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5 17:23:19樂玉兔子

樂小兔說塔羅牌~感性儒雅的聖杯家族(中篇)


神職人員的「社會功能」是……

 

西方人,尤其是在「文盲社會」的中世紀,神職人員扮演的「社會功能」,比較直接的比喻,簡直就是個終身「褓母」。這樣說一點也不誇張,因為任何一個生在中世紀的人,不論你身屬哪個階層,從生到死都要接受以下「繁瑣」或說「豐盛」的「日常生活(宗教安排)」,這正好也將他們的「社會功能」整個介紹完畢嘍!



你的宗教人生

想像你是出生於農夫家庭的活潑男孩,以下就是你的宗教人生!(想更具象的了解一個天主教徒的生活和家庭,小兔推薦你可以看電影天使的孩子 Angela's Ashes


1.你出生了!作小兒洗禮(灑水在你的額頭上,念幾句聖經後,宣布你為教徒,安排一個教父(God father)給你,通常是你爸的好友或兄弟擔任)


2每週日上教堂做禮拜;領聖餐;對神父作告解

(做禮拜的內容包括聽牧師講聖經的道理,唱聖歌,教友聚餐。有時會辦所謂「感恩祭」(領聖餐or領主禮),聖餐是由沒有發酵的餅乾(基督徒認為酵是一種罪惡)和葡萄酒(象徵基督的血肉聖體),經過「聖祝」之後,以兩種方式領受(吃):一種是由神父直接用手發給大家,信徒們以十字座寶型,用手領受聖體吃下,侍立在旁的司鐸或執事或送聖體員說「基督聖體」,信徒回答「阿們」;另一種是由神父直接把(或送聖體員)將聖體(或先將聖體蘸聖血),放在信徒的舌頭上,司鐸或執事說「基督聖體」或「基督聖體聖血」,信徒回答「阿們」,禮成。

而當你平日你有做出違背主的一些行為時,你可以自行找一位神父作告解儀式Confession/Penance一般是進入一個有兩個對向桌子的小房間,打開隔在你們中間的小木窗,向神父表白你做的壞事,神父聽完,說了一些責罵或勸告的話之後,通常會說一句「God forgive you or God bless you,然後一起祈禱。所以也稱作「懺悔禮」)

 

3.年滿15歲,長大了(辦成年禮or堅信禮(守聖餐禮),這樣的儀式通常是要已經成年的你,出於你的自主意識,再一次確定你對主的堅信和認同)

 

4.訂婚(安排你上婚前輔導課程,告誡你婚姻的真諦和神聖)

 

5.結婚(神父替你證婚,你唸完一段證詞後,講「我願意I do」,之後交換戒指,說「(小兔啊),我給你戴上這枚戒指,表示我對你(妳)的忠貞與愛情。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阿們」禮成)




6.生子(再替你小孩作小兒洗禮一次,因為不允許墮胎,所以你必須帶你的小孩去作很多次)or離婚(教徒不可離婚,作把你逐出教會的儀式)

 

7.當兵打仗受傷(先前提過中世紀是「亂戰集團」,所以每位成年男子,無論什麼階級都有機會上戰場。上戰場後一定會受傷,這時候,只要找到「戰爭止步」的教堂(對西方人來說,教堂是個神聖不可侵犯,捍衛和平的莊嚴聖地)就對了,只要跑到教堂裡,不僅安全了,還有溫柔的修女替你療傷,讓你暫時遠離戰爭。所以教會可以是「戰場」休息站喔!)



8.生病(請教會醫生和神父照顧關懷你的身心)

 

9.死亡(清洗你的遺體,替你全身塗上一層特殊的膏油,這樣的儀式稱為膏油禮Anointing of the Sick)擦上之後,可以替你消除和寬恕你一些在世間犯下的過錯。幫你作臨終安寧禮(現在人說的告別式,告知親友你已經「蒙主寵招」,請安息,我們以後天堂再會)

 

10.安葬(把你的遺體葬在教會的墓園中。墓碑的形式簡單,通常是在你的墓中央,插一支十字架,寫你的名字和出生死亡年月,有些名人會留下他的遺言。掃墓時,常有人會放一個由許多野花編製而成的小花圈在十字架上)

 

神職人員PK當時權力者(皇室)


 

當這些愛「神」敬「神」,為了替「上帝」努力要拯救「人類」靈魂的而擁有「聖職」的「人」們,因為「神」的關係,獲得了社會上可以說是與「皇族」一樣多的「社會資源」(無論任何階級的人,都會捧著錢財捐獻教會,特別是貴族,他們這麼做通常是為了提高名望,有些更惡劣的,就是搞官「教」勾結)所以,中世紀的基督教會,從初期堅持過清貧刻苦的簡約生活,也因為物質上越來越「寬裕」的關係,也開始「吃好穿好」,用起「華麗」的布料,如上圖中的所呈現,他們身穿著黃金色和深紫絲綢之類的昂貴衣料製成的神服,權杖也由木杖改為鑲滿寶石的金屬權杖。有些主教,也會穿戴一些華麗的珠寶「贅」飾,諸如手上有個「超大顆」的「紅寶石」戒指之類的。

 

政教合作與政教之爭

當神職人員,對當時人的「社會功能」和「心靈寄託」越來越重要後。權力者也逐漸感覺到教會力量的強大(很多權力者也目不識丁,神職人員因此更獲優勢)。而神職人員們,為了「保護」權力者之外的「弱勢族群」,以及為了「永遠」「維持」「神」對「所有人」的「影響力」時,他們與權力者,就不得不有一些接觸,而這些接觸有時候是「合作」或說是「互利共生」(如查理曼大帝就是受洗為基督徒,而被受皇權。十字軍東征也是政教一同響應發起),但有時候卻是對立或衝突(如亨利八世為了要和安寶琳(伊莉莎白女王的媽媽)結婚,不惜與教會決裂等等。

 

一邊心靈 一邊專制

回到中世紀來,簡單的講,皇室護身「奴」心,神職人員護身「安」心。皇室是握有你生殺大權,統治你但是也會給你溫飽,並保護你身家安全的的人。而神職人員則是你一輩子的心靈依靠和生活指引。一個是管你罩你,一個用他的方式愛你安慰你。日子久了,一邊是道德心靈,一邊是統治管理,你會想反抗誰?這就是集權統治早已不負存在,而基督宗教依然屹立不搖的原因。

 

中世紀基督宗教的對歐洲造成的主要影響

 

神職「人」員還是個「人」


神職人員畢竟還是「人」,前文提到,教會勢力和財富是日漸增加的。一直到中古世紀後期,修道院裡的貪污和修士娶妻的種種醜聞,也越來越掩蓋不住了。所謂飽暖思淫欲,一直處在戒律森嚴,充滿教條的的「聖」地裡,當人「慾」勝過神「諭」,多骯髒的情事都會開始出現。所謂的「墮落」就是這樣開始的。




其實,直到今日,教會的貪腐事件也還是層出不窮,小兔覺得他們當在外「除魔」的時候,不妨先檢視一下「惡魔」是不是已經悄悄地溜進他們的心裡了?再多形式上的齋戒也抵不過一絲貪欲,而這項人性和神性的拉扯一直都是神職人員要面對的課題,也是身為神的代言「人」的他們,一生所要修行的一項終極試煉。(想了解這部分,小兔建議可以去看鵝毛筆》(凱特溫斯蕾主演)這部電影)

十字軍東征為了誰?

十字軍東征這場著名的歷史戰爭,在西元1096年起,由羅馬教皇烏爾二世發起,它具有一個極為「神聖」和「正義」的出征目的,就是要「奪回」當時被回教徒(穆斯林)所佔領,以前耶穌居住過的「聖地」巴勒斯坦。

每個「英勇的」十字軍,都穿上繡有紅色十字架的軍服,象徵自己是位「為」神而戰的「聖戰」戰士。

 

但是,非常諷刺的是,由神職人員發動的「聖戰」,第一批前去「探路」的士兵們,居然是由一群無知,但對宗教有盲目狂熱的農民所組成,當然,他們也成為首批可憐的「殉教」者。接下來開始有一些帶著宗教或經濟目的南歐人加入最後,那些「尊貴」的騎士和貴族為了「維護」耶穌「戰士」的「尊嚴」和「信念」,才開始陸續投入東征。而這場「聖」戰一打就快一百年,官方發起的次數就有八次之多。然而因為物資和人力的不足,依舊還是失敗了。

而在征戰期間,基督宗教殘忍迫害回教徒的真實事件,之後還是一一被揭露出來,留下了千古的罵名。然而,這場聖戰,不論是為了誰而打,它對歐洲造成的影響(大開門戶,動盪年代來臨),卻是令基督宗教想都想不到的。

 

意外開啟封建視野 促成文藝復興

原本因為封建社會,所形成封閉的莊園經濟,因為東征的關係,打開東西大門,促成兩邊文化和資訊的相互流通,使中世紀的人對神學以外的知識和文化產生興趣,又加上之後黑死病的流傳,導致宗教的力量「失靈」,意外促成改變整個歐洲的文藝復興。

 

黑暗時代的唯一燭光



神職人員在黑暗時代有兩個很大很重要的貢獻,第一是辦醫院救人,第二是重視並保存文化教育。在東征之後,原本侷限在修道院裡的文化教育,被開啟了。城市裡的第一批學校是由一群主教們創立的,新的課程開始講述,包括希臘經典名作和亞理斯多德的講義。第一間大學為義大利的波隆那大學。而當知識的取得不再被限制在教會,越來越多人有受教育的機會,加上日後的文藝復興,歐洲才得以從黑暗走向光明。

 

對異教徒的刑求~到底是「除魔」還是「迫害」?




基督一神教的排外和保守在中世紀發揮到極致。他們陸續展開了多項以神為名的「除魔」行動。而這些魔存在在每個角落,一點可疑都不能放過,所以包括生剖異教徒的肚子、獵殺上百萬個所謂的魔女和女巫(大部分都是維持他們原本宗教習俗的正常女性)、虛構幻想並畫出由惡魔路西法所統治的地獄圖等等。然而這些為了「維持」「聖潔」的「正當處決」,在現在來看卻是如此殘酷和不堪。想知道更具體的宗教迫害嗎?小兔推薦娜塔麗波曼主演的電影~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Goya’s Ghosts,那種瘋狂慌謬的,宗教式的政治迫害,保證會讓你不寒而慄,是「除魔」還是「迫害」,請自行體會。                      樂玉兔子筆 20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