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9 16:06:19一個讀者

維基經濟/詹宏志

 

 

(轉貼)維基經濟/詹宏志 

 

本文轉載自《數位時代》   (2007年) 

 

 

1996年出版的《數位經濟》堪稱是數位經濟最明白曉暢的入門之書。最近作者唐.塔普史考特又有新書,書名是《維基經濟學》,探討Web 2.0時代一個極富潛力的議題與方向。  

 

 

維基經濟學,Wikinomics,是一個新鑄造的名詞,也是一本新書的名字,作者唐.塔普史考特(Don Tapscott)是一位在網路時代迭有啟發性新作的作家。他在一九九六年出版的《數位經濟》(The Digital Economy,台灣生產力中心出版的中文版譯做《數位化經濟時代》)堪稱是數位經濟最明白曉暢的入門之書,也是名氣很大的國際暢銷書。但我自己更受他的《在數位中長大》(Growing Up Digital, 2000)一書的影響和啟發,特別是他首開風氣,提醒世人要注意「網路世代」(Net Generation)的特性和未來影響力。

 
現在唐.塔普史考特又有新書,書名就是《維基經濟學》(Wikinomics: How Mass Collaboration Changes Everything, 2006,再度揭開Web 2.0時代一個極富潛力的議題與方向。


Wiki可能應該譯做維客、圍紀或共筆等,它容許造訪者加入、
刪除或編輯網站原有的內容,採取一種協同創作的參與式架構,
《維基百科》是由眾人協同創作的線上百科全書,
幾年之內它累積的內容已經超越《大英百科全書》十倍以上……


維基,或者Wiki,根據網路上《維基百科》(www.wikipedia.com)自己的解釋:「Wiki是一種可在網路上開放多人協同創作的超文本系統,是由『Wiki之父』沃德.坎寧安(Ward Cunningham)於一九九五年所創。」

 
當然,如果根據這個條目,我譯Wiki為維基是「誤用」的。「維基」這個譯法專屬於《維基百科》(因為這個詞是中文維基百科志工們所創造的),不是一般普通名詞。在其他時候,Wiki可能應該譯做維客、圍紀或共筆等,Wiki條目的撰寫者似乎比較贊同「共筆」一譯,認為可以反映「多人可以共同創作的特性」。但Wiki系統發明者與共筆者都不介意《維基百科》借用Wiki之名,《維基百科》為什麼要介意別人借用「維基」這個音義俱全的翻譯?

 
一九九五年,沃德.坎寧安創造第一個Wiki網站,並借夏威夷公車之名訂名為WikiWikiWeb,開啟了一種「維基網站時代」。這種網站容許造訪者快速而輕易地加入、刪除或編輯網站原有的內容,成為一種協同創作的參與式架構。維基的概念與技術對內容的編輯與管理起了很大的衝擊,特別是《維基百科》的出現與成功之後,全世界都對維基式的力量有了深刻的印象。


二○○一年創建的《維基百科》,是一個由眾人協同創作的線上百科全書,來自四面八方的創作者完全是無酬且自願的,幾年之內它累積的內容已經超越《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十倍以上,內容品質更是令人驚訝。一位研究者曾在著名的《自然》(Nature)雜誌發表測試結果,指出它的正確性與《大英百科全書》不相上下,震撼了長期以來《大英百科全書》的愛好者與擁護者(包括我自己在內)。到了二○○七年三月,《維基百科》已經擁有二百五十種語言的版本,一共六百八十萬條條目,其中最大的英文版條目就超過一百七十萬條(中文則累積了十一萬條)。

 
想想看,《維基百科》的志願共寫者固然包括第一流學者,但也包括毫無學術資歷的普通人,而他們在條目上的編輯、改寫權利是完全相同的。百科網站的管理者只有五位全職員工,網站不收費,也不接受廣告,完全依賴捐贈,但它建立百科內容的工作速度、它完成的條目內容水準、以及它被信賴使用的狀況,顯然都是史無前例的。


借用「維基」盛名,唐.塔普史考特鑄造了「維基經濟學」一詞,試著用來解釋當今社會「集體協作」(mass collaboration)的現象與機會。事實上,在塔普史考特及其同僚的研究案例中,有些「集體協作」的故事遠早於《維基百科》的建立。


書中一開始就提到一家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金礦公司的故事,故事裡的公司執行長本來陷入經營困境之中,他的採礦公司礦苗已經枯竭,進一步的探測顯示了他們的礦場仍有豐富的礦藏,但採礦工作卻一直無法挖到礦藏,困境也因而一直無法脫離。一九九九年,公司CEO在MIT進修時無意中聽到自由作業系統軟體Linux的開發歷史,給他一個把「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帶進探礦行動的靈感。他做了一件在極度保守、習於保密的探礦業不可想像的事,他決定把公司探勘得來最珍貴的地質資料,全部在網上公開,並且提供了五十七萬美元的獎金向外徵求最佳的探勘方案。結果來自世界各地各種高手送交了他們的提案,公司依據這些提案,在原有礦區找到一百個新開採點,大部份收穫豐盛。他們不但確定了將近八百萬盎司的黃金礦藏,也使公司的營業額從每年一億美元提高到一年九十億美元。


維基式工作計畫或工作架構
用在帶有公益訴求的成功案例特別多,
作者唐.塔普史考特特別提醒,
千萬別忽略了它對企業經營的概念啟發……


在台灣我們或許也能找到「集體協作」的成功案例,「魔戒少年」朱學恆和他的「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的翻譯計畫就是當中有名的例子。朱學恆單身一人說服了美國知名學府麻省理工學院,把他們正在發展實驗中的「開放式課程網頁」(OpenCourseWare, OCW)授權讓他譯成中文。但不像其他國家的組織多半採取編列預算、聘僱學者的作法,朱學恆把課程在網路上開放給志工認養,並尋求志願投入的學者擔任審定工作,這種完全無償的「維基」式作法竟然引發熱烈迴響,成績驚人,比其他國家的翻譯計畫快得多,也好得多,目前的開放課程計畫更已不限於麻省理工學院的內容,這是集體共作的絕佳範例。


維基式工作計畫或工作架構用在帶有公益訴求的成功案例特別多,有很多人因而忽略了它對企業經營的概念啟發。也因此我認為唐.塔普史考特的提醒(以及他找來的企業案例)是重要的,這些案例不限於Web 2.0概念的網路事業,像YouTube、MySpace之類,也包括像我前面所轉述的傳統礦業公司。


網路的基礎建設,加上開放原始碼的概念,是這種新「同工環境」的基礎,也許過去合作的概念也很重要,但合作的溝通成本可能太高了,所以歷史上這樣的集體共作條件並不具備,現在才變成日常真實了。


事實上,你可以Wiki everything。前不久我才在一個場合裡提到Wiki-parenting的想法,起源是家有新生兒的新手父母們,常常對幼兒教與養的過程有無數的疑問和憂慮,苦於找不到足夠的訊息來源(譬如半夜小孩有異狀,究竟要問誰就頗令人困擾,難道一切都送急診嗎?)。但另一方面,有經驗的父母或有知識的醫生、專家也很多,如果有一個眾人協作的維基父母知識館,恐怕也是不錯的工作方法。可見維基的啟發,在於我們有沒有從這些故事裡得到新的知識。 

---- 

本文來源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5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