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黑鮪,(Thunnus maccoyii),簡介
南方黑鮪(Thunnus maccoyii)簡介,
分類上屬鱸目、鯖科、鮪屬。
屬高度洄游魚種,體長最大可達225公分.體重達200公斤以
上在印度洋區其平均體長範圍在160~200公分之間。
南方黑鮪與黑鮪外形上主要之差別為南方黑鮪之胸鰭較長
尾部之隆起稜為黃色.較常出現之覓食場所多在20℃以下
之冷水域,最適水溫約在10℃至15℃之間.目前所知之產
卵場在爪哇、印尼南部與澳洲西北部海域。
南方黑鮪 (Thunnus maccoyii;
英文叫做 southern bluefin tuna ,SBT)
俗名 『油串』,僅分佈於南半球的三大洋,亦即南太平洋
、印度洋和南大西洋;日本人稱南方黑鮪為印度鮪,因為捕
獲地點在太平洋及印度洋之南緯度海域,體型相較北方黑
鮪小,肉質、口感與味道與北方黑鮪近似,肉質顏色較深,
以日本進口冷凍黑鮪平均售價來看.從1997年開始,南方
黑鮪的價格超過北方黑鮪,主要原因在於捕獲的北方黑鮪
肥滿度、肉質相對較差。
南方黑鮪是一種生長緩慢,分佈範圍相當廣泛的大型洄游
魚類,為單一系群魚種,主要分佈在三大洋南緯30度到50
度之間,一般成長至10~12歲才成熟產卵,據相關研南方
黑鮪的生命週期很長,最大可達40歲以上,體長達200公分
,體重200公斤,產卵場在印尼爪哇島南方海域(約南緯7~
20度),產卵期在9月至翌年4月間,由於產卵場的區域限
制以及性成熟年齡比較大(黃鰭鮪性成熟年齡約2到4歲)
,因此南方黑鮪資源一旦過漁,
即很難恢復。
澳洲在1950年代開始發展南方黑鮪漁業,而日本則在1952
年即有南方黑鮪捕撈船隊,但全球南方黑鮪漁獲量在1961
年達到81605公噸的歷史新高後,便一路下降,顯示資源已
有枯竭現象,為保護南方黑鮪資源,相關國家建立限制漁獲
的共識,在1993年5月10日,日、紐、澳三國配合聯合國
海洋法公約要求,成立「南方黑鮪保育公約」,並於1994
年5月20日成立「南方黑鮪保育委員會」(簡稱CCSBT),
台灣在2002年8月30日正式成為CCSBT延伸委員會及延伸
科學委員會之會員。
南方黑鮪(Thunnus maccoyii)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