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語言花樣永遠無法見道——[莊子與你]39
今且有言於此,不知其與是類乎?其與是不類乎?類與不類,相與為類,則與彼無以異矣。雖然,請嘗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齊物論〉第六段)
〈齊物論〉發展到第六段,莊子又玩出新花樣了!當然,主題仍是在說明道與言詭譎地相即為一體,而提醒讀者不要一不小心,又習慣性地誤認某一有限的現象物為道。乃因現象世界本質上是由語言構成,而分析性的語言永遠是若指涉了左便不能又指涉右,所以永遠無法涉及那絕對永恆、合左右為一的「道」。
但既然語言無法涉及「道」,那你這篇〈齊物論〉不也是白紙黑字的語言嗎?又如何能對道夸夸而談呢?莊子於是在展開討論前,先把話交待清楚:我下面準備要跟諸位說一番討論道與語言的辯證關係的話了。但我實在不知道我下面要說的這番話和「道」到底是相干的還是不相干的(是同類還是不同類)?但如果諸位夠聰明懂得如何將我的話不管和「道」相干抑不相干,都自行變成與「道」相干;那麼我下面準備講的這番話你就不會聽得一頭霧水,而深深感到我說的句句都是至理了!
在此莊子是把解題的關鍵因素丟還給讀者,或說每一個自己。因為只有每個人自己的心,能夠以「莫若以明」的智慧,即眼前一切有限經驗或資訊為緣,而上通於道。若然便即言是道,即分析即非分析,語言也未嘗不可論道了!否則,執著名相,死在句下,說再多也只是無謂罷了!
莊子為什麼要把話說在前面?大概是他知道他下面玩的語言花樣一定會讓人一頭霧水罷!他下面舉了兩組對偶性概念為例,都是在說明通過分析性的概念語言,無法找到任何一個概念能代表整全無限的道。這兩組對偶性概念其一是「始」與「未始有始」(即「非始」、「始」與「非始」構成A與非A的對偶性),其二是「有」與「無」。為了方便,我們僅討論第二組。莊子說:就舉「有」和「無」這組概念為例罷!有和無是對立的,那麼在有、無尚未分化對立前的統整狀態我們要怎樣表示呢?就只好再設一個概念叫「無『有無對立』」(未始有無)罷!但問題其實並未解決,因為概念都是成對出現的(所謂「對偶性概念」)你一提出「無『有無對立』」這概念,立刻就會自動出現與它對立的另一概念:「有『有無對立』」。這一對概念若省略其相同成分:「有無對立」,剩下的依然是原始的「有」和「無」。也就是說:你即使繼續繁衍下去,不斷設立一層一層的「統整兩端為一體」的新概念(如「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乃至「未始有夫‧未始有夫未始有無」……),問題都同樣會還原為「有」和「無」。換言之,僅通過語言辯證,是無法觸及「道」的,只是花樣層出不窮,徒然亂人耳目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