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1 17:01:42玉山薄雪草

【蝶蝶瑣敘】蛹的顏色 102-1-31

還記得小時候 我那位對於觀看世界細微無比好奇又敏銳的哥哥 時常領著我在庭院的各個角落逡巡探險 告訴我他在哪一片葉子下面找到了新的蝶卵 在哪裡又發現一枚新結的蝶蛹
那時候的我 對於結在綠葉間的紋白蝶蛹多半呈翡翠綠 而結在牆角的紋白蝶蛹多半呈灰色至枯褐色 不免心存好奇
那或許意味著 毛蟲在化蛹之前的某個階段 對於環境先經過一番觀察與感知 為往後不能自由移動的蛹期 預備了偽裝 
也是自然教導我 對於昆蟲(蝶蛹)擬態環境形色 最初最初的啟蒙

今天早晨 小瑀魚望著陽光滿溢的窗台突然問我 放在窗台的那兩枚蝶蛹 現在還活著嗎? 為什麼都沒有任何動靜?
的確 牠們從十月下旬化蛹以來 沒有任何進一步的動靜 已經三個多月了
(本來是四枚蛹 另外兩枚蛹 一個化蛹失敗 蛹體的表皮有外傷 失去保護作用 另一個看起來健康的 在十二月的時候逐漸變黑)

我試著向她解釋 這種蝴蝶 通常以蛹的型態過冬 也許再過兩個月 牠們感覺到春天的溫暖 就會破蛹而出

其實 我對於那兩枚蛹 也有一個埋藏了許久的好奇是 同一種蝴蝶的幼蟲 在相隔二十公分左右的同一片窗台上頭化蛹
為什麼其中一隻蛹體表面是淡棕偏紅褐色 另一隻卻是淡綠偏黃色?
剛開始 我還以為淡綠色的那枚 是因為剛螁下前蛹外皮不久 還很青嫩 只是三個月過去 牠仍舊維持同樣的顏色

 


IMG_4898顏色偏淡淡的紅褐色.JPG

IMG_4900顏色偏淡淡的黃綠色.JPG

直到最近 我在閱讀著<<台灣昆蟲教室>>介紹粉蝶的章節 偶然找到了可能尋得解答的方法
老師只提示了製造不同顏色的環境與時間條件的實驗方法 
或許有助於了解幼蟲在化蛹之前多久 開始決定蛹體表面的顏色
以身體的哪個部位感受光線 以及 決定蛹體顏色的光線 是直射幼蟲身體的光線 還是環境反射的光線

雖然目前仍然不知道確切的答案 卻似乎偶然拾得了一把得以開啟解惑之門的鑰匙
使我反覆回想推敲 兩隻幼蟲決定使用兩種不同色系的顏色為蛹色 究竟各來自窗台的哪一個角度?
與牠們化蛹時的窗台佈置 飼養容器的瓶口罩網 是否都有關係?

還記得十月下旬有幸觀察到完整的化蛹過程
當時對於剛蛻下前蛹外皮 直到蛹體表面的紋路消失 完美地擬態捲曲枯葉的葉脈紋路 已充滿了驚喜與讚嘆

如今偶然注意到蛹體顏色的問題
使我覺知 即便是幼蟲化蛹過程一個非常微小的環節 都隱含了複合著環境因子的難以想像的奧妙
凝視兩枚蝶蛹的瞬間 彷彿再觸及童年時隱藏在小小蝶蛹中未可知的宇宙 更增添一份對於生命奧義的敬重

漸漸地 我們將發現 許多事物的細節 都仰賴安靜而耐心的觀察 它們往往昭示著某一價值 等待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