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能夠幫助體內排除廢物,維持酸鹼平衡等功能,腎臟病初期並無警訊;腎臟是沉默的器官。
預防勝於治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抽血,檢測腎功能指數,也就是肌酸酐,也可透過尿液檢查蛋白質是否有流失等。
平時從飲食習慣開始改善,在治療腎臟病時,更應攝取足夠的低蛋白、低磷鉀等營養,且適時補充水分,若有症狀出現,像是腳水腫、小便有泡泡等,就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
腎臟的初期病變不容易查覺,等到出現血尿、以及腰痠背痛等症狀、往往已經是末期。而避免罹患癌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戒菸、少吃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
歌手潘安邦,因為腎臟癌引發器官衰竭不幸過世,三年前,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也是因罹患腎臟癌病逝,腎臟癌發生原因,目前仍不清楚,但是醫學上已證實,和抽菸、肥胖、家族遺傳等危險因子,有高度相關。再來就是重金屬尤其是鉛離子,腎臟位於腹腔後面,脂肪組織包圍著,手不容易摸到,而且腎臟癌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但是等到有血尿、腹部出現硬塊,以及腰痠背痛時,往往已經是末期,腫瘤擴散或轉移到其他器官,每年應定期做腎臟超音波檢查,這樣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在未來20年當中,將有5億5,200萬人罹患糖尿病。2011年,每7秒鐘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
我們吃的糖分及澱粉可以經腸的消化變成葡萄糖,葡萄糖進入血中,成為一個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肌肉或其他組織利用葡萄糖,必須有胰島素的存在。胰島素由胰臟所分泌,如有足夠的胰島素分泌,葡萄糖就能用來產生能量或轉變成肝醣,貯存在肝臟,預
備以後當作能量使用。
糖尿病病人,胰臟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是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有了問題,
其結果是葡萄糖堆積在血中,血中過高的葡萄糖一部分從尿中排出,形成尿糖,這樣身體就損失了原本是能量主要來源的營養。
血色素是紅血球中的一種蛋白質,它主要的功能是將氧氣帶到組織並將二氧化碳帶離組織,而葡萄糖可以附在血色素上且不容易脫落,直到紅血球被破壞為止;一般紅血球平均壽命為120天,被葡萄糖附著的血色素稱為「糖化血色素」(HbA1c)。血糖愈高,永久性附在血色素上的糖份就愈多,所以糖化血色素的百分比可以反映出紅血球生存期間內的平均血糖濃度,它可以反映體內最近2-3個月的血糖控制情況。
一般人糖化血色素的正常值約為4-6%,糖尿病人宜控制在7%以下。
目前國人新增洗腎病患中,有43.2%是糖尿病患,為了維持糖尿病人良好的血糖控制,增進健康,延遲或避免合併症的發生,定期檢查糖化血色素並將其控制在「7」以下,應是醫生與病人的共同目標。
在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胰臟不分泌或是只分泌很少的胰島素,以致病人需要每
天注射胰島素來維持生命。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他們的胰臟可以製造及分泌胰島素,但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有了問題,如此一樣會造成血糖的升高,只要靠飲食控制及規則運動就可以控制血糖,當飲食及運動不能達到控制時,需要口服降血糖藥物或胰島素來控制。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症狀可以是迅速發生而且嚴重,症狀包括了頻尿、口渴、
飢餓感覺、視力模糊及疲倦。因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缺乏胰島素,血中的
葡萄糖愈來愈高,腎臟會將血中一部分的葡萄糖排泄出去,這個過程會造成很多
的水份和電解質一起排出,於是形成了頻尿及口渴。
因為身體不能利用葡萄糖當作能量,就轉向分解蛋白質及脂肪來取得能量,因為
身體使用了許多蛋白質及脂肪,於是產生了體重減輕現象。脂肪的代謝會產生一
些酸性物質,若這酸性物質產生太多,就演變成糖尿病酮酸中毒。
糖尿病易引發腎臟病,而腎臟的代謝功能,會隨年齡增加而衰退。
在適當的時候吃適當的食物。增加纖維素及多醣類的攝取,避免單糖類的食物可減少血糖的高低起伏。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確切病因並不是非常清楚,比較確定的是體內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對抗自己身體的組織。身體免疫系統製造了某些物質對抗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貝他細胞,這些細胞破壞後,就無法分泌胰島素了。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若走太久沒有進食,或從事很激烈的運動,或打過量的
胰島素,都可能產生低血糖。其症狀則包括了手抖、緊張、出冷汗、飢餓感、頭痛、噁心、嗜睡及類似喝醉的感覺,如果嚴重低血糖不治療也可能產生昏迷及死亡。當低血糖症狀發生時,立即食用含高糖的點心或飲料(如柳澄汁)可很快改善症狀。
腎臟能夠幫助體內排除廢物,維持酸鹼平衡等功能,腎臟病初期並無警訊;腎臟是沉默的器官。
預防勝於治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抽血,檢測腎功能指數,也就是肌酸酐,也可透過尿液檢查蛋白質是否有流失等。
平時從飲食習慣開始改善,在治療腎臟病時,更應攝取足夠的低蛋白、低磷鉀等營養,且適時補充水分,若有症狀出現,像是腳水腫、小便有泡泡等,就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如:眼睛視網膜病變及末梢神經病變等,早期症狀都不明顯,不少患者均未警覺其嚴重性,等到發現視力模糊及對溫度、疼痛、震動感覺消失時,往往對疾病控制的成效已經很差了,嚴重時會出現腦中風、心衰竭、微小血管病變、失明及糖尿病有關的死亡等。
引發水腫的原因很多,包括心臟性、腎臟性、肝臟性、貧血、營養不良、賀爾蒙失調、維他命B群缺乏和血中蛋白偏低等因素,此外,女性經期前後也會容易發生水腫。
水腫與氣候、情緒、飲食、壓力和疲勞都有關係。許多人外食居多,吃得比較鹹,加上熬夜睡眠不足,影響身體代謝,這些都可能會引起水腫。
水腫要減少鹽分攝取,鹽裡面的鈉含量高,會讓體內的水分停留,因此包括鹹菜、泡麵、醬油、豆腐乳等都要少吃;含有小蘇打的食品或藥品都要控制。多吃含鉀高的食物,像是海帶、毛豆、綠豆、赤小豆、菇類、蘋果、西瓜、冬瓜、薏仁。
喜歡補身體,透過許多中草藥來保護腎臟,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相信許多偏方的療效,有可能反造成腎臟負擔,得不償失;其實可從平時飲食習慣的改變著手。
國內一年約有500人罹患腎臟癌,40歲後發生機率逐年增加,最常發生在50至60歲間,男女比率約2.5比1。
腎臟癌是由腎臟內的腎小管上皮細胞長出來的癌瘤,通常會形成一個圓形或橢圓形腫塊,若腫瘤小於7公分,可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大於7公分則為晚期腎臟癌,癌細胞會轉移至淋巴結、肺部、肝臟、骨骼等部位。
「早期腎臟癌約有2分之1的病例,是接受超音波檢查偶然發現!」40歲以後,每年至少作一次全身健康檢查,「務必要包括腎臟超音波檢查」。
「預防勝於治療!」腎臟癌細胞初期發展緩慢,早期幾乎沒有症狀,腎臟因位於後腹腔,腫瘤生長時不易發覺,約有3分之1患者發現腎臟癌時,癌細胞已轉移到其他器官。
腎臟癌唯一能根治的機會就是早期診斷、早期切除,腎臟摘除手術後的5年存活率可達80%,若到晚期只能以化學治療、免疫療法,5年存活率只有10至40%間。
「勿吸菸、亂服成藥!」經常亂服成藥者也會造成腎臟負擔。
人體吃下大量的食物所產生的廢物尿酸等,都須由腎臟代謝,尤其食物添加過量的鹽分、味精等,另外包括湯麵的湯頭,造成腎臟的負擔;控制飲食是保腎的關鍵。
市面上因應健康趨勢而生的減鈉鹽產品愈來愈多。「減鈉」的意義其實是以一定比例的「鉀」取代食鹽中的「鈉」,使同樣鹹味的飲食下,鈉的攝取量相對減少,但同時也攝入了鉀。
一般來說腎臟病人,尤其是排尿功能出現障礙的患者,因為鉀不能有效排出體外,堆積在體內會造成高血鉀,容易造成心律不整,心衰竭等危險。
為避免消費者,特別是腎病患者不慎選用了不適合自己的食品,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正式公告規範市售包裝減鈉鹽應標示事項,製造的市售包裝食鹽其氯化鈉含量低於65%者,應以「鉀鈉鹽」或「減鈉鹽」為產品品名,且標示中應註明「減鈉」字樣及鉀離子含量,並應顯著標示「腎病變者應諮詢醫師或營養師是否適宜使用」警語。
低鈉鹽對大部分的人而言的確是健康的,但是對腎病患者而言,卻可能造成危險,購買相關食品時應詳閱標示及警語。
晚期腎臟癌治療會先透過手術,盡量將原發與轉移處的腫瘤切除,剩下的病灶再以標靶藥物進行全身性治療。標靶藥物可以精準地針對要抑制的腫瘤機轉進行攻擊,因此副作用較小,且在晚期腎臟癌治療效果上也較好。
目前晚期腎臟癌之治療有兩種不同機轉的標靶藥物,第一線通常會使用針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R)進行抑制的藥物,而目前唯一第二線的藥物則是口服mTOR抑制劑,可以同時抑制癌細胞的存活、生長、複製及代謝。兩種不同機轉的藥物,透過不同的方式抑制癌細胞生長,也可以解決抗藥性產生的問題。
晚期腎臟癌標靶治療其實是一種圍城策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就如同是斷水電、斷糧,讓腫瘤孤立無援,而達到縮小腫瘤的效果;但隨著用藥時間的增加,腫瘤可能透過其他方式繼續生長,或是因為城太大了,仍有遺漏而可獲補給之處,導致腫瘤變大,此時即謂對藥物產生抗藥性。在這個時候轉換第二線標靶藥物就如同是利用不同方式來圍城,讓癌細胞無法及時反應而再次控制病情,透過這樣的置換讓腫瘤延緩惡化,成功使整體存活期增長。
目前晚期腎臟癌治療不斷進步,患者應以樂觀、積極的心態抗癌,家屬的支持很重要,透過患者本身、家人與醫師等的團隊合作下,才能讓治療事半功倍。
慢性腎臟病患者大多需要限制蛋白質攝取量。
蛋白質是身體很重要的營養成份,身體為避免浪費這些寶貴資源,會利用腎臟過濾、回收蛋白質,如果腎臟功能健全,理論上尿液不該出現蛋白質,當腎臟功能受到損害,無法順利過濾、回收蛋白質,就會產生蛋白尿。
水腫也是腎臟病常見症狀,患者常有眼皮浮腫、下肢體水腫等問題。當按壓下腿皮膚時,水腫患者小腿皮膚就會出現凹痕,皮膚無法迅速恢復原狀;若發現臉上小皺紋忽然都不見了,眼部周圍小細紋因皮膚浮腫而消失,就要留意腎臟健康。
一般人一天最好飲用一千五百到兩千c.c白開水,才能應付身體所需。如果不得以非得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等含腎毒性藥物,或懷疑自己吃到含毒澱粉食物,更要多喝水,幫助排除毒素。
腎臟含有約百萬顆腎絲球,血管非常豐富,全身約四分之一血流流經腎臟,一旦水份攝取不夠血液供給就會不足,此時身體會優先將血液集中到心臟等重要器官,腎臟中的小血管就會收縮、缺血,長時間下來,腎臟就很容易壞掉,當腎臟受損,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幫助恢復腎臟功能,只能盡量保留殘餘作用。
如果一個人無論喝水多少,小便都是清澈,要小心腎臟功能可能早已破壞殆盡。當腎臟功能遭到摧毀,失去作用,就無法過濾毒素、排除體內廢棄物,在這種情況下,不管喝水多寡,尿液顏色都會很清澈。
腎臟病患者也可能因貧血出現眼瞼、嘴唇蒼白、臉色蠟黃等症狀,或怎麼睡也睡不飽、感覺很疲累。
要避免腎臟出問題,就得遵循不用偏方草藥或來源不明藥丸、不用非醫師處方止痛藥、消炎藥、不憋尿並適度喝水、沒有鮪魚肚」。最好每三個月檢查血壓變化、進行尿液篩檢,並抽血檢驗一下腎功能,盡早發現病灶,才能及早治療,延緩腎疾惡化。
h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u200520/活在未來的廿年中
http://www.wretch.cc/blog/wu200520心靈故鄉 心靈角落 夢想花園 夢想故事
http://tw.myblog.yahoo.com/wu200620/ 喜瑪拉雅山心靈故鄉
上一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吳養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