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2 15:03:49玉山薄雪草

【教育人類學筆記】我們的108寒假(三) 我的教學與學習軌跡 108-2-10~3-15

上一篇:
【教育人類學筆記】我們的108寒假(二) 小咕嚕國三的閱讀 108-2-10~3-15

至於我,這個寒假最大的收穫應該是假期一開始的動物行為研討會,為我開拓生命科學的視野,也讓我思考高中生的報告與小論文該做些甚麼、可以有怎樣的水準;農曆年前三天的戶外教育結合颱洪災議題教師工作坊,雖然也讓我的新年假期必須帶著一些需與電腦為伍的文字工作,...;杉林溪嘆為觀止的壺穴地形(堪稱地球科學教室);以及思索關於演化的「人類誕生」了。

原以為寒假可以好好放空、好好充電,準備下學期的課程,卻因臨時接到支援工作坊觀課與報導的整理撰寫的工作,幾乎盤據整個農曆新年假期,而農曆年結束就直接面對開學。
也因為時間如此緊湊,這篇原撰寫於開學前夕、回顧這個寒假的文字,記錄得如此短與精簡。
雖然議題工作坊與我這學期要教的兩門課並非直接相關,對於備課也幾乎沒甚麼幫助,但讓我有機會接觸來自台灣各地、各學科的高中教師,從聽他們的分享,獲得不同的經驗與觀點。




開學後一週。期許 108-2-20

這學期教高一基礎生物和國三地球科學。
我初步的期許是希望盡量把我從加入雪霸解說志工以來,逐漸接觸到的演化與生物多樣性、生態系、水資源環境教育、地景解說、地球科學知識,以及環境議題,與課程單元結合。
也想盡量帶入一些體驗式的教學活動。
作業都改成自己出,用以檢視學生們從課程學習到了甚麼。
 
我發現學生們特別喜歡我額外補充的內容,有許多是在細水長流的自學中慢慢內化的東西,現在能夠融入課程,或者做為我檢視他們能不能運用課堂學到的概念來解釋的案例,我覺得非常開心。
此外,我覺得經過了一學期的師培環教,好像對於甚麼是教學內容、甚麼是教學方法,將評量融入教學的方式...,都變得更清晰了一些。
 
我這兩週也在想,喜歡教學的原因,似乎是我為了要分享,希望講得清楚,我必須自己先認真學習(原來以為會的,要再重新檢視、了解得更清楚),學會了之後,要能夠分享給學生聽。
對我來說,自己認真學習的過程和分享給學生的過程,都是非常迷人而且快樂的。



開學後兩週 108-2-24

如果記得的沒錯,是在87年暑假解說志工訓練的最後,從前三期志工學長姐的推薦中認識「雀喙之謎」這本書的。
或許當時還有其他更吸引我的書吧,我與它錯身而過。後來大樹文化結束了,這本書也絕版。
經過許多許多年後,我因為教生物科「演化」的單元,在教學需要的同時,又再度與【雀喙之謎】這本書相遇。

P_20190224_080747雀喙之謎(我的閱讀).jpg

P_20190224_080945雀喙之謎.jpg

過去,我們對於達爾文的演化論,總有許多不夠完整的誤傳與誤解,那些誤解,其實一部分是來自對於那個時代背景的不了解。當時的博物學主流,其實是主張物種由上帝創造、不會隨時間改變的林奈。達爾文只去了加拉巴哥群島一次,反倒是回國後,從觀察家裡飼養的動物而提出他的演化論。演化論提出的當時,比較類似假說,反倒是透過後世許許多多生物學家們的田野資料累積驗證。在雀喙之謎裡頭,將這段來龍去脈交代得非常清楚。

另提供一篇2016年黃貞祥老師寫的短文
「達爾文雀喙大小之謎」
http://webarchive.ncl.edu.tw/archive/disk36/28/30/49/76/20/201112073016/20160512/web/case.ntu/blog/indexfb0d.html?p=24463

108-2-22
現今透過目前已知的所有親緣關係證據,建立的「生命樹」 
http://tolweb.org/tree/phylogeny.html?fbclid=IwAR31OlKORpd_I96uYEq3WGzC2zUmU-2gH4_xoaRXtzJN_I_2AQ3Gwop-OA4
而「生命樹」也隨著更多的研究與證據,持續地修正中。



開學後一個月

過去一個月,每週的時間幾乎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課程、找書與讀書、尋找額外的資料和影片融入課程,自己設計作業當中度過。
然而,隨著課程逐步上軌道,想補充融入課程的內容也大致底定,心裡逐漸有了踏實的感覺。
前幾年協助關渡自然公園審稿的「台灣水資源環境教育手冊」、許多年前買的「野生新視界」生物多樣性教學手冊,以及內政部營建署出版的生物多樣性教學手冊、雪霸國家公園出版的地質、地形、岩石的書籍、科博館的網站...,都成了我的教材或參考書籍。
其實這種為了教學課程而自己先認真學習的感覺,真的很令我著迷。甚至某種程度上,已經很像是一種創作了。而且,我也更確立了這學期開始,每一次作業都自己設計,設計作業的目的不僅為了評量學生會不會運用、也為了評量教學成效。
配合課程單元,我另向學校推薦了台博館古生物大展的校外教學,除了課堂向學生介紹,並為了設計適合的作業而專程跑一趟台北。然而,這些過程對我而言都是快樂而且能夠不斷展現創意的。

有時候覺得,我或許也算是個另類的老師。
只要開始想著教學課程的事情,似乎就會有大量的靈感湧現、充滿了創意。
常結合不同學科領域的視野,觸類旁通。就像神經元長出新的突觸、樹木與樹木的根系靠著菌根菌連結、互相溝通傳遞訊息...一般。

最近地球科學談到「岩層裡的秘密」,生物談到「演化的證據」與「親緣關係建立」,我帶了幾件家裡的化石讓學生們觀察,也播放部落格文章中幾次帶孩子找化石、處理化石過程的記錄照片。
上次二二八連假去霞喀羅古道西段,站在霞喀羅溪源頭的窮山惡水之處,讓我想到鄭愁予的一首詩「島谷」。那一週,便運用了那首詩教地球科學的向源侵蝕。
上週看完2018臺北雙年展-後自然,覺得其中有許多作品是對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批判與反省,便連結該藝術展覽教與生物和地科相關的環境議題。

 
我在這週高中生物和國中地科課,延續前兩次上課內容(化石、岩層裡的秘密),先讓學生們想想,我們人類留在地層裡、給未來世界的是甚麼?
兩班有認真想的學生都說:「骨骸」。
 
我結合小量提供的淨灘發現的膠礫岩照片、標本(熱騰騰剛寄來的包裹),和我之前淨灘發現的膠礫岩照片,讓學生猜猜那些是甚麼?其中哪些是自然的產物?哪些不是?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出現?
其實膠礫岩的照片一放出來,學生們都一邊亂猜、一邊覺得很不可思議。
 
接著結合科學論述介紹「膠礫岩」這種人類創造的新種岩石與「人類世」:
膠礫岩乍看之下類似屬於沉積岩的礫岩,只是,通常是由環境無法分解的熔融塑膠所膠結,其中還混雜許多怪異的組成碎片顆粒,人造的塑膠與自然的石頭、珊瑚、貝殼、木片...黏合在一起,很難分離。
「人類世」這個名詞,它的由來與意義、代表的地質年代,以及膠礫岩已被認定為界定「人類世」(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的標記之一。
 
最後,以剛結束的「2018臺北雙年展-後自然」,兩項非常具批判性與反省性的藝術作品「變質岩」與「人類世」進行討論,思索我們人類將留下甚麼地質記憶給未來世界。
 
當天課後作業其中也有一題,是放在膠礫岩、人類世這個主題。
高中部的作業,我也讓他們再多想想,如果這問題需要所有的人共同努力,那每個人能夠做甚麼來改變現在這個狀況?
 
這是生物與地科結合藝術和環境議題的教學。希望有帶給學生們一些省思。
 
今天則很高興看到小量分享的這篇文章,我覺得可以再當作下星期的延伸閱讀:

在汗水中體認用過就丟的後果 – 為什麼我們支持限塑政策?

https://www.sow.org.tw/blog/source_reduction_go?fbclid=IwAR0WyPmLrgDTi5Py-p05Qb9b-3ne7qXArdDjN5OmRUne-he2ptJ9uDzQn84

延伸閱讀:
2018臺北雙年展--後自然
摘錄網站的部分文字如下:

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18/information/45
朱利安.夏利耶 Julian CHARRIÈRE《變質岩》這個作品:
「《變質岩》則是在不同意義上探討人類近利短視的行為
夏利耶發現,每一支iPhone手機都含有稀土礦物,人類為了因應當代溝通所需將之開採移置六大塊熔岩立在玻璃展示櫃裡,像是自然歷史博物館裡的地質標本;每塊都是經由不同的科技設備熔化後形成人造熔岩,這是數位時代的地質學
如果這些多色雕塑重新被開採,就可以重建這項技術,因而這些作品既是地理數據,同時也探討人造文明副產品的未來。

以及
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18/information/37
隆薩克.阿努瓦特菲蒙的作品『人類世』:

「阿努瓦特菲蒙的作品以「人類世」的概念指出人在這個世上有百萬年歷史,但存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化學殘留,如煤灰、石灰、重金屬(鎘、鉛、砷、銅、鉻、鋅、鋁、電石)、廢塑膠碎片等,累積在層層土壤裡,可能會繼續留存萬年,甚至百萬、千萬年都除之不去,一如考古挖掘的土層般明顯可見。
作品《人類世》由二十塊土丘組成,層層疊疊,每塊最高約四十公分;材料則取自臺灣各處受汙染的土壤,於每個地方取約十公斤廢土。這個看似美麗的五顏六色荒原,實際上是一幅臺灣的毒土地圖: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的反烏托邦風景。然而這樣的景觀不是臺灣獨有,世界各地皆可視見。藝術家因而問道:「人類即是這個宇宙的災難?對於所謂美好生活的想像,是否也可能永遠無法真確實現?

上一篇:
【教育人類學筆記】我們的108寒假(二) 小咕嚕國三的閱讀 108-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