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4 01:47:05吳綉真

兩個Jamboree──論第十次全國大露營與第二十二次世界大露營之不同

 

一、  前言:

  其實這樣的題目與這樣的比較還是有點不公平的,因為台灣在先天的環境上就比國外不足許多,而除了營地面積不夠外,我們的服務員人數也沒有國外多,而因此不能做很多更細膩的事情,但筆者剛好在二0一一年的暑假先後參加了這兩個大露營,也就是兩個Jamboee,其中的感受非常深刻,所以這邊寫下參加完這兩個活動後的感想與比較,以希望之後國內辦大露營時可以更加躍進。

二、  營地形狀

    全國大露營的地點在澄清湖,那是一個風景區,也同時是一個規劃好的露營地。不過因為澄清湖的湖泊就在正中央,所以把營地割裂得較破碎。營地的搭建幾乎是環湖而立,主集合場距離各營地太遠,交通又不便、危險,所以降低了夥伴交流的機會。世界大露營的地點在Rankby,是一個正方形的大營地,就像成功大學所有在後火車站的校區加起來那樣的完整。營地內較少天然障礙,除了樹林與石頭外,幾乎沒有甚麼阻礙,雖然營地也不提供接駁車,不過不阻礙夥伴步行的交流。主集合場與營地遊樂設施距離各分營都便利,不會讓夥伴裹足不前。

三、  營期規劃

  大致上,全國大露營時間是七天,扣除首尾二天外,真正的活動是五天,開閉幕分別在第二天、第六天晚上;世界大露營也一樣,時間是十二天,扣除首尾二天,真正的活動是十天,開閉幕分別在第二天、第十一天晚上。不過全國的每天活動時間是八小時,也就是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中午休息吃飯一小時,世界的則是每天活動四小時,早上十點到下午二點,中午也休息吃飯一小時。所以相對於全國,世界大露營的參與者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可以和不同夥伴交流,包括交朋友、交換布章、玩遊戲,且世界大露營也有規劃很多的營地設施,讓參加者有很多選擇可以玩。

 

四、  工作人員配置

  全國大露營的工作人員主要是活動的關主,還有調配車輛、儀典舉辦、伙食、醫護、各分營營本部等等的,比較制式化,且工作人員主要是在自己的工作地點上待命,比較像傳統的台灣舉辦大露營的方式。世界大露營的工作人員除了上述的這些職責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會進行營地巡邏,確保營地安全,或是在夜晚十點後確保所有參加者都就寢了,而甚至工作人員中還有一個功能是心靈輔導,讓在營地生活中遇到心理困難的都可以找他們聊聊。而筆者覺得整個營地軟體設備做得最好的,就是資訊站了,夥伴只要有問題,去資訊站詢問,幾乎都可以得到滿意的答案。

五、  活動手冊

  全國大露營的活動手冊無法掌控所有模組活動的資訊,幾乎在哪裡上車、在哪裡集合等,都還要透過分營會報開會才能獲知,而各個模組還有自行印製資訊手冊或通知單,因此讓人有點無所適從、凌亂的感覺。世界大露營的活動手冊分手冊、地圖、筆記本三樣,手冊上記載模組活動的日期、上車地點、進行方式,詳細完整,而如果有相關問題,可以在每天早上十點分營會報時提出,幾乎都會得到回覆,負責模組的工作人員也會到各分營去宣導相關資訊。

 

六、  分營會報

  筆者沒有去參加過世界大露營的分營會報,不過倒是參加很多場全國大露營的分營會報。世界大露營是早上十點開,全國大露營是下午一點開,有時會臨時加開。筆者參加過後的感覺,覺得全國大露營的分營會報太冗長,很多資訊其實可以事先公佈,而安全注意事項應是會報的重點,卻放在最後才討論,導致會報時間拖太長,讓人不耐,然後國人的通病,就是會議期間不提出,會議後才追問,也使得會議過程討論不出重點,會外會又拖住時間了,更顯得會議的事倍功半。再來是全國地分營營本部工作人員比較有老大心態,對分團服務員與參加人員比較採取上對下的態勢,也導致夥伴對工作人員裹足不前。

七、  營地設施

  全國大露營的營地比起世界大露營相對較小,但是參加人數也比較少。而全國大露營的活動主要是營地闖關與營外參觀,這就佔了相當長的時間,而每天晚上也都有活動,所以參加人員的自由時間相對就較少,若有營地設施,或交換布章的市集,也較無暇去參與,只有有去第一分營的行程時,才有機會去參觀博物館,而各分營也缺少觀摩時間。世界大露營的營地設施相當多,有各分營的營中心、各鎮鎮中心、全營中心(全營中心的瞭望台是可以上去參觀的)、營外遊樂設施等,還有各國代表團的食物屋、博物館、童軍活動攤位、布章市集、贊助商遊樂攤位等,可以說琳瑯滿目,玩十五天也玩不玩。再加上各國代表團的營區都爭奇鬥艷、夥伴們交換布章、制服、領巾等風氣很盛,所以時常都有驚喜。

八、  營地衛生設施

  要辦一個露營不容易,更何況要辦一個大露營,而且還是全國性的、世界性的。因為露營就會遇到浴廁的問題,這也是長期以來困擾國內露營好手的一個癥結。全國大露營位於澄清湖,是自然生態保護區,其實本來就不宜人數眾多的露營,因為汙水處理是一個大問題。這在世界大露營也有相同的困擾,全國、世界的沐浴汙水都直接流到草地上,不只地面泥濘,也有汙染環境的危機,世界大露營甚至餿水、洗碗水都直接挖餿水坑填起來,這更加重了污染的程度。不過世界大露營的廁所卻是貨車式的流動廁所,汙水直接收集起來,且每一個都是抽水坐式馬桶,這就比全國大露營的流動廁所好得多。

 

九、  營地排水

  全國與世界都遇到下雨,且幾乎都是下整個營期,且世界還遇到低氣溫,因為在北歐,日夜溫差大!不過世界的營地排水比較好,因為是草地,所以整個營期下來沒有泥濘的感覺,再加上氣候偏乾燥,不用每天洗澡也不會全身黏膩、衣服只要不下雨就很容易乾。而全國的營地排水系統就需要再加強,以筆者所處的第八分營第一團地方,下雨時幾乎都積水,因此複式帳根本就水直接灌進去,而又夾帶強風,所以在小隊區裡面常會淋到雨,生活不是很舒適。這點我是覺得是澄清湖的營地需要再改進的地方。

十、  紀念品

  紀念品是大露營中最讓人嚮往的部分,世界與全國都有紀念品販售部,也都有製作紀念品。世界大露營的紀念品部販售的物品相當多元豐富,有T-恤、外套、杯子、領繩、明信片、帽子、隨身碟、購物袋、海灘褲、烹飪手冊……等,但是沒有販賣布章,且除了大會紀念品外,也販賣相當多的露營用品,如帳棚、睡袋、睡墊、瑞士刀,還有北歐各國的紀念品,如維京人公仔、樹靈公仔等,可以說是一間紀念品兼露營用品供應中心,各代表團如果有露營器材攜帶不夠的,也可去那邊採購,但價格不便宜就是了。全國大露營的紀念品販售部是兩個攤位,販售的物品主要是布章、金屬徽章、鑰匙圈、領圈、T-恤等童軍用品,也同樣是造成搶購風潮,但筆者感覺到的是,全國大露營比較沒有形成布章交換的風氣,因為來參加露營的全國各團,沒有製作自己的分團布章的習慣,所以沒有像世界大露營那樣的形成各團互相交換布章、T-恤、背包、領巾的風氣。這一點,或許跟紀念品販售的內容也有關係。

 

十一、 硬體設備

  雖然都在全國與世界待了完整的營期,但筆者還是沒有走遍兩個大露營的所有營區,所以對於營區所規畫的硬體設備,基本上看的還是不完全,因此也不能作完整的評判,但還是就所見所聞寫下作個比較參考。

(一)小隊與團器材

  全國大露營沒有分發小隊與團器材,伙食是採用大會統一分配的熟食,參加者要自備碗筷,而桌椅、帳篷、炊事帳、營建材料、繩子也都是自備,等於說大會就給我們一塊空地,讓我們自己規畫,這樣有個好處,是各團可以搭建出屬於自己特色的營區,可是缺點是大會提供的資源不多,所以有缺的話就各團自己想辦法,也因此遇到下雨時,有些服務員就只好開車出去外面找資源了。

  世界大露營中,有給小隊器材與團器材,雖然之後要回收,但基本上還是頗方便的,各團不用自己準備額外的器材,只要帶帳篷就好,算是蠻便利。世界大露營所供應的團器材是大炊事帳一頂,足可容納四個小隊四十人,還有鋸子、斧頭、麻繩、杉木(一人一枝),小隊器材是二長椅一長桌,一個瓦斯爐、一個炊具箱、一個瓦斯瓶、兩個水箱、一個水桶,且器材壞了還有維修站可以維修或替換,相當方便。

(二)營地服務

  世界大露營的營地服務算是蠻方便的,有生食販賣部、烘衣部、網路部、免費充電部、付費充電部、紀念品供應部、銀行、冰淇淋屋、郵局、醫護站、資訊站……等,而唯一的缺點是人太多,排隊排很長,且營地不流通現金,是用大會的ID卡儲值金錢使用,且儲值的地點只有銀行一處,導致要等得非常久才儲值成功,因此也降低了筆者許多購買的意願,但基本上使用儲值的方式筆者是覺得蠻安全的,至少在營期期間,筆者沒有聽到金錢丟失的事件的。

  全國大露營的營地服務筆者沒有完全了解,但有騎腳踏車經過醫護站,且有常光顧供應站,其實筆者覺得全國大露營因為營地太分散,所以使得很多的營地服務的功能沒有彰顯出來,導致遇到問題時,各團往往自己出營地大門找資源,花去了金錢也使得車輛大量進入營區,而造成阻塞,這都是大家不樂見的情況,也希望以後有全國性的活動這方面可以改善。

十二、 綜合心得

  比較全國與世界兩個大露營,雖然批評國內的很多、讚揚國外的不少,但基本上兩個露營都有優缺點的,所以其實這樣的比較並沒有非常公平,因此本文只是提出作為一個借鑑與參考而已,因為要辦理好一個大露營,也就是一個Jamboree,人力物力的花費是相當驚人的,也相信這兩個大露營兩國都動員了蠻多的人力物力,但我相信我們台灣是有能力舉辦這樣的活動的,只是資源分配要更恰當、人員養成要更花時間而已,再加上人員的素質與對童軍服務的心情若調整好,相信台灣要舉辦世界級的露營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