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4 04:29:29woe662kqs28y

成都社保達到城鄉全覆蓋 農民進城無後顧之憂_新聞中心_新浪網

html模版成都社保達到城鄉全覆蓋 農民進城無後顧之憂_新聞中心_新浪網
■機制保障成都探索推進城鄉居民社會保障一體化走在全國前列“現在,你隨便到成都任何一個區縣的農村去瞭解,到瞭退休年齡的參保農民,每月都在領養老金;生病瞭,不會自己找點藥吃,都會到鎮上、縣上甚至市裡的醫院看病。”隻有醫保、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瞭,農民進城才無後顧之憂,才能大大方方地邁進“城門”。婕斯

早在幾年前,成都就在開始探索、並逐步推進城鄉居民社會保障一體化,成都城鄉居民“病有所醫、老有所養”逐漸成為瞭現實。成都社保達到全覆蓋“從1986年開始,城鎮職工開始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農民、農民工卻一直遊離在社保體系之外。”成都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說,在為農民、農民工構建社保體系上,成都在全國都走得很早:200婕斯

3年農民工綜合社會保險的出臺,2005年新農合的啟動,2007年農民養老保險,隨後幾年城鄉居民醫保、生育保險、養老保婕斯

險相繼出臺。這位負責人說,成都已基本建立起瞭覆蓋全社會、城鄉統籌的婕斯

養老、醫療保險制度。明年成都還將建立完善城鄉統一的就業失業登記管理制度和就業援助扶持制度,並將綜合社保並入城鎮職工社保中,2012年,還將完善城鄉統一的社保制度,建立統一的失業保險標準……農民生活方式改變“現在,你隨便到成都任何一個區縣的農村去瞭解,到瞭退休年齡的參保農民,每月都在領養老金婕斯

;生病瞭,不會自己找點藥吃,都會到鎮上、縣上甚至市裡的醫院看病。”該負責人說,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他們至少在養老、生病住院等方面,和城鎮居民是一樣的。原先的戶籍制度人為地將居民分為城鎮居民和農民兩大塊。在傳統認識上,城鎮居民,生病、養老主要依靠社保,而農村則是養兒防老,生病住院怕花錢不願去醫院。社會保障制度城鄉的逐步並軌,農村居民生活方式也在發生改變,他們不再為生病、養老存錢,也舍得花錢消費瞭。“戶籍放開隻是一個形式,如何使農民願意到城裡落戶,這就是需要社會保障制度瞭。”人社局的負責人說,如果沒有完善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等配套的政策,戶籍改革中的農民就沒有瞭保障。 華西都市報 記者 姚長壽專傢稱成都戶籍新政不會引發下鄉圈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