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5 16:02:57玉山薄雪草

啟發 102-1-19


IMG_3947冬天是假沙梨的季節 站在二樓的窗口 就可以望見群鳥聚集樹上 朵頤著它的果實.JPG

IMG_3948冬日的陽光特別盈透 就連芒花都美不勝收.JPG

IMG_3953不到十度的低溫 但只要有陽光 蜜蜂就出來採蜜.JPG

IMG_3960蜜蜂找到早開的櫻花.JPG

IMG_3963山胡椒都結果了.JPG

IMG_3969原以為 是紅榨槭守住最後的幾片紅葉 仔細凝視卻又發覺 似乎全都是萌芽的新葉.JPG

IMG_3976賞鳥步道.JPG

IMG_3983槲寄生只在這個季節最明顯 不知是陽光的緣故 還是自身的顏色 它似乎整身都披上了一層金黃色


IMG_3986小咕嚕和小瑀魚幾乎一整路都低著頭在尋找槲寄生的漿果和長尾栲的櫟果.JPG

IMG_3990小朋友跟著很會說故事的叔叔 一邊走著步道一邊玩 想必也得著許多啟發.JPG

IMG_3991瑀魚和詩涵阿姨玩松針拔河.JPG

IMG_3997冬季的赤楊林.JPG

IMG_3999走過斑駁的光影.JPG

IMG_4000玩起鋪地的落葉.JPG

IMG_4005她說 很想蓋一間稻草屋.JPG

連結到前一篇:  "彈撥 -- 冬日愛戀 之二"

十一月上山的時候 山上新來了一位很喜歡昆蟲的替代役大哥哥 不只是喜愛 而且有某種令人欽佩的熱忱 認真和專業 我答應小咕嚕 放寒假以後 要讓他認識這位大哥哥 他知道好多和昆蟲有關的事情 可以跟小咕嚕分享  


IMG_3939這位喜愛昆蟲的大雄哥哥 分享給小咕嚕許多更仔細深入的觀察經驗.JPG


大哥哥給我們看他發現的一枚天蛾的被蛹
原來 並不是所有的蛾類化蛹都吐絲結繭 有些鑽入土中化蛹的蛾類 也和蝶一樣是裸蛹 可以清楚地認出眼睛 觸角 翅膀 前兩對腳的輪廓


十二月的時候 小咕嚕班上的同學帶了一枚從番薯田間的土壤挖出的蛹 很特別的是 頭部的前端伸出一根長長的捲曲的構造 大哥哥幫我們查出 很可能是甘薯天蛾的蛹

有些時候我會覺得 自己已漸漸無法全然回答小咕嚕對於世界的深入與好奇 他花了許多時間 孜孜不倦地看著昆蟲的書 也花很多時間在學校生態區 進行著一個人的觀察 他喜愛昆蟲 遠遠地超越我們
我時常看見他一個人沉浸在自己有興趣的事物 好久好久 對於他認真的態度與研究精神 有著說不出的讚賞

這次上山也是這樣的 只要一有空 小咕嚕就蹲著 趴著 在水池邊上觀察蝌蚪和龍蝨 尋找昆蟲 他時常忘我地沉浸在自己世界裡
認識這位大哥哥 跟他討論昆蟲 似乎滿足了他部分的好奇



小咕嚕花了許多時間在戶外的水池和水道旁觀察 細心的他 在水池邊發現了一枚金黃蜻蜓水蠆的殼 牠的複眼很特別 前端有尖尖的凸起
因為胸背沒有裂開的羽化痕跡 推測是進入化蛹階段之前 就被水中其他生物吃掉的個體
而大雄哥哥則跟他分享了前段時間發現的羽化失敗的金黃蜻蜓
雖然 它們都是未能成行的夢想 卻讓小小昆蟲迷開了眼界 得著啟發


IMG_3943妹妹畫了一隻寬尾鳳蝶.JPG

IMG_4010.JPG

IMG_4012瑀魚畫的山椒魚.JPG

在其他季節 山上的氣溫總是比平地低約莫十二度
冬季的時候 卻不盡然如此
冬天來到山上 彷彿是造訪另外的一個國度 空氣的質地與特性 被刻意地改變似了
如果仍用這個線性式子代算 絕對會將氣溫低估

這次上山便是 只比山下低六度
而且陽光明亮普照 空氣清冷盈透

冬季的山上泰半乾冷 也不太起霧
往常日落時分 時見雲海滿佈坑谷 如降旗般朝向溪谷深處沉降隱去
冬日的黃昏 卻是一層淡薄似霾的粉紅 粉橘 粉紫 而粉灰 繚繞在群山之間
天色似乎並不急於轉暗 在晝與夜的交替之間 有著很長很長的留白與空缺 給那若有似無的"霾"好整以暇地揮灑
山羌的叫聲此起彼落地響起 繼而是飛鼠
來自遙遠處的星光 在天際眨眼 那是冬季夜空的巨大圖騰 獵戶


睡足六小時 自然醒來的時間是凌晨兩點半
摸黑走出陽台 天空已然變換了另一個我辨認不出的陌生圖騰 向著並不全黑的暗夜 持續傾瀉星光
看似靜謐的夜空 卻教我清楚地覺察時間的遞移 以及某種變動中的恆定 或者恆定中的變動

再醒來 窗外已開始流瀉著一帶暗灰色的朦朧 黑夜繼之白晝 而黎明預兆著白晝又將復始

 1/20  廓影 --

是誰趁著夜幕低垂時變了魔法 在清晨時分 留下霜白的美麗廓影
只是日頭一升 陽光偏頭檢視 便要消融


IMG_4064結霜的雲霧步道.JPG


IMG_4195大雄哥哥教咕嚕觀察莫氏樹蛙的蝌蚪嘴巴在腹面 水蠆有一個特化的捕食用下顎  讓水蠆捕食的孑孓的和蛹

左上:夏秋來訪的泰雅晏蜓 

中上&右上: 泰雅晏蜓的稚蟲水蠆眼睛盯著孑孓和蛹 準備出擊

左中: 蚊子的幼蟲孑孓和蛹  中中: 蚊子的蛹 像一個個逗點

右中: 躲在枯枝下的水蠆 這張可以看到特畫的捕食用下顎

左下&中下: 莫氏樹蛙的蝌蚪 冬季時岸上食物不足 所以待在水中不變態為成蛙 可以吃水中藻苔腐植質 左下那張可見莫氏的蝌蚪嘴巴在腹面

右下:金黃蜻蜓的稚蟲和羽化失敗的個體 

後記:

回顧一月中旬的這個星期 從週二下午學校的孩子們期末考完之後 接連著三天 我執行了兩輪課堂學科之外的課程與活動
時間的鋪排緊湊又充實 然而 能汲取過去的累積 去帶領比自己年輕許多的生命
從孩子們清新的臉龐 接收到專注的眼神和愉快信任的表情 對我來說 已是極豐厚的禮物

週四將所有的課程上完之後 我感覺自己的聲音已極度瘖啞 
回到家 慢慢將用到的 自己製做的教具 一一歸還原位 一種把自己掏挖一空的疲憊感 才緩緩地湧上來 將所有的充實與欣喜 淹沒
我知道自己很想好好地充電  聽, 想, 感覺... 重新地 蓄積能量


約瑟夫.柯內爾深信:"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不同的形式 培養從大自然獲取靈感或啟示的能力"
我將柯內爾的信念解讀為 每個人都至少有一種能夠與自然對話的方式

上山 就是我獲取靈感和啟示的方式之一
我只是需要走進森林的殿堂 看見那些光與暗影的純粹, 感受生命的存在與真實, 聆聽那些隨著四時不停流轉輪迴 周而復始的故事, 看見那些可以輕易感知 卻又難以道盡的美好 其間神秘與永恆的隱喻

上山 是時時刻刻吸收著天地萬物給予的純淨 有時候 是把自己得到的那一份純淨 以解說分享 轉而饋贈給其他的人

果然 此番上山之後 我又感覺自己的某些部分 不再乾涸枯槁 開始慢慢地一點一點鮮活了回來
而我又開始思想著 下一次 還可能再為小朋友們帶來甚麼特別有趣的體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