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5 12:11:27敏媽

我讀之我見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南宋元初之際,宋朝宰相文天祥被捕入獄卻寧死不降,幾年後終於從容就義,死後人們在他的衣帶中發現一首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身為知識份子的文天祥選擇忠於國家,堅持民族大義,即使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為的就是無愧於天地、父母,及自己的良心啊!

  
  ※ ※ ※

  最近看完了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一書,內容大抵是分析未來的社會將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兩極化社會,也就是說未來的小康家庭,或者中產階級的人將是新貧民一族,雖然我對書中所提到的一些專業概念,實在一無所知,也無法驗證他所言的是否允切,但對作者以他經濟學者的立場用心剖析當今的日本社會現象,所論觸角寬闊,幾乎面面俱到,而提出的改革要項,也十分沈痛而急迫,讓人感受到:身為知識份子的作者並不汲汲營營個人的成就,反而時時關切國家前途,以一己之所學,提出適切的建言,卻不流於肆意的批評及謾罵。

  時代在推移,社會在改變,一如天體的運轉,從未停止過。
  面對改變中的社會,有人悲觀,有人樂觀,但對大多數的社會大眾而言,那變化的腳步是緩慢的,甚至可能毫無覺察,因此,有識之士的見解便成了引導的方向了。近年來,台灣社會開放,名嘴成了媒體的新秀,一來增長了社會大眾的見識,二來也影響了普羅百姓的視聽,撇開詭譎的政局不論,面對一再升高的失業率、企業不斷地出走、物價節節上漲、離譜的貧病個案層出不窮等等,在在都嚴重打擊了大多數人的心,因此,對於未來將是一個”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兩極化社會,相信很多人都深信不疑,只是面對這樣的趨勢,除了憂心之外,一般大眾還能有掙扎的空間嗎?

  沒有讀過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之前,我也只感到無奈的傷感,以為除了忍耐之外,別無他法;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什麼是”知識的力量”。

  日前一向支持阿扁總統的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終於語重心長卻仍十分含蓄地提出他個人的建言:希望陳總統為國為黨應慎重考慮辭去總統一職。此話一出,有人大感痛快,以為是遲來的正義;可也有人立刻批評他是騎牆派,甚至一向對詞彙很有新意的教育部杜正勝部長認為”一介平民”的李遠哲先生有權提出個人看法,因此不以為特別。不管是李遠哲先生也好、杜正勝部長也罷、或者其他贊成及反對的人士,能夠在媒體面前接受採訪的人,哪一位不是受過高等教育?又哪一位沒有學有專精呢?然而他們的言論,是不是都能夠展現知識的力量呢?

  我讀龍應台女士的《面對大海的時候》、龔鵬程老師的《異議分子》、洪蘭與曾志朗夫婦合著的《見人見智》時,深深被他們對社會、時勢的針砭所折服,他們的論理深刻、貼切,且深具知識份子的風骨,令人敬佩!可是在他們的書裡,卻沒辦法像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針對專業議題,提出全面且宏觀的建言,譬如《異議分子》與《見人見智》中都提到台灣當前的教育環境,龔老師以為「教改至今,哀鴻遍野。」曾副院長則認為九年一貫課程「不但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偉大工程,而且還是可以實現的理想。」這兩位先生,一位曾任佛光大學校長,一位曾任教育部長,面對教改議題,見解卻如此懸異,這當中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誰能夠有個合理而完善的說明?而廣大的學子及家長又還要忍受多久?身為現代的知識份子,不能只懂得拋出問題,卻期待別人去完成或解決而已,應該負起更大的承擔:要能夠看到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這樣才能夠創造更多更大的價值,真正展現知識的力量呀!

  有人說未來將是一個知識就是力量的時代,換言之,誰能夠掌握知識,誰就可能成為未來的主人,然而,眾所皆知的是現在已經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那麼又該如何才能掌握狂亂紛飛的知識,成為新時代的主人呢?許多中小學或鄉鎮圖書館提出了喜閱競賽,嘉獎閱讀最多書籍的人,不知道是不是這樣就算是掌握了知識呢?還是只是徒具形式而已?我想,隨時吸引新知是必要的,但也要懂得刪選,否則就像狗仔隊一樣,只是知道一些八卦知識罷了!至於如何學以致用,那就更顯功力了,究竟讀聖賢書,所學何事?除了見仁見智外,更要能夠無愧於心才好。

上一篇:該不該後悔?

下一篇:心寬自在

大雨 2006-11-17 15:50:02

親愛的敏媽: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若果每個讀聖賢書的人都能這樣內自省
若果每個所謂的知識分子都能謙卑地反求諸己
若果每個社會賢達都能僅守份際地說該說的話...
那社會會更文明有理精緻一些吧

若果每個讀聖賢書的人學到的都是寬以待己嚴以律人
若果每個知識分子都自滿到覺得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有問題
若果每個社會賢達都只會將問題歸咎於政府無能制度不良...
那社會只會呈現粗魯無禮野蠻吧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學的是一把尺吧,一把衡量自己良心的尺
一把別人看不到,也無從評論,但欺瞞不了自己的一把尺

版主回應
親愛的大雨:

  好個理想國的期待呀!
  
  其實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只不過這把尺的標準,人各有異呢!常看電視劇、電影、小說,明明是做惡多端的壞人,卻在好人落難時,大嘆:「阿彌陀佛,那款人終於得到報應了!」就他的角度而言,誰說不是這樣呢?所以,這世上的是是非非、善善惡惡,才會如此紛擾不休呀!
2006-11-20 12:10:38
Ing 2006-11-17 14:57:14

敏媽:

商業周刊都會報導一些有深度的題型
”M型社會”也有介紹過
看來..我需要去翻出來好好的
再看一次
我相信有錢人會更有錢
有大把的銀兩錢滾錢

版主回應
親愛的Ing:
  我也相信有錢的人有更多的機會創造更多的錢,所以”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不是不可能的..可是卻不能想像未來的世界將是富者少而貧者多的局面,這樣大多數人的努力和希望在哪裡呢?M型社會卻很不客氣地做了預言,所謂中產階級已漸漸淪為新貧民,真教人連打拚的力氣都沒了呀!
2006-11-20 12:05:30
蜜桃 2006-11-15 13:58:40

哇~~這一篇是洋洋灑灑,不過敏媽每次這樣慷慨激昂的文章我都看不太懂~~嗚.....國學程度太差,我回去在修修!!

希望深秋初冬的最近,你們一家都要保暖健康喔!!^^


LINDA

版主回應
親愛的蜜桃:
  妳實在是太客氣了,其實一定是我太詞不達意了,空有滿腔熱血,卻老是不知所云,真是太慘了,我也回去再修修!
  深秋初冬之際,開始想吃火鍋了呢~^-^
2006-11-16 1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