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9 12:21:07yaung

造價台幣580億的人工島嶼似小說情節~吳養春



             ~~冰河消退>地球暖化>火山爆發>超級暴風雪>「密西西比河」氾濫>龍捲風>旱災>熱浪>土石流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霍金指出,在他的宇宙觀當中,天堂並不存在,天堂只是說給恐懼黑暗者聽的童話故事。

         冰島格里姆火山(Grimsvotn)爆發的火山灰雲彌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上空。去年火山灰問題造成歐洲飛航停擺近一星期,上百萬旅客滯留機場。

        全球暖化危機越來越嚴重,北極圈每天的融冰量高達十一萬九千一百四十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個台灣的大小。

        北極圈每年秋天海面再結冰的面積正持續減小,而今年春天冰層開始融化的時間比平常提早了兩星期至兩個月。

        海平面將在1世紀內,上升高達1公尺,這使「百年一見」的沿海洪災更為頻繁。地球表面急遽暖化─最近十年更達到最高溫

        人類工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是溫度增高、海洋暖化和海平面上升的罪魁禍首。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指出,過去15年來喜馬拉亞地區2190處的冰河衛星照觀察,冰河消退了75%。

        喜馬拉雅山的部分冰湖面積逐漸擴大,尼泊爾地區冰湖面積平均成長33%。

       過去一百年來位於尼泊爾、巴基斯坦不丹與中國附近的冰湖,發生溢滿記錄的至少有35處,而當地上一次最大的地震,則是發生在1934年。

      《氣候變遷通訊》(Climatic Change Letters)期刊發表的新研究指出,到了二○五○年,熱帶與北半球部分地區即便是號稱最涼爽的夏季,也會比廿世紀中期最熱的夏季更高溫非洲、亞洲及南美洲的熱帶地區,甚至數十年內就會「固定出現空前炎熱夏季」。

        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氣候變遷,會導致熱浪更加頻繁。極端高溫的現象已開始顯現。

        氣溫劇增引發像二○○九年和二○一○年澳洲俄羅斯的野火頻繁,也會奪走眾多生命,比如二○○三年熱浪襲歐造成約四萬人喪生。極端高溫毀壞熱帶主要糧食作物,使數億貧民處境更糟,並加快某些物種滅絕的速度。

        長江中下游有94.5%的地區遭受乾旱,是1951年以來範圍最廣的一年。 乾旱具有時間長、範圍廣、程度重幾個特點。洞庭湖水位偏低,湖南澧縣107座小水庫大部分接近死水位,湖北上千個大小水庫接近死水位,江蘇主要湖泊面積減小,其中石臼湖已接近乾涸。

        9月以來,中國中部的陝西、四川及河南3省連續出現大量降雨,洪水使3個省份超過12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密集降雨使災情更為惡化,目前為止共造成57人死亡,29人失蹤。約13萬間房屋倒塌,30萬間房屋受損,超過65萬公頃農田受災。

        陝西一向是較乾旱的省份,最近的水患為陝西省50年來遭遇最嚴重的洪水。省會西安城外發生土石流,造成17個工人死亡。

       連日暴雨也使長江水位上升,江水以每秒4萬5千立方公尺的速度流入三峽大壩水庫,水庫水位已超出警戒水位16公分。

        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6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超過1千萬人正受旱災所苦,這些國家包括吉布地(Djibouti),衣索比亞(Ethiopia),肯亞(Kenya),索馬利亞(Somalia)和烏干達(Uganda)。

        一股熱浪席捲美國中西部、中部平原及東南部。23州的氣溫高達攝氏41度以上,中部「密蘇里」「奧克拉荷馬」「田納西」及「印第安那州」有些地方更因高溫及溼度影響,氣溫上衝到攝氏43到46度。

        「堪薩斯州」的「威契塔」週日氣溫接近攝氏44度,當地自1888年以來,只出現過十次這樣的高溫。

        之前遭龍捲風夷平的「密蘇里」城鎮「喬普林」氣溫達攝氏41度,創下自1980年以後的最高溫紀錄。「密蘇里」春田市氣溫達攝氏39度也創紀錄。

        強烈熱帶氣旋「亞西」(Yasi)鼓動的狂風,最高速度達到每小時290公里。 亞西是該地區1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風暴,於午夜前後登陸澳洲。熱帶氣旋亞西,從衛星雲圖上看,亞西不但結構紮實,直徑甚至超過2000公里,

個「危險的氣旋」。 

          但是往南走卻是完全不同的景象,雪梨海灣一派悠閒,沙灘上擠滿了遊客。雪梨民眾:「燒焦了,人都快被烤焦了。」

         雪梨受到一波熱浪侵襲,一度出現40度高溫,民眾熱到受不了,乾脆拿礦泉水來?涼,高溫乾燥的天氣,讓維多利亞省爆發森林大火。

         眼看火勢就要燒到自家農場來,民眾帶著家畜準備撤離,沿路看到的景象,更是怵目驚心,一路都是橘紅色的火舌在叢林裡四處竄燒。

          一個超級暴風雪正從美國西南的新墨西哥州往東北方緬因州延伸,全美約30州籠罩在這場可能是40年來最嚴重的暴風雪下,至少造成逾10萬戶停電,逾1萬架次航班停飛。

          美國航太總署(NASA)表示,這個暴風雪範圍達3200公里,涵蓋2/3個美國,是1950年代以來最強的暴風雪之一。

          美國這波超級暴風雪可說是「北極震盪」的餘波盪漾,受阿拉斯加附近的高壓極場作用,致東邊冷空氣南下,路徑從北極沿加拿大西北部往西南方向南下,經落磯山脈東側南下再往東,約一周結束。至於澳州的超級氣旋,仍屬反聖嬰現象的影響。

            從加拿大南下的超強冷氣團,遇到密西西比山谷上空吸滿墨西哥灣水氣的風暴,形成籠罩美國三分之一地區的超級暴風雪,從德州到緬因州約3200公里的廣大地區都是冰天雪地。

        暴風雪帶來奇特的天氣現象,有雷雪、閃電甚至龍捲風。

          日本各地持續降著大雪,冰雪災害逐漸浮現,其中鳥取縣是重災地區,有189艘漁船被冰雪壓沉。

         強烈寒流襲擊新疆,阿勒泰地區出現入冬以來最低溫,溫度低到攝氏零下49度。 其中富蘊縣的吐爾洪鄉達到零下49度,吉木乃和哈巴河的氣溫突破1969年以來同期最低值,為近42年來最低。

        智利火山大噴發,從智利到鄰近的阿根廷,甚至更遠的巴西和烏拉圭,都因為火山灰隨風飄送,累計有好幾百個航班被迫取消。

        泥流滾滾,熱氣瀰漫,智利火山大噴發,火山灰從天而降,落在河裡,變成泥巴漿,溫度高達攝氏45度,魚兒吃不消,只有暴斃。火山灰隨風飄,南美洲大半地區灰頭土臉,車子上滿是塵土。飛機飛不了,班機告示板上禁是取消字樣,機場裡一大堆受困旅客。

        火山灰散布整個南半球,蔓延到澳洲與紐西蘭,並嚴重影響南美洲航班,包括烏拉圭首都蒙狄維歐(Montevideo)、智利首都聖地牙哥(Santiago)以及巴西南部的各大樞紐。

       南美洲有火山作怪,到了美國,林火燒得猛烈,在亞歷桑納州足足燒了12天。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大規模野火已摧毀27間民宅,並造成3人受傷,在野火蔓延路線上的兩座城鎮,已有約6000人奉命疏散。野火燒不盡,狂風吹又生,在時速近50公里的狂風助長下,火勢如虎添翼,越燒越旺,紅色火舌不斷竄升,現場濃煙密佈。

        直升機從空中灑下防燃劑,森林大火持續延燒。因為天乾物燥而更加不可收拾。

         異常熱浪在夏季初侵襲美國東岸,美國首府華盛頓,6月9日創下137年來的最高溫紀錄,達攝氏38.9度,華府鬧區路邊的溫度計,更出現華氏108度的高溫,相當於攝氏42.2度。       

        日本九州的新燃岳火山,出現第七次火山噴發,沒想到下午馬上又出現第八次爆發。活動頻繁。

          照理說,火山噴發後,內部的熔漿量應該會減少,但透過測量儀發現,活動頻繁的新燃岳火山,這幾天的熔漿量卻沒有太大變化。專家藤井敏間:「(推測可能是)原本噴出的量,還有新生成的熔漿在補充,在更深的地方,還有新生成的熔漿,所以有可能,還會發生大規模噴發。」

          關東以西地區,成了熱死人的豔陽天,到處都是攝氏30度以上的高溫。 埼玉熊谷一路飆到攝氏39.7度,創下日本20年來6月氣溫的新高紀錄。在日本東北地區,豪雨則是下個不停,已經釀成災害,洪流不但沖毀河川堤防,山區也發生土石流,上千名遊客受困。

         猛烈的暴雨來得又快又急,直接沖毀河川堤防,農田、道路全被洶湧的河水吞沒,24小時累積的雨量,打破秋田有史以來的新紀錄。受困災民:「從冰箱開始,電視機這些全都漂起來,完全沒有立足之地。」

          雖然已經事先警告3400戶居民避難,但大水來得太快,山區地帶更發生小型土石流。秋田新幹線被迫全日停駛,避暑勝地長野上高地的聯外道路,更是遭到大量崩塌的土石樹木掩埋,1200名遊客受困超過一天,依舊動彈不得。

         山梨縣甲州的最高溫來到38.5度,高居全日本之冠,東京都心也突破35度大關,日本簡直就像個大火爐。

         炎炎夏日各地高溫難耐,不過在四川康定的折多山上,居然下起7月飛雪,瞬間降雪打亂交通,國道上的車輛全塞在一塊。下了一天雪,地上至少積了30厘米的厚度,許多大貨車和小轎車,在國道上動彈不得。

         超級熱浪席捲美國中西部,氣溫逼近40度,甚至達到45度,熱到連汽車內都可以把雞蛋煮熟;中央公園下午測得攝氏40度高溫,是1977年7月21日以來最熱的1天,用電量也創下5年新高。距離紐約史上最高溫也只有華氏2度的微小差距。

       這1波熱浪濕度偏高,加上都市效應,體感溫度達到華氏115度(約攝氏46度),沒有冷氣與空調設施,甚至出風口都甚少的地鐵站內更可能飆到122度(約攝氏50度)。

      新澤西州紐瓦克(Newark)更測到華氏108度(約攝氏42度)高溫,打破2001年8月9日紀錄。

       紐約「甘迺迪機場」與「華府」及「巴爾的摩」也都在攝氏37、38度之間,紐澤西的「大西洋城」升高到攝氏40度。

      美國德州山林火災還在燒,祝融已經吞噬1554棟房子,現在有17個人無法聯繫上。

      這場山林火災上個禮拜在暴風助長下迅速蔓延,乾渴了許久的大地,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將近兩百個火場中,最嚴重的一處已經有一萬三千七百多公頃土地化為灰燼。火燒得實在太快,居民匆匆撤離,許多人連換洗的衣物都來不及帶。

          亞洲地區則是豪雨不斷,南韓連下20天的大雨土石流災情已經奪走14條人命,大陸華南地區也因為暴雨淹大水。

         奧克拉荷馬州晚上溫度達到攝氏39度,竟然把水管熱到爆開!平常夏天也很涼爽的匈牙利,出現30度以上的高溫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熱到攝氏40度。

         豪雨連續下了兩週,再加上春雪融化,密西西比河河道比正常寬六倍,淹沒沿岸數百公里低窪地區的房屋、道路與農田。密西西比河的高水位洪峰將在十到十四天內抵達下游的紐奧良市,美國陸軍工兵團啟用紐奧良北部的洩洪道,以期緩和不斷上漲的密西西比河水。

        密西西比河曼斐斯段的河寬已達四.八公里,而正常時約○.八公里。晚間,該段河水高度達十四.五公尺,若達十四.八公尺,將超越一九三七年以來,密西西比河曼斐斯段最高紀錄。當年這場洪水奪走五百條人命、兩千萬英畝土地遭淹沒。

         這一波春季暴風雨系統從「德州」一路延申到美東,除了龍捲風外,還有暴雨。美國今年的龍捲風災情,已經寫下最近58年來的新紀錄。超過500人死亡,是過去10年平均值的10倍左右。

        最高每小時318公里的狂暴風勢,短短不到3分鐘,人口5萬人的小城查普林,大概10公里長1公里寬的災區,變成超大型的垃圾掩埋場。

        房屋碎裂、樹木斷折、車輛報銷,僥倖生還的民眾,一時之間情緒也無法平復,而當地最大的醫院,走近一看,面目全非,停在屋頂上的醫療直升機,被吹翻在地,當場成了廢鐵。 這是1953年以來,美國最致命的單一龍捲風。

          美國阿拉巴馬州,一位民眾養的狗被龍捲風捲走,主人原本已經不抱希望,想不到20天後,主人回家收拾家園,卻發現狗狗在家門口等著,原來,在這次風災中摔斷兩條腿的牠,竟是一路爬回來的。一輛9人座小巴士都被高高舉起、重重放下,砸在屋頂上。  

        這波龍捲風,從奧克拉荷馬州開始,一個巨大旋風吹垮了人口350人的小鎮圖什卡(Tushka)。龍捲風數目高達上百個。 

        

         捲風每年約在美國造成七十人喪生。奧克拉荷馬州在二○○七年五月,曾在一晚上遭逾七十五個龍捲風襲擊。

         新店區在一陣驚雷暴雨之後,颳起了龍捲風,所有地上雜物都更著旋轉翻飛。 一瞬之間,龍捲風的氣旋宛如一縷黑煙,又像是一條黑蛇,在空中掙扎扭曲。

         每年夏天,大陸不少城市便會陷入「逢雨必澇、逢暴雨必癱」的宿命中。一場大雨就讓一座城市癱瘓。

        南韓下起暴雨,短短24小時內,首爾就累積破紀錄的400公釐雨量,漢江江水暴漲7公尺,部份地區潰堤,地鐵站嚴重積水。首爾東部的春川山區,發生土石流,五棟渡假別墅被土石掩埋,住在裡面、來春川從事志工服務的大學生,10餘人被活活壓死。

       創記錄的降雨量造成59人死亡、10人失蹤,16人死於首爾南部發生的土石流;13人死於首爾以東100公里的春川(Chuncheon)地區發生的山崩;首爾北部的京畿道坡州(Paju)的山崩也奪走3條人命。

        部分小山坡被重新開發成公園、健行步道,如此一來雨水便不易吸收,而天然水道也被重新開闢成人工湖。不計後果的開發導致災情更慘重。

        日本的新潟和福島兩地,豪雨不斷,累積雨量達六七百公釐,釀成嚴重洪災。新潟三條市的河川暴漲,滾滾洪流已經快淹沒橋面,新潟福島七年前也發生過大洪災。

       新潟縣五條河川潰堤,災害近一步擴大,當局已經對四十萬居民發出撤離警告,有人乖乖來到避難所,有人決定先躲到自家二樓觀察,中國北京,四川,山西等地近日同樣普降大雨,氣象專家表示,由於副熱帶高壓正處於亞洲北部,冷暖空氣在這一帶不斷地形成,才會導致降雨頻繁。

        喜馬拉雅山的部分冰湖面積逐漸擴大, 過去一百年來尼泊爾、巴基斯坦不丹與中國附近的冰湖,發生溢滿記錄的至少有35處,而當地上一次最大的地震,則是發生在1934年。

         去年北極夏季最低海冰量再創新低,北極融冰促使能源公司競相探勘這塊據信原油蘊藏量高達一千六百億桶的「新疆界。

         英國劍橋大學海洋物理學教授瓦德漢指出,北極海冰下方發生漏油,不僅處理難度遠超過開放水域,也會被表層海冰吸收,可能帶到遠達一千六百多公里外,這表示這波北極採油熱潮有可能是史上風險最高的石油探勘。

       在極地洩漏的原油會被封在浮冰下,無法立即清除或燃燒掉,也不知道它的確實位置,然後又會被封在新形成的浮冰中,就像三明治,這些原油被浮冰帶著在北極到處漂,直到春天融冰釋出,這時可能已漂到離漏油點數百甚至上千公里處,「可能北極一大片區域都被污染了」,而且由於融冰阻止石油風化,屆時釋出的原油毒性甚強,對環境造成「恐怖」災難。

        北極圈以北區域原油蘊藏量據信高達一千六百億桶,佔全球未探勘油源的逾四分之一,足以供應全球石油需求超過五年。

        古根漢學術獎得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理學教授兼副主任羅倫思.史密斯指出,融冰中的北極,將決定人類文明的未來;北緯45度以北,NORC環北極海8國,2050年將成為人類遷徙移居的樂土,資源戰爭將更加對峙。美國、加拿大、冰島、格陵蘭、挪威瑞典芬蘭與俄國等環北極海8國,成為新的農耕地帶,加上水資源與森林植被,更適合生物居住,吸引移民湧入;全球化貿易版圖重新改寫。

       氣候變遷海平面升高,海水可能淹沒南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吉國政府考慮舉國遷至類似大型鑽油平台的人工島嶼。

       吉國總統湯安諾在紐西蘭奧克蘭舉行的太平洋島國論壇上表示,考慮舉國遷至人工島嶼,呼籲全球減量排放二氧化碳。吉國的情況不再是適應環境變遷,而是力求生存。

       吉國最高處也只比海平面高2公尺,部分濱海村民已被迫往內陸遷徙躲避入侵的海水,水源鹽化使作物無法生長,暴風雨和洪水造成的侵蝕日益嚴重。

        湯安諾總統認為,造價20億美元(約台幣580億)的人工島嶼雖似小說情節,卻應該可行;他也考慮建造10億美元(約台幣290億)的防波堤,但貧窮的吉國資金完全仰賴富國援助。

       吉國人口約十萬人,散布33個珊瑚礁島,為台灣友邦。也面臨滅頂命運的還有太平洋島國吐瓦魯馬紹爾群島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

        吐瓦魯等島嶼國家疾呼聯合國立即行動,否則它們的國家終有一天會沒入水中。

        吐瓦魯的領土是由九個珊瑚礁島所組成,是太平洋島國中,受氣候變遷威脅最大的國家,它的人口只有一萬兩千,它們擔心氣候暖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吞沒它們的土地,十多年前,它們就已經向澳洲以及紐西蘭提出請求,萬一吐瓦魯無法再居住,希望紐澳可以收留它們的人民。

         印度洋國家(模里西斯)處境也差不多,儘管和半個世紀前相比,模里西斯年降雨量減少了百分之八,但是氣候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水災更頻繁,結果將是毀滅性的。

       1880年以來的地球溫度不斷創新高,今年6月的陸地溫度,創下史上6月最熱紀錄,而且30年內氣溫還會再往上飆。

       北極海的冰覆蓋面積,只剩1090萬平方公里,是1979年來最少的一次。

新聞來源 法新社首爾29日電  民視新聞 孫琬婷綜合報導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紐約專電 旺報記者李蜚鴻  中國時報實習編譯陳迪鴻、林慧娟/譯者:中央社楊樹根  法新社布宜諾斯艾利斯電 民視新聞黃文玲 中國時報陳文和 法新社雷克雅維克電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  民視新聞李漢威  自由時報 編譯魏國金   tvbs黃羿文 蘋果日報 歐陽梅芬、陳如嬌╱tvbs 蘇雅容     中廣新聞網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u200520/活在未來的廿年中
http://www.wretch.cc/blog/wu200520心靈故鄉 心靈角落 夢想花園 夢想故事
http://tw.myblog.yahoo.com/wu200620/ 喜瑪拉雅山心靈故鄉
wu200620@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