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30 11:01:50青青

運動好好

分享:長壽秘訣」;「擊退萬病-下半身」;活過90歲的人19項共同特徵!

擊退萬病- 下半身開始!

雙腿,是人體的第二顆心臟 下半身的肌肉量占全身70  %以上,肌肉的周圍遍布微血管,因此擔負了協助血液循環 的重要任務。如果長期忽期下肢肌肉的鍛鍊,它們將隨著年齡增長而日漸退化,導致身體無法維持正確姿勢,開始出現腰痛、疲勞等症狀,更因血液循環變差,引發諸如高血壓、心臟病等各種常見疾病。強化下半身的肌力正是擊退萬病的祕訣!針對每個人的需求,再配合觀點獨特的飲食療法,讓你增強免疫力,保持年輕活力,向疾病說再見!

疾病從下半身開始人過了四十歲左右,臀部肌肉會逐漸萎縮、下垂,  大腿變瘦,下半身越來越單薄。在各種演講場合,只要一提到:「過了四十歲,我們的下半身就會開始縮水,簡直像是吞了乾燥劑。」這番話總是惹得現場聽眾哄堂大笑。大家一想到「下半身被乾燥劑吸乾」的畫面,似乎都忍俊不住,尤其聽到「整個屁股都垮下來了」這句話,笑聲更大了。由此可見,每個年過四十的人,都有下半身逐漸變得無力的經驗。

下半身肌肉一旦衰退,就會出現體力變差、容易疲倦等「症狀」 隨之而來的是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風、癌症等慢性病。肌肉占體重 40%,其中70%以上的肌肉集中在下半身。如果下半身的肌開始衰退,就會出現各種病兆,身體也會開始老化。以前的人說老化從下半身開始」,事實上,疾病也從下半身開始。


為什麼只要強化腳部與腰部就能防止老化,並且可以預防、改善各種疾病為每天連一萬步都沒辦法走的人所設計的平衡健行法因為太忙以致於一天走不上一萬步的人應該也很多。在這裡我們要專為這些人介紹一套由專門提倡「健走」   


(1)伸背(改成「背部挺直」比較好?)
(2)縮小腹
3)腳落地時由腳跟先著地 像這樣的動作既不需要放寬步伐,也不用大幅的擺動雙手,也不用走上一萬步。

每次只要3 -4分,每天重複3 -4次,三個月後腹肌和下半身的肌肉就會變得結實,感到自己變年輕,對腹部疼痛和膝蓋的疼痛也很有效。腳跟先著地,腳底再由腳跟往腳尖的方向輕輕的往地上貼,再輕輕的提起腳尖跨出腳步,這樣的動作確實可以對下肢的肌肉造成相當程度的刺激,請務必一試。


有關步行,如果還有什麼值得補充的,那就是我們日常的動作幾乎是日復一日,都沒有什麼改變,換句話說,我們使用到的幾乎都是同一個部位的肌肉。所以請偶而試試倒退、橫著走走!


看各位在經常使用的肌肉相反方向的肌肉(拮抗肌)獲得運動 經常使用的肌肉也會跟著往相反的方向運動,造成相當程度的刺激,因此可以以很短的時間得到最大的肌肉訓練效果。   


平衡健步法:


視線朝正前方 ,挺胸 ,收小腹 ,腳尖指向行進的方向 ,腳跟先落地 ,膝蓋儘量放直 ,縮臂部肌肉 ,背伸直 , 臉不要朝下 ,每次  -4分鐘,重複3 -4次就看得出效果. 

屈膝運動——最有效的下半身強健法!   


找不到走路的時間或場所的人或者是因為下雨沒有辦法外出的時候,做做像「屈膝」或「墊腳」這樣簡單的室內運動應該不錯。


屈膝運動對於占有全身肌肉百分之七十的腰部、大腿、下肢的肌肉的強化與發達來說是最具效果也是最基本的運動。

就讓我們開始吧!做法相當簡單。   


〈1〉兩腳打開比肩稍寬,雙手托住後腦勺
〈2〉背伸直,一面吸氣一面往下蹲,再一面吐氣一面站起來
同樣的動作慢慢的重複5-10次(1回合),休息一下(數秒-數十秒),等呼吸回復正常後再重複同樣的動作,大約重覆5回合。


「擊退萬病-從下半身開始」心得
 :


透過鍛鍊下半身肌肉達到以下的好處,只是我摘錄出這些好處的原因不全然和書中相同:

促進基礎代謝 !


運動時可以提高體溫,根據研究,一旦體溫下降攝氏一度,免疫力就會下降三 %以上。提高體溫除了能促進新陳代謝,將身體的廢物有效的排出體外,還可以增加體內的糖分及脂肪燃燒的程度、以避免殘留在體內而產生高血糖、高血脂的症狀。

降低血液中的脂肪含量!  


人在運動的前幾分鐘,首先是透過 ATP-PC系統所產生的 PC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但這個系統所能提供的時間極短,只有幾秒鐘;接下來是透過乳酸系統所產生的葡萄糖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但這個系統也只有幾分鐘;最後才是透過有氧系統所產生的醣、脂肪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


藉由有氧運動就可以減少中性脂肪、增加 HDL膽固醇的密度,進而提升血液循環的速率,能有效預防及改善動脈硬化、及因動脈硬化引起的高血壓、心肌梗塞等症狀。   

改善血壓透過運動增加血液的輸送量,可以使動脈的彈性增加 以降低動脈硬化的機會。


另外,透過運動也可以使身體週邊的微血管數量增加,以降低末稍血管的阻力。

合併上述效果的症狀,可以使血液循環的效率增加,降低心臟運送血液的壓力,使高(收縮)、低(舒張)血壓都下降。

改善並預防狹心症、心肌梗塞 !


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或運動員,他們的冠狀動脈內徑比一般人粗,心的微血管數和冠狀動脈的分支也比較多,換句話說,持續的運動、增進血液循環將有助於降低狹心症及心肌梗塞的發生率。

改善並預防糖尿病!  


肌肉運動可以促進肌肉細胞內葡萄糖運輸蛋白的活性化,加強肌肉細胞對液中糖分的吸收,使血糖值下降,肌肉活力增加,體能狀況隨之好轉。


此外,肌肉運動還能促進肌肉細胞內肝醣合成的活性化,使血液中大量的葡萄糖流向肌肉細胞,對糖尿症的預防和改善有很大的幫助。

改善並預防骨質疏鬆症 !  


我們的骨骼具有自動探知所處力學環境、並使骨量和骨骼的形狀隨之作合理調整的能力」,透過運動加諸外力於骨骼,將促使骨骼內部產生抗力,這個過程會使骨骼對鈣的需求量增加,當血液內鈣離子的濃度降低到閾值值,身體會自己減少離子的排出量以提高血液內的離子濃度,以增加身體所需的鈣質,進而提昇骨骼的質量,達到對抗外力的效果。

擺脫肥胖 !


運動無法減少脂肪細胞的數量、但卻能減少脂肪細胞的容積,進而改善了肥胖的症狀。


此外,有許多邁入中年的人,發現小腹開始凸出。小腹凸出的原因是因為身體的內臟是靠腹部的三層堅固的腹肌
     (tranvserse abdominal muscle)
、腹斜肌
     (obliquus internus)
和腹外斜肌
     (obliquus externus)
保護。運動量不足導致腹肌量減少、腹肌無力,身體就會使腹部的脂肪變厚,以保護內臟。


腹肌在中間直上直下,可平躺做仰起坐練習,這也是針對小腹凸出的最有效辦法。腹外斜肌和腹內斜肌,幫助身體旋轉和側傾,可做平躺身體斜向上的練習,對改善腹部兩邊贅肉最有效。

縮短消化道運送時間 !


機會運動以促進消化道蠕動,減少身體的宿便,降低消化道運送食物時間,也進而縮短了糞便中致癌物質與腸黏膜接觸的時間,以降低罹患大、小腸癌的  

減輕憂鬱症狀 !


透過運動,能促使腦內的腦啡 (endorphin)分泌,令人產生一種愉快的幸福感,有如人體內天然的嗎啡,兼具止痛效果,強大壓力下的受傷往往事後才發覺疼痛就是腦啡的效用。

減輕各種疼痛 !


部分昆蟲有堅硬的外殼,稱為骨骼殼,人的身體和昆蟲不同,由骨骼在內支撐身體,由肌肉包覆支撐骨骼,所以若能提高肌肉的力量,就能提昇支撐骨骼的能力,減輕因體重或動作造成骨骼和關節的負擔、提升關節機能、減輕疼痛。


強化腰、背部的肌肉,將可以提高對脊椎周邊的支撐力,減輕因外部的衝撞或來自體重本身的負荷所造成的壓力,避免脊椎磨損,進而使腰部的疼痛減輕、甚至解除疼痛。

強化關節附近的肌肉
關節的活動力將獲得改善, 關節的疼痛和腫脤也會解除


預防癌症與癌症的復發!


所以人體的器官需要血液輸送養分、水分、和氧氣才得以運轉,而且血液內的白血球和免疫物質能夠預防疾病,但都必須藉由血液輸送,因此透過運動能讓這些有益於身體物質更有效的運送到身體各處,進而提昇身體對癌症的免疫能力。

提升記憶力、預防老人痴呆!  


研究顯示,不運動的人腦部退化(老化)的情形相當嚴重,當運動量不足、引起血糖值失調時,大腦的記憶中樞海馬體就會開始萎縮,但常從事運動的人,則因為血糖值獲得適度的調節,可預防海馬體萎縮。

抗老、長壽 !

肌肉機能的衰退 =生命力的衰退 =老化。因此只要持續鍛鍊肌肉,就能促進身體各部器官的機能,延長器官衰退的時間。

ps 轉錄網路分享,不要再亂吃藥了,假藥很多花錢又傷身!!!!!!!!!!!!

 

上一篇:川味花椒泡菜

下一篇: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