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1-03 19:19:24霧裡看花

「詩的形上學家」與「理性形上學家」




維科(Giambattista Vico)在「New Science」一書中,把人類從自然過渡到國家組織型態,區分為三個時期:神祇時代、英雄時代、人的時代。與這三個時代對應的本質分別是:神性的、英雄的、人本的。

維柯特別感興趣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間的對比。在第一階段人類的特質是詩學思維,第三階段則公民社會開始,而理性思維受到強調。他稱第一時期的人類為「詩的形上學家」(poetic metaphysician),第三時期的人為「理性形上學家」(rational metaphysician)。

就維柯而言,初民是充滿恐懼的,因為大自然隨時有力量可以毀滅人類這種物種。於是他們創造了神,而神比大自然更強有力,祂能保護人類。通過對神的信仰,人類也舒緩了他的野性激情,從而變成理性智慧的人。

維柯認為照希臘文義來說,「詩人」(the poets)意為「創造者」(the makers),因為他們創造了詩的語言。是詩的智慧使「詩的形上學家」創造了家庭、婚姻、禮儀等形形色色的制度。藉由這些機制,人才能從神祇時代過渡到人本時代。等到發展到第三個時期,人不再依賴想像和感官的力量完成他們的任務,而是憑藉分析、批判和歸納演繹的能力來存活。也就是說,人從模仿製造走到抽象思維。

維科眼中這兩者之間如何的轉變,和盧梭在Emile一書中所說的「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兩人見解差別很大。

對盧梭而言,「耶穌基督」是自然人的最高典範,他展示自身完美的特質,幫助人們找到他們真實的本質,並且檢視宇宙的秩序。耶穌的終極目標是幫助人們回歸自然,尋得幸福。

照盧梭的看法,人的本能之一就是過群居的生活。至於盧梭眼中的「自然人」和「社會人」最大的改變是:人從他內在世界走出來,走進與人互動的世界裡。當個人開始關心他人時,公眾的尊敬變得有價值,因此,道德和理性是群居生活中極為重要的品質。

盧梭和維柯兩人相同之處是,都同意要理解人的本質需要,這種理解對人如何創造自己的方式具有重要的洞察力,但他們兩人對「人如何創造自己」見解卻相當分歧。

維科認為,人心中根本沒有一個預定藍圖,便製造了各種這種組織制度。人往往自以為計畫妥當,然而,做出來的結果卻讓人們飽嚐苦頭。他說,人其實是個較好的製造者(maker),卻是個拙劣的企劃者(planner)。

相反的,盧梭認為,人依循大自然作為藍圖,創造他們的世界。要把人打造成人的方法,則是自由。個人必須被賦予完全的自由選擇權,便可以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他唯一要遵守的原則是:在行使他的權利時不傷害別人即可。

上一篇:藝術對時空的詮釋

下一篇:萬里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