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根本是活在意義世界之中——[自我是什麼東西]22
既然人性本善?那為什麼會有惡?既然人性本真,那為什麼會有假?這是所有人性學都不能逃避的核心課題。我們前面先就人心的誤認(誤認外在的種種條件為我)與自我防衛(執此有限條件為我,遂與自我之無限本質矛盾,而起恐慌憂疑,而不免力圖維護)來說明人性異化或自我迷失的起源。這大體上仍是依孟子義理的思路展開,但其變質異化的歷程,仍須有更多側面的觀照與說明,才更能有助於吾人的理解。以下即嘗試再從另一角度來展開。
現代西方科學常標榜客觀(價值中立、不涉及個人感情上的好惡),其實只要通過人為的觀察、測度,就沒有絕對的客觀可言(近代物理已肯定此義)。換言之,絕對的客觀僅存於上帝心中,通過人的有限之眼所看到的世界,無論如何都只是客觀存有(Being)的投影,而各人觀看的角度不同,投影當然也互有差異,亦即:主觀是無可避免的。
既然無可避免,我們就不妨乾脆將人的主觀感情與價值判斷正式納入,以完整地考察人的生活世界。換言之,我們真有資格去談論的,其實只是我們自己的生活世界,而不是客觀的大自然(乃因絕對客觀只存於上帝心中)。
而我們的生活世界是一種怎麼樣的世界呢?就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悲歡離合、有存在的意義感、價值感、尊嚴感的世界。這世界才是真實存在的世界(可簡稱為「實存」),才是傳統儒家道家乃至佛教禪宗所說的道世界,以現代語言來說,則無妨稱為「意義世界」、「人文世界」。在這世界中,所謂客觀的大自然只是意義、感情生發的基礎或舞台,意義感情本身的生發才是在舞台上演出的主要戲碼。所以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在意義感情要如何生發才會真而不假、善而不惡上面;至於對這舞台、道具的研究(即科學研究),並非不重要(因一切戲碼要藉它呈現),卻只須適可而止(能為人所善用),不必無限追索,以致馳情入幻、本末顛倒、心為物役、作繭自縛。乃因絕對客觀既不可得,人的科學研究活動無可避免有感情價值的成分;而如若此感情價值是不自覺的感情價值活動,便易陷於所追逐的對象(包括科學研究)之中而迷失異化。這就是科學怪人、化身博士的來由。所以,人怎麼可以、怎麼可能不正視感情抒發、價值創造的人性需求呢?
說到這裏,我們乃可以如此肯認:人徹頭徹尾是活在意義世界之中。換言之,人是一種本質上就具有意義需求的存在,人的感情也因此必與其意義感、價值感結合而為一種「道德感情」。也就是說,人的感情不會只是生理感官上的刺激反應,而必然承載著人心的永恆性欲求。必得要滿足這種欲求,人才會覺得快樂、充實、無負此生,否則便早晚會感到空虛、無聊、厭膩。而這種名曰意義感、價值感的永恆性欲求能否獲得滿足,就是人生屬真抑假?顯善抑惡的分界所在。
本文先鋪陳出這新觀點下的大體格局,至於其間的真假善惡之辨,容後文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