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3 22:10:06玉山薄雪草

第一次擔任主持人:『暗夜迷禽--黃魚鴞』生態影片暨新書發表會 103-12-3

今天完成了這星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主持雪霸國家公園『暗夜謎禽--黃魚鴞』生態影片與新書的發表會。

黃魚鴞是台灣的十二種貓頭鷹當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唯一一種溪流性的猛禽,終其一生都不會遠離溪流的環境。雖然廣泛分布於台灣中低海拔,卻因為夜行性、棲地需求特殊、是數量稀少的高階消費者、以及叫聲很小,不易觀察紀錄,給人神祕低調的印象。

知道孫老師的研究室在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研究黃魚鴞,是好多年前了。那時候連著好幾年,每年夏秋兩季都參與武陵的數魚義工。住在管理站大通鋪的時候,時常遇到其他執行不同研究的團隊,有些研究者是日夜顛倒、晝伏夜出的。也知道孫老師的研究室先後進行著鴛鴦、河烏、黃魚鴞研究,當時黃魚鴞研究的進展並不是很順利,主要是在天然流域遺留的痕跡非常地分散。
這幾年比較少去武陵,透過網路上分享的照片,知道武陵黃魚鴞的研究這幾年有了很大的進展,並且即將出版生態影片和書。雖然因為去武陵的次數少了,未能躬逢其盛,仍感到萬分地喜悅與羨慕。

這次因緣際會接下影片與新書發表會的主持棒,除了反覆閱聽事先收到的DVD與書,我也透過研究室的部落格文章,閱讀了許多研究過程的後台故事。

發表會現場滿滿的都是人,除了座位不夠又站了好幾排人,發表會最後簽書的時候,現場準備的DVD與書全部售罄,讓許多來賓徒呼負負。
放映這支前後歷時四年製作、全球首部的黃魚鴞紀錄片時,配備著突出耳羽、銳利眼神、低沉呼喚著『武互~』叫聲時伴隨喉部一搓白色羽毛爆開的黃魚鴞,深得現場觀眾的心;先後兩窩黃魚鴞在自然環境中艱辛繁衍下一代的育雛故事,也很能引起現場觀眾們的共鳴。孫老師講述他追鴞二十年的研究歷程故事,似乎也隨著現場熱絡的氣氛,愈講愈是欲罷不能;研究室的同學們回答來賓的提問,也都欲罷不能。
我隱隱覺得,黃魚鴞的研究已不單只是一群人客觀地觀察另一種生物,而似乎是兩種物種互相影響、滲透著彼此。

從閱讀與影片中,我們會發現黃魚鴞的繁殖極需要溪流邊的大樹,樹洞以及大型蕨類存在的必要,也體認溪流附近較原始的森林環境的重要性。只是中低海拔原始的溪流環境隨著道路開發、農業開墾,自然溪流與原始森林持續減少,面臨棲地破碎化,這對於棲地需求特殊的黃魚鴞是極為不利的。

這段長達二十年、傳承於兩代研究者之間的黃魚鴞學術研究,要如何能夠引起更多社會大眾的共鳴,進而更加重視溪流及兩岸原始森林棲地保護的重要性呢?
以我目前有限的想像是透過傳播、推廣以及社會教育;我想,這也是生態影片與書必須出版的原因。孫老師則有學生在野鳥學會以及環教教育機構工作;另一位研究生認為,有時候透過人與自然衝突的議題(像黑鳶的例子),反倒是一種機會。我深感認同,類似的議題,其實是一個重新反省人與自然的關係,喚起覺醒,觸發社會學習的機會。
是否還有其他的方式呢?有賴更多人去發想和開創。也請大家發揮創意,幫忙想一想。

雖然後面還有好幾件事情等著我一一去開始與完成,但我真的很開心自己透過第一次擔任主持人的機會,事先做了好多功課,閱讀許多資料,又多了一次全新的學習與嘗試。


今年的經驗好特別。
從前兩年幫司馬庫斯SMANGUS本書撰寫書介的緣分開啟,今年參與了「攀‧探索綠色大傘」特展的文案設計,然後又接下了這場發表會的主持棒。這些難得的機會都要感謝傅小銘。



雪霸處陳處長介紹來賓及致詞



在國內拍攝過許多鳥類生態影片(尤其是晝行性某禽、蘭嶼角鴞)的梁皆得導演。

好的生態影片與好的書籍一樣,需要將大量的原始影像資料,適當地篩選與剪裁;
需要一個故事的梗概、一個詮釋的觀點。
這是我在反覆欣賞生態影片時,深刻體認到的。
這部拍攝過程艱辛又精采的影片,因為梁導演的參與、催生,得以出版和發表。



孫元勳老師分享研究心路,現場熱烈的氣氛,讓老師講到欲罷不能


孫元勳老師研究室的成員,他們都因為尋鴞、追鴞,甚至自稱「鴞郎」。
我在收集、閱讀資料的過程,被他們接力撰寫的黃魚鴞研究後臺紀錄,深深地憾動。


發表會後,跟孫元勳老師和梁皆得導演合照。


孫元勳老師、吳幸如老師、梁皆得導演,以及研究室前後期的所有成員。很榮幸能夠介紹你們的研究故事,並與你們合影。

(特別感謝:國銘讓我參與這難得的機會、認識多年的好友楊正雄提供許多武陵黃魚鴞研究的資訊。向你們致上最真摯的感謝!)

延伸閱讀:
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FB): https://www.facebook.com/iwcraptor?fref=ts
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Blog): http://iwcraptor.pixnet.net/blog 許多精彩研究的後台故事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