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歲之山 100-2-6
七星山是我的十七歲之山 也是我十七歲的震撼教育
從台北家北面的後陽台和一排窗戶望出去 遠景就是七星山
母親住在盆地的南邊 只是地處較高樓層 北望大屯火山彙矗立羅列著 像一面靛青的屏風
二十年來 我們幾乎都以七星山的闊影清晰與否 判斷當日的天氣是否適合出遊
之ㄧ
第一次上七星山是十七歲的尾巴 大學聯考完隔天 哥哥提議帶我走一趟他時常獨自漫遊的山行旅程
我們乘公車到陽明山總站 自前山啟程 徒步到苗圃附近的登山口 拾級上行七星公園 充滿綺想地漫遊夢幻湖 順著兩側植被愈來愈矮小的石級 依次爬上七星山東峰 主峰 山行的艱苦 沒有比想像中來得多 而且在一跨步一呼吸當中 逐漸瓦解
那也是我第一次將盆地北邊群山的名字收納入心 自此立足七星山上 遠山與海岸線的辨識程度 一如記憶 視力 與能見度的檢試
(註:晴朗時可見野柳的海岸線與雪山 中央山脈的南湖大山)
那時已近節氣小暑 午前的艷陽熾烈得難以想像
哥告訴我 無風的晴日 天空邊緣慢慢泛起的紅棕色 就是因”光反應”而生的”光化學煙霧”NO2 足證大台北地區空氣污染的嚴重 我感謝此行的豐富讓化學課堂也與生活產生實際的連結
聞著濃烈的硫磺味下山 震懾於小油坑活動劇烈的噴氣孔 之後我們循著巴拉卡公路繼續步行 走過盛夏蝶舞翩翩的大屯自然公園 再循著公路折回 步行返回前山
傍晚時分 我才發現自己被太陽晒成粉紅色的手臂 已經變得紅腫而滾燙 回到家時肩頸更起了燙傷般可怕的水泡 母親只好匆匆帶我去醫院急診 為此 哥被心疼萬分的母親叨唸了好幾次
然而 我知道哥喜歡帶我在山裡步行 因為山的懷抱是讓他感覺自在的地方 他希望我有好的體能 別成養在籠中的飼料雞 希望我親近山 這是他疼愛我的方式
也藉由山行 讓我更加認識自己 明白始終淚腺遠比運動神經發達的我 其實也擁有持續行走二十公里的能力 我認真領受了他的一番美意
那次山行令我印象深刻 而他帶給我的視野 順著他的臂膀與指尖延伸而去的景物 就像是一個啟蒙 不時召喚我
大四至研究所那三年 每個我回台北的週末 幾乎都與哥相伴行走在台北縣市的山之巔 海之濱
我們又陸續去過好幾次七星山 有時只有我們二人 有時跟他的大學同學 有時是我在山行中結識的朋友 七星山的脾性 有時雲深霧重狂風呼嘯 有時則陽光燦然 有時候我並不趕著下山 也會在路途中留下一小張山的素描 在我隨身的小筆記本上
二十年間 七星山上的景觀起了變化 塔的拆除還給山本來面貌 而我也因一次陽明山國家公園主辦的志工聯盟活動 隨陽管處志工引領指認金山斷層 自此置身七星山上時 似乎能靜默領會著島嶼的關節活動與生成
之二
大約近兩年前的春天五月 因為小咕嚕時常提出許多與地殼變動 火山地震有關的疑問 阿德和我決定帶小咕嚕小瑀魚爬七星山 它是最容易親近體認火山與地熱的地質教室
從小油坑拾級而上 無論視覺聽覺或者觸覺 不難感受到一座山的湧動 山的呼吸吐納 山的溫度 山汩汩的心跳 以及無庸置疑山旺盛的生命力
http://mypaper.pchome.com.tw/wymeng/post/1313085335
那時候小咕嚕五歲 小瑀魚兩歲
小咕嚕想像自己是地理地質學家 拿出放大鏡一路觀察著噴氣孔的硫結晶 而小瑀魚離開揹架竟然自己走完一半以上來回的路程 小小孩的毅力和耐力不容小覷
記得當時的我 著迷於由山拉出的各種線條 我們不僅行走在山的線條上 彷彿也透過行走山的線條 足以連結起山的感覺 山的看與聽 山,本身的記憶
(昆欄樹拉出的一列線條 與上山的小徑 以某種角度相交)
之三
時序立春以來 空氣中漸漸浮動著春天的遲疑與擺盪 大年初四陽光普照 阿德決定再帶孩子們爬一次七星山
我們從北投龍鳳谷進入陽明山國家公園 依舊是由小油坑起登
小咕嚕笑著說 他最喜愛七星山了 他一點也不畏懼石階的陡峭 倒因為不用走在濃密不見盡頭的樹林 隨時都可以看清四周的景物 知道自己置身何處而歡呼
咕嚕瑀魚兩人興致高昂地走在前頭 我從他們山行的背影 感覺著他們在行走中的成長 動作更靈巧流暢 更自由地探索 而豐富的感官經驗 就是他們探知世界 與自然接軌的觸手 (就像風之谷的小王蟲 那些溫柔的金色的觸手呀)
經箭竹林攔截之後釋出的潺潺小溪因地熱的加溫 流淌著寒冬中難得的溫暖 空氣中泛著一股硫磺味 小咕嚕直說喜愛那味道 聞起來就像他愛吃的水煮蛋
只要一遇到噴氣孔 咕嚕就湊近觀察硫磺的結晶 雖然為忘記帶放大鏡出門而感扼腕 但他用手指撫觸著顏色奇異的岩石 醞釀了滿腦子"為什麼" 要考考大人呢
無風也無雲的晴日 面天山 小觀音山 竹子山 清楚地開展羅列身後 爬上七星山的次數至少是二位數 北方不是大霧瀰漫 就是雲騰風起 這可是頭一遭得以毫無遮蔽地將小觀音山看得一清二楚
休息的時候 凝望著遠方的阿德發現 朦朧霧靄之外露出積雪的山頭 竟是雪山和南湖大山! 圈谷白雪皚皚 使我回想起許多年以前曾經在冬日的大霸尖山北望七星山
然而, 當我們親自去過ㄧ個過去只能遠望.想望的地方之後 既是一份獨特記憶的收藏 卻也同時是某部份微妙的失去吧!
我曾經踏上的小觀音山 雪山 南湖大山... 從此他們對我的意義揭示 似乎已與過往不同, 我彷彿也因此失去一部份對於未知的憧憬與仰望, 轉而懷抱著屬於自己的某種感受和追想?
咕嚕瑀魚愉快地結伴一路上行 隱約聽見兩人的談笑聲 灑散在起伏迴旋的山徑 我也請小咕嚕想想為什麼七星山附近不容易形成濃密的樹林? 是誰在此間佔盡優勢?
山頂午間稍歇 我提議讓小咕嚕小瑀魚嘗試走東峰 小兄妹有許多短程山行縱走的經驗 與阿德討論過後 索性從東峰下山 前往夢幻湖 出冷水坑
台灣胡麻花
在七星山遇到台灣胡麻花 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記憶中的胡麻花幾乎群聚生長在潮濕林道的山壁邊坡 以整個二月的時間 含蓄地低垂著頭 悄悄地綻放
去年三月 在觀霧雲霧步道旁遇見台灣胡麻花已經是個驚奇 而今年的首遇竟在七星山 七星山附近的品種 花色近乎純白 數量並不多
我們因拍照而停駐勾留 吸引了另外一群原行色匆匆的遊人 透過我們言語間投遞的一份珍重 他們看見也凝視了躲在短草叢中的胡麻花 驚呼著野地不起眼的小花 原有著十分出眾精緻與美麗
水韭與夢幻湖的故事
從東峰下山的路途 我們就已望見夢幻湖 事實上 我覺得夢幻湖就像躺在七星山身側 一枚深褐色的眼 也許 她深褐色的凝望當中 也曾經收藏過我十七歲的身影
小瑀魚問我 為什麼叫做”夢幻湖”? 我說起過去 湖面多半在雲霧的捉弄間寤寐 總是幻夢般忽隱忽現
我聯想起隱居在水霧瀰漫中的水韭 於是將水韭的來歷身世 編成一個瑀魚聽得懂的小故事:
來自北方西伯利亞南下度冬的雁鴨 在千里的長途飛行中 看見了一個山脈聳峙的島嶼北端的陸地
在翻越一千多公尺高的山頭時 無意間發現了這個小小的湖泊 牠們的羽毛中夾帶了許多北方的水生植物種子 而使得來自遙遠北國的植物得以在此間落腳
雁鴨飛行千萬里來湖上歇腳 讓小瑀魚聯想著童話故事的十一隻天鵝王子
繞過一個巨大的陷落 深褐色的眼睛此時似乎一半深綠 一半隱透著湛藍
我們凝視著湖水 渴望穿透 然而視線一半穿透 一半卻被水面反射. 而阿德被堰塞湖鏡面般倒影著山的沉默所吸引. 一汪湖水彷彿竟足以收納兩個世界.
轉身離去時 盤據的遊人也走遠 湖畔蛙鳴聲規律傳來 如雷貫耳 然而不久我又被另一群談笑的人群所驅趕
冷水坑
望見牛奶湖 循著石階下行冷水坑 我記得那年陽明山的志工 曾經指出一處小毛氈苔聚生的岩石 於是向小咕嚕說起食蟲植物
小咕嚕對豬籠草和捕蠅草有印象 "那毛氈苔怎麼捕蟲?" 但我在夢幻湖下冷水坑的路 卻怎麼也找不著它們
咕嚕瑀魚兄妹此行最難忘的記憶很可能是抵達冷水坑 在銹黃色溫泉中泡腳
好奇的小咕嚕還研究著池中的岩石上那些銹黃色的礦物質呢
或許是農曆新年, 都會區的人都流向近郊的山上; 或許是我已習慣山行中的靜, 竟對七星山上的稠密與絡繹不絕, 感到些許陌生.
一趟山行, 舊的記憶紛呈; 新的經驗也隨書寫當下, 正凝聚成形.
IMG_6590小咕嚕真的對甚麼都很好奇_而且一定要用手指碰碰看.JPG
IMG_6598_早上在小油坑上山路途遇見的台灣胡麻花.JPG
IMG_6600昆欄樹拉出的一列線條_與上山的小徑交會.JPG
IMG_6602從小油坑上山_不難感受到山的湧動與呼吸.JPG
IMG_6615阿德小咕嚕仔細的觀察.JPG
IMG_6618物質的結晶來自某種規則地排列_有時美得難以想像.JPG
IMG_6629觀音山只露出隱約的輪廓.JPG
IMG_6631霧靄之下是朦朧的淡水河_霧靄之上露出雪山與南湖大山.JPG
IMG_6654夢幻湖朦朧的眼_今天清醒著.JPG
IMG_6668顏色近乎純白的台灣胡麻花.JPG
IMG_6671夢幻湖深綠閃爍著湛藍.JPG
IMG_6675湖水倒影的雲_像是某種作畫的筆法.JPG
IMG_6678夢幻湖的水韭_一汪湖水族以收納兩個世界.JPG
娓娓道來
令人感動
感謝分享
我也好久沒去七星山了
上次看見胡麻花
是在南湖哦
上週末錯過吳明益的演講 因為在淡水迷了路 2011-03-09 12: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