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小兔說塔羅牌~感性儒雅的聖杯家族(上篇)
感性儒雅的聖杯家族(上篇)
為什麼捧聖杯的=神職人員?(中世紀神職人員的社會地位和重要性)
基督宗教與西方人的關係
依現代台灣,那些不是教徒(包括基督教、天主教)的觀點來看,講到基督教的時候,雖然感覺比回教熟悉,但對一般傳統佛道教的家庭來說,還是會覺得那是外國宗教的一種,有些更產生一些偏見,認為那是「死後沒人拜」的怪教派。再者,就會覺得那是種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可以自由選擇的的宗教信仰,就更遑論對天主教的看法了。
其實,只要稍稍有點接觸到西方文化與文明的人,都會很清楚的感受到「基督宗教」對西方人這幾千年來的整個「生命」,有多麼強大的影響力。其實中世紀的「基督教」,指的是現在所稱的「天主教」,現在所稱的基督教是之後從天主教獨立出來的。而天主教的勢力,直到目前為止,他們的最高精神領袖-教宗所掌管的教會,還是全世界上最大型的非政府組織;如果你是教徒,有一天去美國玩,週日想去望彌撒,只要你英文ok,你是可以延續上禮拜,直接接聽這禮拜的講道的,因為講道的內容,除國家和語言不同,其他都是全球同步。
為什麼捧聖杯的=神職人員?
最後的晚餐
神的代言人~唯一的識字階級
神職人員,顧名思義,就是神的代言人。他們秉持著基督精神,謹守神諭,位於封建社會的第三階層(或說是第二半階層),地位僅次於皇族貴族和大諸侯,有時地位甚至比一些沒落的騎士高;如果有幸作到主教的位置,連皇族見到都需畢恭畢敬(深山隱者或非正統體系的神職人員就無法藉此提升社會地位)。另外一個特殊的地方是,身為中世紀唯一的「識字階級」(先前提過,中世紀的人全部都是文盲)和「知識份子」,又使他們帶有獨有的書卷氣和文雅氣質。擁有對神的虔誠和聖經的薰陶,使他們可以一直無私而溫暖地幫神照顧和安慰中世紀飽受征戰的痛苦人們。再依這點來講,聖杯成為他們的象徵,這點就更為合理。
神職人員的性別與內部階層區分(還是受封建影響,階層分明)
神職人員內部也有封建階層之分,貴族的孩子來做神職,可以直接作帶領禱告這種高一點的職務,而農奴的孩子就要作粗重的活。由見習修士做起,之後才開始作修道士,之後作執事,神父,主教,總主教,樞機主教到教宗。而女人因為在中世紀沒有地位,永遠只能作修女。因為具有很完備的階級劃分和位階的注重,階層和服從文化(在上位者和在下位者的地位懸殊)成為基督教會裡很顯著的特色。
神職人員的主要裝扮與特殊用物(以修士為代表)
一個修道士的基本裝扮,最顯著的特徵是圓頂剃髮,這樣的剃髮並不是將所有的頭髮都剃光,而只是在頭頂上剔除一塊圓形,在下方保留少許的頭髮,樣子彷彿是太陽的日冕一樣,稱為「伯多祿剃髮」。身穿以羊毛織成的粗布衣服,穿黑布的叫黑衣修士(black monk),穿未染色服裝的叫白衣修士(white monk)。
他們的特殊用物包括一支以耶穌基督為杖頭的木頭十字杖、自己手抄的聖經本
神職人員的日常生活(以修道院的修士為主)
由衣著篇可知,神職人員其實有很多種,所以在此,小兔僅以修道士在修道院裡的生活來講他們的日常生活。要成為一個修道士之前,要先發聖三願,所謂的聖三願就是神貧(除了一雙鞋和衣服,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私有財物)、守貞(就是禁慾,連下意識的慾望都不能有)、沈默(或服從)(不能說話是很痛苦的一件事,還有,教會很講究對神的絕對服從)。
一天之內和神相關的主要工作,就是作早中晚的禱告和念經,還有因為當時還沒有印刷術,每個修士每天都要去抄寫室抄寫聖經。因為修道院自給自足的關係,他們也要幫忙勞務,包含烤麵包、打掃、照顧病人、作一些手工藝等等。一些以清貧為理念的教派,為了使修士們更有同理心和愛心,會更加重勞務這塊工作。樂玉兔子 筆20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