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0 07:00:06玉山薄雪草

【良食善農】圍繞著情感與記憶打轉的食物-節慶餐桌 105-11-11(社大教學日誌)

11/11週五早晨,我負責竹塹社大「良食善農」()的第九堂課-期中共食,主題是節慶餐桌。

剛開始接下這堂由主要講師規劃的課程,難免有些壓力與擔心,一方面自認不如主要講師擅長料理教作,另一方面又不希望這堂課只是找個理由讓學員們大吃一頓。
那課程的意義該如何深化與呈現?
 

我希望這堂課的進行方式至少能夠有一部分是我所擅長、從我個人經驗出發的;於是,我想到文學、多元文化與解說。
而我又想到社區大學的目標之一是「解放知識」;於是,我在一週半前先請同學們討論出每個小組想呈現的節慶餐桌主題,設計出菜單,並且為自己的菜餚思考如何搭配解說與介紹、製作簡單的解說牌。

我在群組中發出了課前通知:

11月11日是期中共食,上課的主題為節慶餐桌。請各組討論你們想要呈現的節慶主題以及相關的菜餚,並且一人準備一道菜以及一張自製解說牌(以回收海報紙、月曆紙,或回收紙盒紙板,手寫)帶到課堂,跟大家分享。
準備的菜,希望盡可能是從小或是娘家或婆家,在那個節日都要吃的菜
請同學盡量事先就煮好帶過來,才不會錯過其他同學精彩的解說分享。

各組分別討論出來的五個節慶餐桌主題,有三組都是「過年」,但慶幸的是菜單內容完全沒有重複,其他兩組則為耶誕大餐與日本女兒節。我開始從過程中感受著學員們的認真慎重

第一組主題:「耶誕大餐」
餐包、玉米濃湯、烤雞翅、義大利麵、甜點(咖啡鮮奶油蛋糕)、紅酒

第二組主題:「過年」
麻辣鍋、滷味、獅子頭、長年菜、蘿蔔糕

第三組主題:「過年」
蘿蔔肉丸、蒜泥白肉、元寶

第四組主題:「過年」
酒釀紫米球、紹興醉雞、甜蜜蜜紅豆湯圓、涼拌海蜇皮

第五組主題:「日本女兒節」 

散壽司、茶點(銅鑼燒)、抹茶(以烏龍茶取代)、日式月亮蝦餅 

課前一天,我再發出一則提醒學員的訊息:

明天的課程主題『節慶餐桌』,請同學們先烹調好帶來課堂。
記得先思考一下要如何介紹你們的菜餚,摘錄特色重點,寫在你的解說牌上。
使用的食材、向誰習得此菜、食用方式、配合的節氣時令、烹調上的小秘訣...,都可以是呈現解說的多元方式。甚至,關於此菜餚的小故事,總之,越多元越好
請同學再閱讀過記事本,以及下方留言,有任何疑問或更新,都可以在記事本留言。
另外,要麻煩班長秋榮大哥,明天幫忙買一包米,請一位同學煮一鍋飯。
 

我希望透過這堂課,帶給同學們關於節慶餐桌其中隱含的族群文化、傳統與傳承;也希望這堂課能夠反映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學們代表的文化多元;更希望即使是不擅長以廚藝與美味取勝的學員,也能夠以好的解說與好的故事,從其他面向切入、呈現節慶餐桌主題。

在課前幾天,我決定從一本曾得到金鼎獎肯定的文學作品瞿筱葳的《留味行》出發,談談關於食物的二三事。
那本書的書寫背景是瞿筱葳循著過世的奶奶留給她的食物氣味,踏上一段追尋奶奶七十年前逃難的流亡之路,也成就她個人吃遍大江南北的流浪;是以文字定格那些隨著老人離世而失去的味道與故事;也可以說,寫的是家族歷史、寫親情。
她在別冊「
奶奶的十一道菜」中寫道:
食物是會開啟味覺記憶的秘密通道。
而透過她的文字,我想起:
父親的蛋餃,以及每到除夕那一天,父親從早晨買菜回來,就守著廚房的高溫中汗流浹背地忙錄;他耐心十足地以文火煎蛋皮、舀絞肉、黏合蛋皮的背影,以及他親手做成的飽滿、金黃色的蛋餃,是二十餘年來心頭最清晰的影像。
每回吃到荸薺時,我便加倍思念父親與他的荸薺肉丸子。
農曆新年和表姑從美國回台時,父親才包韭黃水餃。
父親常做的湘菜家常豆腐。
父親從過年前一個多月的週日開始燻臘肉、灌香腸。及長我才明白,那是
父親對於故鄉的一份思念與試圖橫越地域限制的心理連結。
而屬於母親的、個性鮮明的菜餚,卻只有一道哥哥和我都念念不忘,但母親已經好久不做的醬油薑絲炒牛肉/豬肉。 

於是,從瞿筱葳的文字,我嘗試做這樣延伸:
食物,是連結著味覺記憶的絲線,
是足以開啟排山倒海記憶的一把鑰匙,
是一份帶著想像的印象與情感的投射……

在某些時候,食物,是承載情感的載具與介質……。
像瞿筱葳的《留味行》中曾提及
這是一道神秘的菜,每年會在餐桌上出現一次,在特別的日子,這菜色會靜靜地上桌。奶奶每年默默地做著這道菜,只為了紀念某一位早逝的家庭成員—瞿筱葳的三叔。

 關於節慶食物,瞿筱葳是這樣寫的:
節日要用食物來標記,中秋吃月餅、端午吃粽子,生日的時候吃壽麵...

我在課堂中請學員們一同想想,屬於節慶的食物還有哪些?

美琪提到清明節吃潤餅,班長秋榮大哥則補充其由來是重耳和介之推的故事--晉文公是晉獻公的公子重耳,在流亡的時候曾受恩於屬下介之推,後來重耳即位為晉文公,介之推卻隱遁山林,晉文公下令放火燒山,介之推困於火海抱樹而死。從此晉文公下令寒食禁火,並將那株樹製做成穿於足下的木屐紀念介之推,也就是「足下」一詞的由來。
關於吃潤餅的另一說法是,掃墓回來無時間生火煮飯,所以用家裡剩餘的菜包成潤餅。

一位學員分享,她們家每逢端午節要吃綠豆糕。我也依稀有這樣的印象,父親只在端午節買綠豆糕回家,只是已
不清是為什麼了。拜網路方便之賜,學員立即上網搜尋,原來綠豆糕是涼補的節令食物,以清熱解毒的綠豆和溫的芝麻油製成,消暑又養生。端午節標記著盛夏的來臨,炎夏容易帶來瘟疫,雄黃酒、「綠豆糕」和鹹鴨蛋都是涼性食物,有驅瘟解毒、去痧消暑的功效,祖先們認為只要吃下這些食物,就能避免褥夏的疾病。如今就算不是端午節也很容易買得到、吃得到綠豆糕,兒時吃綠豆糕的時序感與一年一度的期待,早已被沖淡到幾乎不見蹤跡。 

大多數臺灣人不知道農曆正月初七要吃「春天七草粥」,甚麼是「春天七草粥」呢?
這是源起自中國唐朝時候,強調天人合一、順天時而動的養生哲學,如今卻已失傳。「春天七草」是最早萌生於春天原野的七種草本植物:水芹、薺菜、鼠曲草、繁縷、寶蓋草、蕪菁和蘿蔔。蘿蔔和蕪菁都有紅、白兩種。在正月初七這天吃「七種菜羹」,以祈求無病無災。這項習俗在大唐盛世時傳入日本,然而,如今中國人已不再在 正月初七吃「春天七草粥」,卻被日本保留下來發揚光大。我還是從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卡通「櫻桃小丸子」裡知道這個節慶食物的名詞。

清明節除了吃「寒食」--潤餅之外,客家人清明掃墓會包艾草菜包祭拜祖先;中國南方清明時有傳統食物艾草粑;四川人則用鼠麴草製做清明粑;福建三明市人用艾草或鼠麴草做成清明果或青果果;埔里牛眠里噶哈巫族使用艾草、糯米包以月桃葉製成阿拉粿。凡此種種,皆有相似之處。想來,跟春季野菜最為鮮嫩繁盛和艾草的濃郁、鼠麴草(刺殼仔)的淡淡清香有關。 

荷葉飯原是廣東人的夏令食物,歷史可追溯到南北朝陳高祖陳霸尚未當上陳國皇帝時,率兵鎮守京口重鎮,死守一個多月後,京口城內缺糧。時值夏日,荷葉田田,附近老百姓便摘荷葉包飯,夾入鴨肉與菜,送進京口。
陳霸打勝仗之後,荷葉飯便逐漸流傳開來,成為雅俗共賞的佳餚。 

知道七夕要吃油飯,是因為南投的婆婆,在北部成長的我,從未曾聽聞此習俗。
七夕拜的是織女--七娘媽,是守護婦女的神明,因此使用婦女坐月子吃的雞酒、嬰兒滿月分送的油飯,作為祭拜七娘媽的祭品。鹿港還另保留為盛裝織女的眼淚,以中央壓成凹碗狀的湯圓--「糖粿」祭拜七娘媽。
課堂一位學員為鹿港人,她表示,鹿港至今仍保留此祭拜七娘媽的習俗。 

過年吃年糕、蘿蔔糕、發糕,代表步步高昇、好彩頭、大發利市;吃長年菜代表長壽;除夕圍爐吃火鍋,是一家團圓...,這些是我從小從家裡、傳統市場、台南的外婆家...,習得的習俗。

南投的婆婆則在農曆新年用春天採集、曬乾的鼠麴草,混合糯米粉,加上夏季時採集的邊榔花苞和葉鞘,包成包仔粿。
這種包仔粿與我熟知的過年吃各種糕明顯不同,製作方式反倒有些類似前述清明時節的艾粄、艾草粑、清明粑、清明果、草仔粿(一說是承襲源自中國閩南地區的習俗);而以植物葉子包裹的方式,則更類似埔里牛眠噶哈巫族的阿拉粿。

我在查閱資料時,讀到一位主持台灣懷舊美食的作家兼廣播人在臉書文章提到刺殼粿,引起許多讀者的共鳴而熱烈討論刺殼粿。
我發現讀者回應中分享的刺殼粿其實大同之中還有小異;

有些是將香蕉/月桃/黃堇/血桐/麵包樹...等植物葉子襯墊於粿下,有些則是用葉子將鼠麴草與糯米粉混合成的粿整個包起來;製作的時節也略有不同。

而我那位從出生到老都住在南投名間的婆婆的包仔粿,只有另外一位女士所述的南投的包仔粿較類似:同樣只在農曆年前包,都是用植物葉子將混合鼠麴草與糯米粉的粿包在裡面。但我婆婆使用的不是香蕉葉,而是夏日撿拾、收集、曬乾的檳榔花苞或葉鞘,內餡有時包蘿蔔乾與碎肉,有時則包磨碎的花豆。


南投名間婆婆的包仔粿.jpg

南投婆婆的年菜還有一道筍乾焢豬腳。源自鄉下長輩們節儉、珍惜自然資源的習慣。竹筍萌竄的盛產季節,公公常跟著朋友走山割竹筍,婆婆將吃不完的竹筍曬成筍干,方便保存。和包仔粿需要春天的鼠麴草一樣,都是需要時間醞釀的食物。當我們享用著包仔粿和筍乾豬腳的當下,實際上也經歷了現在的時間與過去一段時間的一種疊合。
這和客家人必須經歷由冬末到春初曬福菜、梅干菜的時間歷程,才得以享用名菜梅干扣肉,如出一轍。  

因此,節慶食物可以歸納出幾個明顯的特色:
1.
常是配合時令與節氣的食物;
2.
是代表一個民族使用自然資源的能力,尤其是民族植物知識、採集和使用植物的能力;
3. 常蘊含豐富多元的族群/常民文化;
4.  能代表傳統與傳承;
5.  也讓我們思索全球化潮浪下的中西文化交會與地方文化保存

除此之外,還有嗎?
立冬吃麻油雞、冬至吃
湯圓,是許多家庭在冬季節氣的傳統,但澎湖冬至的傳統食物不一樣喔,家家戶戶是製作元寶、菜繭、雞狗母仔。製作方式是以在來米/蓬萊米磨成米漿、脫水製成米糰,再包鹹/甜餡料製作菜繭,或捏成有各種造型的雞狗母。(詳見圖解澎湖冬至傳統菜繭製作以及澎湖不一樣-冬至就是要吃菜繭、玩雞母狗仔)

在我的引言之後,我邀請各組展開她們的節慶餐桌解說與發表。
各組的節慶餐桌菜餚與解說,只能說精彩萬分,學員們不只是做菜高手,也都是解說高手:

第一組主題:耶誕大餐
烤雞翅、義大利麵、酒香烤蘋果、繽紛聖誕樹、甜點(咖啡鮮奶油蛋糕捲)、紅酒

第一組 耶誕大餐 菜餚豐盛、配色美、擺盤美,很能呈現耶誕節的歡慶氣氛,
還額外分享原來菜單沒有的私房料理.JPG

 
第一組 非常有耶誕節氣氛的耶誕大餐.JPG   
第一組 耶誕大餐 解說.JPG

第二組主題:過年
麻辣鍋、滷味、獅子頭、長年菜、蘿蔔糕

第二組 過年 小組成員的解說很精彩,讓我們好期待逐一品嘗.JPG

   

第二組 過年 紅燒獅子頭.JPG                                                
第二組 過年 蘿蔔糕 好彩頭.JPG
她分享說,食物與
餐桌對於她的家人
而言,始終是繞著情感與記憶打轉的。
這段話讓我好感動,很高興我的引言能得到學員的共鳴。

   
第二組 過年 麻辣鍋(料好味美、暖呼呼、強強滾圍爐)        第二組 過年(農曆除夕)的餐桌.JPG

第三組主題:過年
蘿蔔肉丸、蒜泥白肉、元寶

第三組 很有故事的手工菜蘿蔔丸子                        有掌故(袁枚的「隨園食單」)、解說精闢又美
                                                                                                                                                       味的蒜泥白肉

    

第三組 元寶、更歲交子(餃子) 讓尋常的                
第三組 過年 搭配有故事與掌故的精闢解說
水餃吃來別有新意 

第四組主題:過年
酒釀紫米球、紹興醉雞、甜蜜蜜紅豆湯圓、涼拌海蜇皮

第四組 過年 小組成員與菜餚.JPG


第四組 過年 解說.JPG                                                                    第四組 過年 非常推薦
酒釀紫米球、花雕油雞
                                                                                                                                                      與海蜇皮 還有飯後甜點紅豆湯圓

第五組主題:日本女兒節

散壽司日式月亮蝦餅、烤地瓜、茶點(鑼燒、洛神蜜餞)、抹茶(以烏龍茶取代) 

第五組 日本女兒節 因為小組有兩位日本媳婦 其他組員刻意配合她們設計了日本風味的典雅餐桌 還特地搭配和風穿著 非常用心

   
第五組 日本女兒節 解說                                                第五組 日本女兒節 非常精心準備的
典雅和風餐桌

隨著課後,學員們陸續將自己的經典菜餚私房食譜分享出來,我寫給學員們的課程總結是:

感謝學員們非常用心地準備了精彩的節慶餐桌,有美好滋味,有家族故事,有歷史掌故,有美學,有氣氛,有東西方文化的交會,也感謝佩珠幫忙拍照記錄,讓這些片刻,能有尋回的痕跡。

我個人非常喜愛用這樣的上課方式:不是只有講師一人站在台前灌輸知識,而是由講師起個頭,拋磚引玉,講師與學員們都能上台分享與交流,模糊了教與學的角色界線。果然班上料理的高手如雲,人才濟濟,也讓我得到許多收穫。我們的學員是否也喜歡呢?

一位學員告訴我:「很喜歡這樣有深度意義的主題料理共食活動呢!
但她也承認,「對於不擅廚藝的人而言,一開始其實會有小壓力
我相信必定有其他同學深有同感。因此,我當初安排搭配解說的用意也在於此。
如果不擅廚藝的同學未能在美味上取勝,至少可以透過好的解說與好的故事,呈現食物背後承載的多元價值與意義。
我想,文學敘事本身具有撼動人心的價值,已在我的課堂中展現。而對於講師或學員的評價,原有許多不同方式,不應侷限於傳遞
艱澀難懂知識、精湛的廚藝或美味。這也是我希望透過這堂課帶給【良食善農】的提醒和反思。 

寫家族歷史、寫親情。
循著過世的奶奶留給她的食物氣味,踏上一段追尋奶奶七十年前逃難的流亡之路,也成就她個人吃遍大江南北的流浪。
以文字定格那些隨著老人離世而失去的味道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