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5 08:24:33yaung

21個美國使館關閉,美國國務院發布全球旅遊警示~



        21個美國使館關閉,美國國務院發布全球旅遊警示~


       美國針對蓋達可能發動恐怖攻擊,一口氣關閉北非和中東地區等17個國家的駐外領使館,當地一片風聲鶴唳。

        從北非、中東一直到南亞的孟加拉,21個美國使館和領事館選在週日同時關閉,美國國務院也發布全球旅遊警示,規模之大前所未見,美國駐葉門使館外圍戒備森嚴、英國使館外道路更是設下重重安檢關卡,氣氛非比尋常。

        美國參謀聯席會主席鄧普西特別警告,這次的恐怖威脅比以往更具體,而且主要就是針對美國和西方國家而來,駐外使館一片風聲鶴唳。

        阿拉伯半島的蓋達分支對美方發動攻擊已經不是第一次,2009年耶誕節當天試圖炸毀美國民航機,最後遭逮捕的內褲炸彈客就是來自這個組織,曾擔任賓拉登私人秘書的瓦希什,如今不僅掌管葉門蓋達分支,更躍居成為蓋達第二人物,聽命於領袖札瓦希里,這次是否將藉由恐怖攻擊替自己立威?

       印度機場驚傳人肉炸彈攻擊,孟買(Mumbai)等5個機場皆已進入高度戒備,呼籲乘客以及航空機組人員需意自注身安全。

       民航安全局(The Bureau of Civil Aviation Security,BCAS)已發出警告,包括德里(Delhi)、孟買( Mumbai)、欽奈(Chennai)、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和班加羅爾(Bangalore)機場都已被要求保持警戒。

        這些炸彈將會以手術植入人體內,將使偵測工作更加困難。

        位在伊斯蘭馬巴德(Islamabad)的巴國陸軍總部2009年10月遇襲,好戰份子挾持數十名人質,與安全部隊對峙22小時,造成包括恐怖份子在內23人死亡。攻擊案發生在知名洲際飯店(Intercontinental Hotel),這是1家深受外國人和阿富汗政府官員歡迎的大飯店。

         美國發布全球警告,表示蓋達組織(Al-Qaeda)密謀攻擊諸多地區,呼籲美國公民保持「高度警戒」。

      「這些攻擊可能採取很多不同手法,包括自殺行動、刺殺、綁架、劫持及炸彈攻擊。」可能目標包括「知名運動賽事、住宅區、企業辦公室、飯店、俱樂部、餐廳」,及作禮拜地點和學校。

        國務院也針對在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或紅海南部海上旅遊提出警告,主因是「武裝攻擊、搶劫、及海盜綁架勒贖事件顯著增加」。

       印度首都新德里高等法院遭炸彈恐怖攻擊,造成至少十一人喪生、六十一人受傷。強烈爆炸令法院建築撼動,現場煙霧瀰漫,生還者驚叫連連,爭相奔離;院外道路也被炸出一個大坑。這起恐怖攻擊,置於高等法院四、五號門接待處一只公事包內的定時炸彈引爆,當時近兩百人正排隊接受安檢。

       印度教聖地瓦拉納西發生爆炸,導致廿餘人傷亡;印度金融中心孟買發生連環爆炸案,十九人喪生、一百卅餘人受傷。

       南亞這兩大宿敵2004年展開和平進程的「全面對話」,不只因這起造成166人死亡的恐怖攻擊而中斷,兩國關係並全面倒退。直到印度總理曼莫漢(ManmohanSingh)、巴國前總理季蘭尼(Yousuf Raza Gilani)2010年4月29日在不丹首都定布(Thimphu)會談後,雙方關係才解凍。

      印度前外長克利希納(S.M. Krishna)與巴國前外長古瑞希(Shah Mahmood Qureshi),2010年7月15日在伊斯蘭馬巴德會談;兩國並於2011年2月宣布「針對所有議題恢復對話」,象徵「全面對話」重新啟動。2012年9月8日重啟印巴和平進程後的第2回合外長會談。

     對印度而言,法辦孟買恐怖攻擊主謀、巴國恐怖組織虔誠軍(Lashkar-e-Taiba)創辦人薩伊德(HafizSaeed),向為歷次會談主要訴求。

     反恐態度之外,包括克什米爾與嘉亞臣冰河爭議及水權等,也都是兩國間迄無解決之道的「核心議題」。

       「卡薩布(Mohammed Ajmal AmirKasab)所受懲罰是給1126孟買恐怖攻擊罹難者的供品」。罹難者家屬或可因卡薩布遭處決而稍獲慰藉,但印、巴關係的陰影,顯然無法因此消退。

        巴基斯坦塔利班揚言攻擊印度人,報復印度絞死卡薩布(MohammedAjmal Kasab)。孟買2008年發生恐怖攻擊,造成166人喪命,卡薩布是當時唯一倖存的凶嫌。

        2012年-11月,恐怖攻擊事件即將屆滿4週年,印度極秘密的將卡薩布絞死,這凸顯了2008年11月26日大屠殺的政治敏感度。此案仍使巴基斯坦與印度的關係蒙上陰影。印巴兩國都擁有核武。

      塔利班表示:「我們已決定將印度人作為攻擊目標,報復印度處死卡薩布。」 「假使他們不把卡薩布的遺體還給我們或是他的家人,我們會劫持並處死印度人,且不歸還他們的遺體。」還說,塔利班會嘗試在「任何地方」襲擊印度人。

        美國國防部長潘內達(Leon Panetta)警告,美國需要在外交與經濟發展方面加強努力,終結蓋達組織(Al-Qaeda)的恐怖行動網絡。

      雖然已擊斃首腦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等方式打擊蓋達組織,「現在還不是縮小防禦與採取孤立主義的時候,軍事力量永遠不足以殲滅蓋達威脅。他說,美國需要「透過外交、開發發展、貿易與教育,繼續參與並投資暴力極端主義盛行的地區」。

    「我們必須持續下去,在軍事、情報、外交與經濟發展領域,與各國深化往來。隨著時間過去,我們也必須解決造成緊張對峙並遭到極端分子利用的宗教、經濟與文化歧異。」

       但他警告,「如果我們不顧這些對世界很關鍵的地區,他們所做的重要成就可能受挫,長期來說也會讓我們大家沒那麼安全」。

        2012-11-21巴基斯坦境內的塔利班激進份子坦承犯下巴國什葉派社區的兩起自殺炸彈攻擊事件。

       塔利班對拉瓦爾品第(Rawalpindi)和大型港市喀拉蚩(Karachi)的什葉派社區發動攻擊。指控這些什葉派穆斯林正玷污先知穆罕默德,所以對他們發動攻擊,以示警戒。

        拉瓦爾品第是巴國要塞型都市,塔利班2012-11-21日在當地的穆斯林社區,發動自殺炸彈攻擊,共造成35人死亡,62人受傷,傷者包括8名兒童。這起攻擊事件也是2012年6月16日,位於西北部的開伯爾部落區,遭塔利班炸彈攻擊造成29人死亡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血腥攻擊。

         2013-9-29位於巴國西北部的大城白夏瓦市(Peshawar)發生一起爆炸案,造成已知至少33人死亡、逾80人受傷。官員表示,這是上星期以來,第三起發生在白夏瓦、死傷慘重的爆炸事件。

          爆炸發生在白夏瓦市繁忙的吉薩.庫瓦尼市場(Kissa Khwani),這座市場是前往西北部、塔利班和蓋達組織掛鉤的部落民兵盤據地,一個重要聯絡據點。

        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2名嫌疑人是一對兄弟,來自飽受分離主義衝突蹂躪的車臣。

        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凶嫌佐哈.查納耶夫向辦案人員招供,他和哥哥塔默蘭被警方追捕時,原計畫前往紐約地標時報廣場引爆剩餘的炸彈,但因為與警方在街頭追逐並激烈交火,最後未能如願。

         查納耶夫兄弟劫持一輛黑色賓士轎車後,帶著一枚與馬拉松爆炸案相同的壓力鍋炸彈,以及五支管狀炸彈和若干土製手榴彈,準備前往紐約市。

         然而轎車油料不多,他們要求車主開到加油站加油,車主趁隙逃跑並報警。警方立刻展開大規模搜捕行動,不久便與兩嫌在街頭激烈交火。廿六歲的哥哥塔默蘭傷重不治,十九歲的弟弟佐哈後來落網。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兄弟檔佐哈.查納耶夫(Dzhokhar Tsarnaev)和塔默蘭(Tamerlan)轉變為激進分子的原因,且過程與先前的恐怖攻擊案例十分類似。

         伊斯蘭教激進教長奧拉基(Anwar al-Awlaki)是住在葉門的美國公民,為阿拉伯半島蓋達組織(AQAP)一員,後來遭美軍無人機狙殺。奈及利亞「內衣炸彈客」阿布杜穆塔拉布(Umar Farouk Abdulmutallab)轉為激進分子,奧拉基是其中關鍵要角。

         阿布杜穆塔拉布在2009年耶誕節當天,試圖炸毀飛往美國的班機,最終被判無期徒刑。

        俄羅斯突擊掃蕩境內回教激進組織,一舉逮捕了140人,其中包括30多名外籍人士。

這項行動是由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會同警方,在「莫斯科」南部進行掃蕩,這個地區過去經常有來自北高加索地區的可疑激進份子出入,其中也包括車臣穆斯林。

        車臣位在北高加索地區,面積1萬7千多平方公里,不到台灣的一半,信奉伊斯蘭,19世紀末,被東正教的沙俄征服後,一直隸屬俄國,二戰期間,40萬車臣人被史達林扣上支持納粹,流放邊境,90年代,前蘇聯解體,車臣趁機獨立,俄羅斯派兵攻打。

        俄羅斯與車臣叛軍打過2場血腥戰爭。車臣領導階層宣布獨立後,俄國在1994年下半年首度攻打車臣,戰爭造成約5萬人死亡後,俄國1996年撤軍,車臣實質上獨立。

        1999年10月,俄軍再次進入車臣,俄國再取得控制權。這項作戰至2009年正式結束,但好戰分子至今仍在活動,並擴散至鄰近地區,從民族主義逐漸轉向伊斯蘭主義色彩。

        車臣裔戰士一直和塔利班(Taliban)及其他伊斯蘭主義團體合作。巴基斯坦官員宣稱車臣好戰分子涉入2002年、2004年政府軍與蓋達(Al Qaeda)的衝突。

        最近有媒體報導,車臣志願軍在敘利亞參與作戰,反對敘國總統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

       1996年1月16日,親車臣的突擊隊在黑海的特拉布松港(Trabzon)在1艘郵輪上挾持150名人質3天,抗議俄羅斯在車臣作戰。這150名乘客多為俄國人,3天後無傷獲釋。

       2001年3月15日,3名車臣人劫持1架俄國飛機和機上170名來自土耳其的乘客,強迫飛機飛往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地那(Medina)。他們要求俄軍停止1999年10月起在車臣的第2次作戰。最後沙國安全部隊攻堅,擊斃1名劫機犯、1名機組員和1名土耳其乘客喪生。

      

2001年4月23日,13名親車臣的土耳其槍手在伊斯坦堡1間旅館挾持約200人,抗議俄軍進攻車臣。人質危機12小時後和平落幕,綁匪投降並釋放人質,包括7位外國公民在內。綁匪首腦是領導1996年郵輪挾持案的主謀,被判刑12年。

2002年,莫斯科劇院700人被挾持,最後170人死亡。

2004年,北奧塞帝共和國的貝斯蘭小學,1100多名學校師生被挾持3天,近200人死亡。2010年莫斯科地鐵的2起爆炸,也奪走至少38條人命,全跟車臣反叛份子有關,甚至丈夫犧牲後,遺孀繼承遺志,成為「黑寡婦」參與恐怖攻擊。






       

新聞來源:法新社水城19日電譯者:中央社樂羽嘉 中國時報張嘉浩  法新社阿富汗坎達哈電  法新社華盛頓電 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新德里專電   路透巴基斯坦查薩達電  法新社阿富汗巴格蘭空軍基地電  民視新聞 王皓 新頭殼newtalk  陳詠/綜合報導   tvbs記者趙元穎  蘇雅容 綜合報導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u200520/活在未來的廿年中
http://www.wretch.cc/blog/wu200520心靈故鄉 心靈角落 夢想花園 夢想故事
http://tw.myblog.yahoo.com/wu200620/ 喜瑪拉雅山心靈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