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9 19:46:37yaung

諾貝爾文學獎馬奎斯《百年孤寂》~吳養春

           

《百年孤寂》~吳養春


            奎斯一九二七年生於哥倫比亞北部阿拉卡塔卡鎮,不久雙親即遠赴外地工作,幼年由外婆撫育。外婆告訴他各種鬼神傳聞和民間故事,祖先、惡鬼和精靈全都會繞著房子跳舞,這些傳說日後都融入了他的小說。

            後來馬奎斯進入天主教耶穌會辦的大學攻讀法律,不久即輟學轉任記者。

            馬奎斯廿三歲就寫成第一部小說《枯枝敗葉》,卻花了七年才與另外三部後續的小說一起出版,可惜叫好不叫座。馬奎斯坦承,年輕時曾有四年文思枯竭,寫不出東西。

           一九六五年他在墨西哥阿卡波可市開車時,《百年孤寂》的第一章突然浮現腦海。於是他調頭回家,把自己鎖在房間裡,每天六包菸。十八個月後出關,完成一千三百頁的文稿。卻因家裡背債一萬二千美元,差點無法寄給出版社。

           第一版《百年孤寂》以西班牙文印行,一周內就銷售一空。法新社報導,之後被翻成卅五種文字,賣出三千萬冊。紐約時報譽為自聖經《創世紀》以來第一部全人類都應該閱讀的文學作品。

          「百年孤寂」深具歷史性與文學意義,以加勒比海虛構村莊馬康多(Macondo)一個家族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之間的榮衰興亡,做為拉丁美洲百年滄桑的縮影。

           馬奎斯的長篇小說『百年孤寂』,他用魔幻寫實的手法把人生的各種悲歡寫盡,生命的虛幻與孤寂盡入眼底。

        這本小說的藝術架構奇特;以預言的奇幻人生來寫邦迪亞家族六代的故事,以希臘悲劇中的「戀母情節」來貫穿故事。

        寫實風格中運用華麗的文字,在內容的蘊含上,以寓言式的諷謔,寫盡生命的空寂,卻賦予宇宙永恆的真實性,一切生命都是時空的逆旅或過客,這種無相的存在意義,近於佛學的形而上境界。

       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皇家學院頒獎的理由是:「像其他重要的拉丁美洲作家一樣,馬奎斯永遠為弱小貧窮者請命,而反抗內部的壓迫與外來的剝削。」

          他的長篇與短篇小說「巧妙地揉合了虛幻與現實,創造出一個豐富的想像世界,卻反映了南美大陸的生活與衝突。」

       馬奎斯是獲得這項文學巨獎的第四位拉丁作家,也是獲得這個榮譽的第一個哥倫比亞人。
            這部小說使得這位留著厚鬍子、濃眉的作家成為享譽國際的文壇巨星。

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u200520/活在未來的廿年中
http://www.wretch.cc/blog/wu200520心靈故鄉 心靈角落 夢想花園 夢想故事
http://tw.myblog.yahoo.com/wu200620/ 喜瑪拉雅山心靈故鄉
wu200620@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