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5 12:52:07玉山薄雪草

相遇.自然的社會性.社會的自然性 104-10-3~4

週六早晨的親子山行後,午前匆匆離開新埔趕赴高雄。口袋裡是小瑀魚在山徑上撿拾交給我保管的薯榔和青剛櫟果實,我不時摸摸口袋,感知著它們存在的立體。
循著地圖的指引,徒步穿過一座由自然與人的共同參與、經營著野性的都會中的原生植物園。
近距離與那隻在橋下涉水的小白鷺照面是偶然,午後未時的陽光正穿透著牠身上的每一絲繁殖飾羽,以晶瑩和微微的炫光不斷召喚著我靠近,仿如施了魔法。
時序已從[秋分]運至[寒露],繁殖季節仍未結束嗎?
我無法抗拒這城市裡一方小小野地,滲透出的那股野性和惑力...。亦步亦趨地靠近,似乎並未對牠造成威脅。
或許,決定掏出相機瞄準牠是一樁錯誤,眩光瞬間消失,牠驟然開步走避橋下。
穿行於這片或由人為、或由野性共構的自然,愈往前行,我愈發清楚明白,所有的安排,都將是最好的安排,也都是「自然的安排」。我同時看見「自然」的社會性,與自然性。
鑽出公園的綠色甬道,即是車行川流的大馬路。迅速步入STS『災難、爭議、公眾參與』的研討會會場。午後的場次已經晚了一小時,但真正精彩的才正要開始。
會場人數不算多,留下的顯然來自不同的原住民族群,四位學界的老師,以及幾位研究生。我注意到一張有些熟悉的耆老面孔,一時想不起在哪裡見過面。
我聽見一位令人欽佩的女性部落重建工作者阿步娪,帶來了來自那瑪夏鄉卡那卡那富的溪流與土地的聲音,雖然在有限的時間裡,有些話題開啟了,卻欲言又止地打住,但仍我感覺得到那股深深紮根於土地與生活的強大力量,那股巨大又深厚的溫暖與包容。在有限的空間裡,將一個家庭一個家庭緊緊地拉著牽在一塊,並期許這空間持續匯聚與承載著一股能量,還能與更多的族群共享。我想起了學者Shiva。阿步娪短短的演講,讓我直覺在台灣的土地上,看見了另一位Shiva;而她分享的卡那卡那富女人的菜園、女性的傳統生態知識,更讓我感覺到是另外一個「種子婆婆的方舟」。我深信,這些都已是生態女性主義的真實踐履。
為此,我、鯨魚學姐、阿佩,週日又跟隨著她的眼睛,走一遍莫拉克災後的重建之路。我們看見、也聽見了人們對於自然、天災、重建、土地、資源、權力、正名、權利....紛紜的觀點;甚至是對於『家』,不同族群都有著截然不同的解讀,迥異的詮釋。獵場之於部落男性的意義,投射在政治上的角力和競逐。也讓鯨魚學姐和我,連結起各自的經驗與遭遇的課題。
阿步娪之後,是鎮西堡的經驗。
耆老上台自我介紹時,我才想起是十二三年前隨聖傑學長上鎮西堡檜木林調查時,曾在他新建好的家屋借宿一宿,圍著火堆促膝長談的阿道長老。十餘年未見,站在台上的阿道長老自信穩健,顯得比十餘年前更為健談幽默。另一位女性部落工作者自信的分享,也深得聽眾的驚艷與讚嘆。
週六下午的論壇,儼然已成「台灣原住民論壇」,沒有人因為五點鐘大會安排的影片欣賞而離開,彷彿都在期待著隨時會有更精彩的經驗分享和交流,持續激盪出不同色光的花火。
週日離開達卡努瓦前,我緊緊地擁抱著阿步娪,將頭輕輕地靠在她看似早已過載,卻仍舊願意承擔更多的肩膀。心頭著實哽著千言萬語,卻只能夠吐出「加油」二字,好像也為了再一次說給自己聽。
週六早晨的親子山行後,午前匆匆離開新埔趕赴高雄。口袋裡是小瑀魚在山徑上撿拾交給我保管的薯榔和青剛櫟果實,我不時摸摸口袋,感知著它們存在的立體。

循著地圖的指引,徒步穿過一座由自然與人的共同參與、經營著野性的都會中的原生植物園。

近距離與那隻在橋下涉水的小白鷺照面是偶然,午後未時的陽光正穿透著牠身上的每一絲繁殖飾羽,以晶瑩和微微的炫光不斷召喚著我靠近,仿如施了魔法。時序已從[秋分]運至[寒露],繁殖季節仍未結束嗎?我無法抗拒這城市裡一方小小野地,滲透出的那股野性和惑力...。亦步亦趨地靠近,似乎並未對牠造成威脅。或許,決定掏出相機瞄準牠是一樁錯誤,眩光瞬間消失,牠驟然開步走避橋下。

穿行於這片或由人為、或由野性共構的自然,愈往前行,我愈發清楚明白,所有的安排,都將是最好的安排,也都是「自然的安排」。我同時看見「自然」的社會性,與自然性。

鑽出公園的綠色甬道,即是車行川流的大馬路。迅速步入STS『災難、爭議、公眾參與』的研討會會場。午後的場次已經晚了一小時,但真正精彩的才正要開始。

會場人數不算多,留下的顯然來自不同的原住民族群,四位學界的老師,以及幾位研究生。我注意到一張有些熟悉的耆老面孔,一時想不起在哪裡見過面。

我聽見一位令人欽佩的女性部落重建工作者阿布娪,帶來了來自那瑪夏鄉卡那卡那富的溪流與土地的聲音,雖然在有限的時間裡,有些話題開啟了,卻欲言又止地打住,但仍我感覺得到那股深深紮根於土地與生活的強大力量,那股巨大又深厚的溫暖與包容。在有限的空間裡,將一個家庭一個家庭緊緊地拉著牽在一塊,並期許這空間持續匯聚與承載著一股能量,還能與更多的族群共享。我想起了學者Vanada Shiva。阿布娪短短的演講,讓我直覺在台灣的土地上,看見了另一位Vanada Shiva;而她分享的卡那卡那富女人的菜園、女性的傳統生態知識,更讓我感覺到是另外一個「種子婆婆的方舟」。我深信,這些都已是生態女性主義的真實踐履。

為此,我、鯨魚學姐、阿佩,週日又跟隨著她的眼睛,走一遍莫拉克災後的重建之路。我們看見、也聽見了人們對於自然、天災、重建、土地、資源、權力、正名、權利....紛紜的觀點;甚至是對於『家』,不同族群都有著截然不同的解讀,迥異的詮釋。獵場之於部落男性的意義,投射在政治上的角力和競逐。也讓鯨魚學姐和我,連結起各自的經驗與遭遇的課題。

阿布娪之後,是鎮西堡的經驗。耆老上台自我介紹時,我才想起是十二三年前隨聖傑學長上鎮西堡檜木林調查時,曾在他新建好的家屋借宿一宿,圍著火堆促膝長談的阿道長老。十餘年未見,站在台上的阿道長老自信穩健,顯得比十餘年前更為健談幽默。另一位女性部落工作者自信的分享,也深得聽眾的驚艷與讚嘆。

週六下午的論壇,儼然已成「台灣原住民論壇」,沒有人因為五點鐘大會安排的影片欣賞而離開,彷彿都在期待著隨時會有更精彩的經驗分享和交流,持續激盪出不同色光的花火。

週日離開達卡努瓦前,我緊緊地擁抱著阿布娪,將頭輕輕地靠在她看似早已過載,卻仍舊願意承擔更多的肩膀。心頭著實哽著千言萬語,卻只能夠吐出「加油」二字,好像也為了再一次說給自己聽。



1在研討會遇見鎮西堡阿道長老.jpg






P_20151004_123827卡那卡那富的粽子.jpg






P_20151004_123831烤魚.jpg






P_20151004_123835蔬菜湯.jpg






P_20151004_123841刺蔥蛋.jpg






P_20151004_123847山豬肉.jpg






P_20151004_123852芋頭和芋柄.jpg






P_20151004_123856.jpg






P_20151004_123900香菇南瓜.jpg






P_20151004_130439大地廚房辛苦的大廚們在廚房用餐.jpg






P_20151004_130502烤火處.jpg






P_20151004_132456薑黃飯.jpg






P_20151004_132506麵包窯.jpg






P_20151004_132835竹鈴.jpg






P_20151004_134534午餐後 阿布開講.jpg






P_20151004_140602大地廚房的大廚Usu.jpg






P_20151004_140628女人的田.jpg






P_20151004_141946大地廚房菜單.jpg






P_20151004_143458大地廚房.jpg






P_20151004_143902大地廚房.jpg






P_20151004_152136大地廚房的麵包.jpg






P_20151004_152256酒釀.jpg






P_20151004_162155女窩圖騰 是一條溪流 也是一隻伸出來掌心朝上的手.jpg






佩柔、阿布、我.jpg




延伸閱讀:

徜徉綠之海:鎮西堡檜木林調查
http://mypaper.pchome.com.tw/wymeng/post/1249293801 

從八八風災受災戶蛻變為部落守護者 -- 那瑪夏族人:只剩一口地也要種下去!

http://www.pure-taiwan.info/2014/02/namasia-kanakanavu


【種子婆婆的方舟】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video&cd=1&cad=rja&uact=8&ved=0CBoQtwIwAGoVChMIq46-18SqyAIVZCGmCh2SKArF&url=http%3A%2F%2Fwww.youtube.com%2Fwatch%3Fv%3DA4rk29osl20&usg=AFQjCNGiVg8zkhQwcYnXEHjWaMY6_9YvyA&sig2=gXQgTSwrOvwRg8i-gXaDxg

大清早幫貝殼洗澡!拉阿魯哇族正名後首次舉行貝神祭
http://
pure-taiwan.info/2015/02/2-28-indigenous-events-activities 

尋找阿祖的無患子

http://www.pure-taiwan.info/2014/11/downsloping-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