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修道之必要——[莊子與你]4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逍遙遊〉)
上文提到大鵬鳥為什麼要一飛冲天,是為了要用另一個角度看人生,好補足人見小(衣食謀生)不見大(意義理想)、知近(現象形色)不知遠(形上真理)的缺憾。這意思同樣可以引申來質問我們在此苦讀莊子、窮析奧義,到底所為何來?不也正是為了要另開一隻天眼,去看透人生嗎?
原來人在衣食不周之時,是只能忙於謀生,無暇再去想什麼人生道理的。但當人吃飽飯,這更深一層的人性需求與人生疑惑就浮現了!這就是意義、價值、尊嚴的需求;與順著以往謀生的方式去向外追求價值尊嚴,卻始終得不到真正意義感的疑惑。
原來人生意義價值尊嚴的需求,與衣食的需求是不同的,求其實現的方法途徑也不同。大致來說:後者都靠外求,所以人得學習種種謀生技能,才能工作賺錢養家。但前者卻要靠人反求諸己,從促進心靈自覺、建立根本自信、培養獨立人格,到推己及人、愛人助人、人我相融為一體等等,都是一種創造性的自我實現努力,我們不妨就總稱為謀道、修道,以和謀食、求生相對照。
但謀道修道,要怎麼謀怎麼修呢?或者說大鵬鳥要另開天眼以看人生要怎麼開?這方法途徑既和謀生不同,當然不能沿用以致走上歧途(吃飽了還拚命吃,只會生病;錢夠用了還拚命賺,只會導向驕奢淫佚,而心靈反更空虛。)而須另闢蹊徑。所以大鵬不能留在地上(象徵用一般的謀生技能),而要一飛冲天到另一個領域(象徵經由創造而展開的自由世界),才能看到人生的另一種景象(象徵自由感、意義感)。
當然,謀生已不容易了,修道無寧更為艱難。於是莊子在大鵬一飛冲天的意象中,更強調他歷程中的努力與艱苦:他得飛到夠高的地方,才能有更廣大的空間(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夭閼是阻擋之意。)去供他拍打翅膀(培風),好獲得足夠的浮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以南飛(飛到南天池,也就是人生的另一境界)。莊子並且舉生活中的實例來說明這上冲九萬里的必要,就好比港口的水若不夠深,就無法讓排水量大(如數千噸)的船進港靠岸;也好像倒一杯水在堂前的窪地,是只夠浮起一根稻草,若放上一只茶杯,立刻就擱淺了!無他,水太淺,船太大罷了!
原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道」或說人生的自由境界也不會自動從天上掉下來。所以付出一番辛苦與努力去研究經典、思考義理;並在生活上嘗試去創造與實踐,是十分必要而且責無旁貸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