的網路人格。」(P.67)

 

瀏覽,不再精讀:

以螢幕為主的閱讀行為興起,瀏覽、掃讀、找尋關鍵字...,花在深度閱讀、專注閱讀的時間不斷在縮減。

神經科學明確指出,大腦突觸連結的形成,需要重覆該經驗多次,才能形成新蛋白質,固化為長期記憶。

...在網路上略讀的代價是,犧牲了記憶與學習的效果。

...看書是一種精讀、鑽研的過程,網頁與社群多半是瀏覽的、跳讀的,訊息非常大量,卻是錯亂而片段的,...

網路時代不可避免帶來膚淺。...思考深度變淺。

當對大腦的認知刺激愈弱、時間愈短,就愈難長出突觸連結;認知刺激愈強(親身體驗與操作)、時間愈長(反覆思考與練習),大腦突觸連結愈多、愈長久,就構成一個人的知識與智慧。

...大腦的注意力資源有限,...」(P.69)

 

大腦結構改變與症狀:

腦部影像發現,整體螢幕活動愈多,大腦皮質厚度愈薄,特別是在與視覺刺激相關的枕葉區域。...大腦灰質(腦神經細胞本身)體積也愈少,特別是在眼眶前額葉。(P.70)

 

學習動機低落

笨方法,造就聰明大腦:

在智慧型手機年代,手寫雖然是笨方法,卻能造就智慧大腦。

 

不僅許多青少年,成人也有數位分心的情形。和生活混在一起的事最難戒(如:手機)。因此讀書會的討論脈絡,也包含與網路關係的自我檢視。

 

提倡多元智能的哈佛大學學者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指出:

APP智能增能:健康上網、控制力培養,可以讓自己變得更聰明

APP依賴:學習過於依賴網路,使自我認同更加混淆、與人更疏離

 

*遊戲障礙症(Gaming Disorder):台灣學者研究發現,遊戲成癮者的腦部影像與海洛因成癮者的影像相同。

1.失控:頻率與強度增加,且是持續達十二個月、反覆的行為模式

2.遊戲的重要性增加,超過其他生活興趣與日常活動

3.已出現負面結果仍增加遊戲

 

*繭居族:持續半年以上沉迷3C、不與人互動

 

*容易網路成癮的心結/10大危險因子

憂鬱、課業或工作壓力、無聊感、同儕關係不佳、神經質、低自尊、社交焦慮、家庭關係不佳、衝動控制不良、敵意。

 

*許多父母是抓狂的「窮忙族」,往往是最大的障礙;小孩常在抱怨無聊,但是對於做家事、幫助別人的事,顯得毫無興趣。

 

*網路成癮的共病問題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焦慮、社交問題(畏懼)、人格障礙、物質使用障礙、自殺行為、暴力行為

這八種症狀者,可能出現網路成癮症狀

 

*APP世代在老師和心理師輔導時常有的「三無」:不發一語、面無表情、無動於衷。

如果青少年擁有較好的親子互動,對於輔導工作有益。

 

*網路成癮者的親子互動特徵:

過度保護(孩子不需要甚麼努力就得到物質獎勵如手機)、過高期待、親職忽略(界線不清,反之若父母良好分工,對孩子自我控制力很有幫助)、隔代教養、過早誘惑、電子保母

 

*若能保持親子間較好的基本信賴,遇到困難時,孩子才會主動開口。

 

*六步驟正向溝通

忍住擔心,避免當面質問指責

表達關心溫暖

了解孩子想法

同裡孩子想法,肯定好的部分

開放討論,再提建議

保持耐心,逐步建立現實感(之後在找時間討論網路/遊戲使用狀況)

 

*家人減少負面批評、有進步就給予口頭讚美、讓孩子充分表達原因再一起討論、家人安排共同活動

 

*3R教養

Role父母要當最好的模範:陪伴、示範健康上網、運用網路學習

Real培養孩子對真實世界的興趣:與自我療癒能力相關,林懷民:「關掉電視手機,才能拉大視野」

Rule及早建立網路使用規則。可讓孩子透過健康的表現、家事,賺到網路時數。寢室、用餐時間、親子休閒時間,睡前一小時,都不應使用3C。並注意網路交友。

 

*3力治癒法 (第十二章)

正念力:Mindfulness,專注於此時此刻、覺察當下。正念力不足,易心不在焉、逃離當下。

好眠力:注意3C藍光的危害

好食力:採地中海飲食、避免零食

 

*讀書會成員以『麥蒂為何而跑』(也就是P.89~91摘錄的例子)一書提問,孩子上大學以後,家長要如何接住孩子?

張醫師回覆,麥蒂的故事是孩子過度生活在社群軟體中,其中有許多的比較造成壓力。

盡量增加與孩子面對面、實際互動、長時間互動,培養孩子將問題講出來。

 

其實在書中第三章 臉書憂鬱的P.94提到臉書只能按讚讓人容易上癮的詭計。

社群媒體讓我們在不知不覺間構築了愈來愈厚的同溫層,以為世界就只是我們看見的這樣。

社群媒體也造成「過度連結」,「網路本質上就是創造人際連結,但過度連結的時候,往往會犧牲了與眼前人的互動。」(P.95)

我們的臉友可以成千上萬,但好友卻趨近於零。過度連結時,我們為了互動的量,犧牲了互動的質。網路友誼常會強化彼此的不安全感。」(P.96)

 

第四章 網路人格 則引述「一個人上網後,整個人都會變得不一樣,出現網路人格,...浮誇、認為自己是完美無缺、無限成功的。

網路讓你我產生一種『線上去抑制效應』--不再壓抑自己,更敢表達直覺的想法與情緒,會做出平常不敢做的事,更加突顯並喜歡自我感覺良好的一面。

...不善於辨認他人感受,也不了解自己的感受,覺得同儕不太接納她們,和朋友互動感覺差,同理心和自省能力明顯下降。...都屬於過度自戀特質。

...充滿按讚的社群媒體,可能讓兒童和青少年學到偏差的人生觀,...」(P.107) 

 

*張醫師在書的後記 網路時代的你和我 指出了問題的核心,我覺得是這本書很重要的部分:

 

網路時代的本質是連結,一不小心就出現過度連結。...

感到無聊或焦慮的時候,其實就是面對自己的『真我』最多的時候,可能是需要想一想為什麼,可能需要一些改變,可能需要學習新東西,只要保持好奇心,就是獨立創新的契機。...

我們愈少獨立思考,愈容易做出迎合他人的期待的行為,對自己判斷的信心下降,...」(P.302)

 

...習慣躲在螢幕後面,與同樣躲在螢幕後面的人互動,...

...很少溝通,...感到孤單,卻害怕親近。

網路成為迴避人際互動的方式。迴避與逃離,成為每分每秒的新習慣,更成網路成癮的肥沃土壤。

劉維公教授:「...高科技營造出來『在一起孤獨』生存條件,讓大眾沉溺在矛盾扭曲的孤獨/親密關係中無法自拔。...」(P.302~303)

當我們擁有愈多臉友現實生活中卻覺得更孤單?

雪莉.特克「...現代人的親情、友情、愛情,可能因為網路的各種因素,變得更加不堪一擊;逃避情感、壓力等問題,也變得更容易。」(P.303)

 

霍華德.嘉納教授與凱蒂.戴維博士「App世代的重大問題是孤獨感上升,同理心下降。

真實生活中的朋友,真正認識並且信賴,能長期面對面交談,稱為強連結;臉友、網友為泛泛之交,稱為弱連結。...網路本質上是弱連結,...其特性是常接觸但少溝通。

...兩人相談來到沉默時刻,就想拿起手機低頭滑,這欲言又止的片刻,正是了解彼此內心深處最佳的時刻。」(P.304)

 

當大腦渴望3C大量的...過度連結的刺激,代價是你得與自已斷線。

獨處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從孩童影響到大人。不逃避無聊、焦慮,而懂得獨處的人,不會覺得孤單。...總是逃避無聊、焦慮、害怕獨處,因而必須隨時與人保持連結,最容易感到孤單。

不要讓社群網路取代了你的個人世界,以及多彩生活。

...我們需要與人真正的連結,也需要與自己有連結。

畢卡索:「少了美好的獨處時光,就不可能有認真的創作。

當我們從社群導向媒體所主導的他人導向人生,逐漸走向由自己主導的內在導向的人生,才會帶來真正的自由。

神經科學也發現,唯有獨處進行內在思考,而非回應外在刺激時,我們大腦的預設模式網路才能好好運作,這決定了完整的自我意識。

體驗過獨處之美,將帶來創造力。」(P.304~305)

 

讀書會演講最後,新竹高中輔導室主任以「清楚的界線、溫暖的支持」總結。

後記:這篇是好幾個月前就該完成的閱讀與演講筆記。雖然有某些因素而延宕了,但很慶幸仍留下筆記補遺,有其價值與意義。

在重新整理筆記的過程,從作者的後記再次體認獨處、注意力資源,保留給內在自我整合的必要性。也呼應陳品皓書的最末章。

專長心理諮商的同學媽媽曾說,她很訝異我的閱讀動能強大。或許參加讀書會的集體動力是原因之一。也或許,閱讀本身並沒有明顯的目的性,也並非為解決任何當前問題,如果硬要擠出一個目的,或許是為了培養自己吧?

 

延伸閱讀:

張立人的秘密書齋

http://blog.sina.com.tw/kaspar/

https://www.facebook.com/kasparstudio

kasparch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