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0 10:24:36玉山薄雪草

【教育人類學筆記】教育即生活 108-7-19

雖然孩子們常和我們一起爬山、單車小旅行,一起參與工作假期、志工服務,每年暑假,我還是會讓他們報名1至2個過夜型戶外教育營隊,主要是讓他們有機會接觸跟爸媽不同的經驗和視野。(他們未來總會跨越爸媽的視野的。)

即使參加外面的營隊,還是可以加入一些我們自己的想法、希望孩子學習到的元素在裡頭。
像前幾年暑假,都由我帶兄妹倆(有時也邀同學一起)搭臺鐵區間車往返營隊的集合點;而孩子們也都能如同我們爬高山之前的準備,在出門前自行整理好該帶的什物、收拾打包背包,並且很早就起床。

今年暑假,小瑀魚表達了想嘗試自己搭車去參加營隊的意願。
雖然今年報名的兩個營隊都是兄妹倆不曾去過的,但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也許還能讓參加營隊的附加價值倍增。於是,我請她先上網查詢交通路線,估算時間,轉乘點,班次等,最後只再提醒一些較需注意的小細節。

這兩個星期,小瑀魚先是上週自己搭乘臺鐵轉高鐵去臺中集合,參加四天的奧萬大生態藝術營回來;接著這週又和小學同學搭客運轉捷運去臺北劍潭集合,參加三天的陽明山國家公園Youth Camp回來。

看著孩子充滿自信地回到家,我想到「增能」和「賦權」這兩個詞。我們在生活中教給孩子們的許多事情,只有適當「賦權」的時候,才能夠讓他們透過真實經驗,自己去體會和驗證,學習為自己負責,成為他們的能力。
這確實是一次極佳的經驗學習,因為我相信,父母真正的角色與責任,是要幫助孩子成為「無須依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