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16 12:13:39忽悠

被遠遠的,遠遠的拋下了

關於標題,我說的是時代。

沒有太明確或精準的字眼可以形容我當下的孤獨感,這時間跟宇宙以同樣的速度擴張並往前狂奔,但我很難確定自己是否身在其中。我沒有智慧型手機,鮮少用Line(或像那些長輩們說的,「賴」),因為只能使用電腦版的「賴」的緣故,那些免費貼圖、優惠計畫、甚至是錄音跟視訊通話,對我來說都是另一個次元的東西。怪了,昨天大家不是還在使用Yahoo即時通跟MSN嗎?Skype的時代難道就這樣悄悄結束了?

我能夠想像的未來還是十分有限的,但似乎沒有一種未來與現在相同。我更相信的是2015年街上會充斥著氣動的漂浮滑板、有個青年會從二十年前坐著車穿越過來,或者更有可能的是「使徒」會來襲,朗基努斯之槍會咻的一聲插上月球。但現在,舉我所在的這間不知該稱為早餐店、咖啡廳、餐廳、或是網咖的複合式空間為例好了。這是一間以北歐餐點為主要產品的餐廳,店內沒有電視,但我可以很清楚的聽見《康熙來了》裡蔡康永跟小S的對話,還有標準的樣板綜藝節目音效。店裡設置的音響播放出來的音樂在曲風上則是毫無邏輯可言,像是不停切換著廣播電台,黑人靈歌、鄉村、流行......除了都是英文以外並沒有太多的共通點。所以北歐人講英文?

我沒去過北歐,那裡在我的想像中太過寒冷,遠超過一個在北緯23.5度線被培養成長的肉體所能承受的寒冷。那裡的陽光也都結成冰了,在最熱最熱的那幾個日子裡,地上也結了一層薄薄的、透明且光滑的冰。要不是冰上容易沾染泥沙,不然敲幾塊回去放在杯子裡,倒入幾盎司的威士忌,人坐在火爐旁就是最完美的夏天。即便我知道這樣的想像跟實際的北歐生活八竿子打不著,但這就是我想像力的極限了;除非我家這邊的有線電視公司能夠提供「緯來北歐台」或是「JET北歐台」,不然我這輩子都無法跟北歐熟悉起來。

筆電底下的這張IKEA桌子大概壽命快到了,喀咚喀咚的隨著我的重心移動而搖擺。「北歐人的家具不太耐用」我在Facebook的對話框裡面敲下這幾個字。是啊,至少我還有FB(是FB吧?就像「北車」是台北車站的縮寫一般),我與這時空僅有的連結。但這連結又脆弱得像經過染燙後的一根灰藍色頭髮,長在那一臉雀斑而且卷毛的創辦人馬克.左克柏的頭上。不知道有這麼嚴重自然卷的人還會不會禿頭?萬一他禿了,我跟這社會的連結可就半點都不剩了。

前陣子因為有工作上的急事,跟朋友借了手機來上FB,卻遍尋不著該在哪邊登出他原先使用中的帳號。在極為尷尬且拙劣的借用過程當中,我對於自己與現階段科技的隔閡有了深刻的體悟。大概是出於羞愧,把手機還給朋友的時候我忘了要登出,見獵心喜的他就跟大多數人的朋友一樣在我的塗鴉牆上留下了盜帳號的足跡。

「我最喜歡吃雞雞」他這麼寫著。

約莫有二十個人按了讚,五個人分別留下了「哈哈哈」、「被盜喔?」、「白痴喔.....」......之類的留言。看著這則留言,我突然感覺到寂寞。

該怎麼辦呢?同一個時間裡的大家正死命的往前奔去,跟我處在同一間餐廳裡的顧客們也換了兩三輪。音樂還是找不到選歌邏輯,《康熙來了》跟他的主人兩小時前就走出這裡了,同樣的位子上現在是一家人各自在幫眼前的餐點拍照。或許在三十分鐘後他們會找上我,要我用某人的iPhone6(6?6s?7?)來幫他們拍張合照。拍照這點技能我還是會的,不外乎就是點擊螢幕或是按下那個照相機形狀的符號。他們會滿懷期待然後嫌惡的看著我拍出的晃動模糊的照片,然後在我沒注意到的時候重新拍一張。

他們遲早也會走出這間店,但在那之前,他們會把我拍的那張照片(一個我確實存在過的痕跡,即便沒人在意)如同桌上的杯盤狼藉一般,輕輕的掃近垃圾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