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8 16:55:57QAZ

蕭敬騰 成就感救回叛逆兒

蕭俠13

 

【周刊雜誌】康健/ 蕭敬騰 成就感救回叛逆兒

15歲的蕭敬騰常跟人打架,
因為輔導員一句「為什麼不把打架的力氣用到音樂上?」
讓他找到人生的目標。


切斷了所有退路,我的劇情已落幕,我的愛恨已入土…」

還未走出「超級星光大道」的那塊紅布幕,那股渾厚、具爆發力的嗓音已先讓參賽者與主持人瞠目結舌。之後正式比賽的那曲「世界唯一的你」,更是讓評審頻頻點頭,台下觀眾熱烈鼓掌。

2006年5月11日,大家第一次注意到「蕭敬騰」這號人物。那一頭很80年代搖滾風的髮型,還有被評審評為有「凌峰式滑音」的特色唱腔,蕭敬騰再再讓大家驚豔。許多瘋狂的歌迷也就從這時開始追逐蕭敬騰的身影,到他駐唱的餐廳逗留,並在網路上成立家族。在第二場PK賽結束後,從美國回到台灣的蕭敬騰歌迷更笑說:「感覺那陣子路上常常看到蕭敬騰式的辮子頭。」

第三次參加踢館賽時,蕭敬騰把一頭長髮剪了,露出清秀白淨的臉龐,雖然當時節目製作人認為「比之前好看六千萬倍」,但他接受陶子訪問時的音量卻也明顯變小。從此,這彷彿成為「蕭敬騰」的正字標記──音量不大,回答簡短,大多是「不知道」、「忘記了」、「都很好」,覺得好笑時就會摀嘴竊笑;但只要他一開口唱歌,似乎全身力量瞬間爆發,「感動得讓人淚眼迷濛」的歌聲,深深撼動許多人的耳朵。那嗓音,很難讓人聯想到他身形是如此瘦弱,而且是個才剛跨過青春期的小夥子。

從邦喬飛的CD開始


雖然蕭敬騰是用歌聲征服大家的耳朵,但他一開始對音樂的喜好並不是唱歌,而是從打鼓開始。

因為無意間在家裡發現的一張CD,當時只知道是邦喬飛,但不了解那是誰,也沒很注意聽,只覺得他的節奏很重,就是那片CD讓蕭敬騰「突然想做些什麼」。他跟媽媽幾番要求說要學鼓,才在家附近找到了教爵士鼓的Ali,踏上學習音樂這條路。

「他很有天分,也很瘋狂,很努力,常常在這裡練到半夜,」Ali說,他看蕭敬騰就像自己的兒子一樣,所以給了他音樂教室的鑰匙,讓他隨時想練習就能練習。就在我們採訪Ali的前一天晚上,蕭敬騰還跑回教室,「玩」到凌晨三、四點才離開。

但蕭敬騰並非一開始就全心投入。Ali說,他那時才14歲,難免叛逆,不懂得尊重老師的要求,學鼓三個月,就離開教室;只是過沒多久,他發現自己真的對音樂很有興趣,又跑回來找Ali,希望能繼續跟他學鼓。

從那時起,蕭敬騰一頭栽進音樂的世界,只要一有空,就會跑到教室練上五個、八個小時;高中時組了樂團,待在教室的時間更長了。如果到晚餐時間,媽媽還沒看到他,就知道敬騰一定又待在教室玩音樂了。

蕭媽媽回憶蕭敬騰國中時候,因為不愛唸書,常泡網咖或撞球店,爸爸因為擔心他染上壞習慣,交壞朋友,還跑去說要跟他一起打撞球,讓他自覺沒趣,而不再流連撞球店。

所以,當蕭敬騰開始玩團時,蕭爸爸反而高興,他的人生終於找到了一個著力點。「玩團、學樂器至少不是壞事;而且玩音樂是需要投入的,會佔去你大部份的精力,就沒時間亂跑,」蕭爸爸說。

Ali也說,面對蕭敬騰,他採取隨性的方式,他彈琴,敬騰打鼓,不時鼓勵他,讓他在其中找到成就感,「成就感很重要,能讓叛逆的孩子回頭」。

就這樣,蕭敬騰對音樂的投入愈來愈深,學了鼓還不夠,又學了鋼琴、key board(電子琴)、吉他,看到其他樂團有人在玩薩克斯風,他也跑去跟人家拜師學藝??「會因為學習音樂而要求自己,逼自己愈來愈進步,而在每一次的進步與成長的過程中,我得到很多的成就和滿足,也得到很多的快樂,」這就是蕭敬騰熱愛音樂的理由。

蕭媽媽說,敬騰第一次彈琴給她聽,就彈了一首高難度的邁可森的「大黃蜂」,把她嚇了一跳。後來她才知道,因為家裡沒有鋼琴,敬騰都是在學校的音樂教室偷偷練習,練到自己滿意了,才彈給媽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