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7 15:00:36樂玉兔子

〈職場一點靈〉-----社工的「薪」事

    


文/居隱

 

許多人覺得社工人員大多在依靠捐款的社福團體工作,所以收入應該相當有限,甚至有人以為社工就是義工,接受社工服務理所當然不用付費。在物價高漲時代,現職社工和相關科系學生忍不住要問:「當社工能不能賺錢養家活口?」

 

身為社工的我認為,當社工其實也能是鐵飯碗,收入足以養家活口,最保守的就是去當政府社政人員。台灣公家飯碗夠大,沒有嚴重過失就能安心做到退休,還有不少退休金可領。但政府單位講究依法行事,面對形形色色的個案時,會發現政府資源使用資格很嚴苛,看久了、看多了,容易感到力不從心。


 

如果不想吃公家飯,考個社工師證照也行,除了能向主管要求加薪,累積了足夠工作經驗後,還能自行開事務所。努力工作的話,收入不比吃公家飯差,只不過社工師證照在台灣不容易考取,2007年的通過率才10%。再者,社工師事務所目前大多向社福單位承包個案,因為沒人願意直接給社工服務費。




也有人和筆者相同,自覺對文化藝術有興趣,就建議可試試文藝工作。據筆者觀察,雖然大家注意到社工的存在,但不清楚社工在做什麼,以致出現許多錯誤印象。目前社工專業書籍尚欠缺本土經驗,假如能製作吸引人的作品,讓大家肯定社工的存在,也能從著作權和周邊商品得到收入。當然,絕不能拿案主作文章,如果敢這樣做,就跟「狗仔記者」一樣,案主有權上法院提出控告。畢竟「社工專業」是用來解決貧富差距、社會關係不佳問題,不是製造麻煩的!

                                                                                 上文轉印自自由時報電子報20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