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1 16:48:49 老吳

新開始 電腦管理

 

當年上班釣具公司的吳副總經理,原是大同公司重電機廠廠長,大同工學院教授。對於公司的管理改革非常有創見與貢獻,每年的業績成長,雖然是營業部門的努力成果,然而工廠充分的供應能力,卻是最大的支持。

 

目標三年內員工人數成長三倍,產品品項(釣竿機種)每年約有八百種,訂單最大量的機種ㄧ年有四十萬支,最小量的機種ㄧ年只有八百支。每種釣竿須視訂單數量,決定成型的模具的數量,使用的玻璃纖維布,規格尺寸也是分門別類,還須經過加熱爐烘乾成型。光是釣竿本體的生產,八百種的模具運轉安排就夠複雜。

 

加上約有五千種竿上零件,每個月生產計劃,光是計算零件的需求數量,模具的迴轉次數,現場工作命令單,生產線的調度管理,生產進度的紀錄,全場的生產管理人員維持在40人之多,當時全部以人工統計數字,作報表追蹤管理。

 

由於訂單需求大增,副總經理肩負生產重任,必須更新設備、改良製造技術、開發新的機具、提高生產效率,每月都可以看到副總經理的創新點子。身為採購主管,常常要找尋外製工廠協助,把創意構想變成機具設備,當然從中也學習很多。

 

進公司二年半,公司決定要引進電腦化管理,副總宣布,當公司有獲利時,就要增加投資管理與設備,提升的競爭力,因應未來景氣不佳時的生存能力。釣竿產業還是訂單生產導向的產業,更需要具有高彈性的生產能力,否則會被淘汰。

 

開始與台北IBM簽約,訂購MINI電腦S/34,請IBM先就本公司的作業流程分析,從技術部門建立Master Sheet,到輸入訂單機種,算出各種零件需求量,轉成採購單,按月發單次月交貨。光是最簡單的部分開始進行電腦化,就需花費ㄧ年的時間。內部也請當地電腦公司,下班後對主要幹部上課,教大家認識電腦。電腦中心歸屬生產管理部門,ㄧ年後電腦硬體將要交貨,委託IBM先期建構的零件需求量管理程式也將完成測試。

 

有一天,副總找我談話,問我是否願意接任生產管理部主管,理由有二:

ㄧ、現任生產管理部主管要離職,自己經營事業。

二、這三年多來,我看你的採購部門氣勢愈來愈旺,由你來帶領工廠靈魂的關鍵部門生產管理,應該會是好的、正面的,尤其是電腦中心的管理運作,需要很適當的人選。你很適合。

 

我表示雖然很樂意接手,但是電腦完全不懂,要如何管理,擔心做不好,壞了事情。

 

副總當時說了一句話:「你不用擔心,只要管理就好。不過以我的觀察,雖然目前你不會,但是你做了就會。」

 

就這麼一句話,我又開始了另一個新的工作里程,也從此走入電腦世界。

 

在民國67年當時,MINI電腦S/34才剛開始引進台灣,我們是第一批使用的工廠之ㄧ。電腦中心主機,全廠十幾台終端機,花費了三百多萬元,讓我戰戰兢兢的深覺任務重大。當時這個價錢,在高雄可以買到三棟三層樓透天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