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8 15:00:00曾老師的學生

在體制壓力下連聖人都難逃——[莊子與你]53

…且苟為悅賢而惡不肖,惡用而求有以異?若唯無詔,王公必將乘人而鬭其捷。而目將熒之,而色將平之,口將營之,容將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順始無窮。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於暴人之前矣!且昔者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是皆脩其身以下傴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脩以擠之。是好名者也。昔者堯攻叢枝、胥敖,禹攻有扈,國為虛厲,身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實無已。是皆求名實者也,而獨不聞之乎?名實者,聖人之所不能勝也,而況若乎!(〈人間世〉第一段)

 

  莊子在提出「名」與「知」已成為人間相爭的工具,因此用名與知去遊說有權力者自然非常危險之後,繼續描寫在這過程中的凶險之狀:

  再說,如果你準備去遊說的王公大人是一個敬愛賢人、討厭壞蛋的人,那裏還需要你去勸告?所以你面對獨夫暴君,不進盡忠言也就罷了!你一旦有所勸說,他一定會也拿出他的威權來跟你抗衡(鬭其捷),好騎到你頭上(乘人)。在這威權的壓力下,你的眼睛恐怕會失去自信的光采,臉色也會變為柔和,口條也會變得囁嚅不暢,乃至你所有的表現都不知不覺在附和他,最後你甚至會連想法都改變而贊成他了!這不是在火上加油,在淹水處再灌水嗎?這就叫做助紂為虐,而且還會順著這己成的態勢不斷惡化下去哩!如果事實真的按照我以上所說的發展,那你這次去衛國,恐怕不免就因為你對一個還不夠信任你的君王提出嚴厲的忠告,而被暴君所殺害罷!

  我不妨再舉一些歷史上的事例來佐證這道理:你知道夏桀王殺了忠臣關龍逢,商紂王殺了他的叔父比干,是因為什麼緣故嗎?就全是因為他們修身愛民,卻因此無可避免地站在人民的立場去違逆君王的私意。所以惹來君王的恚怒而排擠他們。換言之,他們正是因為有好的德行和名聲而招來殺身之禍的,這就是過度依仗名聲(好名)而不懂得隨機善用所致。

  我再舉一些歷史事例來補充說明罷:不要說桀、紂這種暴君了,就連聖君也不能避免殺戮呢!例如堯帝曾經攻伐叢枝、胥敖等小國,禹帝也曾攻伐扈國。當時戰況慘烈到都城都成為廢墟(虛同墟),居民都成為刀下鬼(厲就是鬼),國君也都被關被殺。為什麼連聖王都不免用兵不止呢?就因他們身為政治領袖,就必須去履行領袖的職責啊!原來人只要納入體制,擁有怎樣的名位(名),就必然附帶有相當的權責(實),逼著人非得去執行不可(求名實)。你難道不明白嗎?「循名責實」這種體制運作的壓力,是連聖王都沒辦法避免的。何況你只是一名小小的說客,又怎能逃得過被體制所傷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