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3 19:46:03Win

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美時化學申請歐美六項利基學名藥國際化

「業界科專計畫指導會議」,會中通過6項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分別為美時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申請「歐美六項利基學名藥國際化開發計畫」、長庚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聲博科技股份公司聯合申請「高解析數位彩色超音波系統平台暨高階臨床診斷應用功能開發計畫」、燁聯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健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富好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申請「優質不銹鋼汽車排氣系統用料國產化及自主設計之研發計畫」、友霖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申請「長效劑型學名藥開發暨國際化發展計畫」、聚隆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申請「高效能抗靜電纖維之技術開發計畫」、昱鐳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可量產高穩定性OLED材料應用在白光照明開發計畫」。

一、美時化學製藥投入歐美三項利基學名藥國際化開發
  鑒於全球人口老化日趨嚴重,造成市場對藥品需求不斷增加,美時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將以優良的研發團隊及核心技術能力為基礎,開發具挑戰性的3項利基學名藥,同時鎖定美國及歐洲作為主要市場,進行處方設計、分析方法開發與確效及安定性等試驗。本計畫除製劑開發技術外,亦包括國際化市場開發平台的建構,開發成功後除可創造全球新台幣50億元產值外,亦將建置國內少數符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及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規範之學名藥廠,透過具有專利迴避的開發技術與能力,作為國內少數有能力挑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Paragraph IV簡明新藥申請程序(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ANDA)申請案的藥廠,並以學名藥廠自有專利技術進入歐美先進市場,建立台灣製藥產業的自我品牌,並提升我國在世界學名藥產業的地位。

二、長庚醫學(主導)開發高解析數位彩色超音波系統平台
  有鑒於超音波醫學影像在臨床醫療上的應用日益廣泛,且超音波診斷設備具有無輻射及非侵入性等特性,是屬於極安全之醫學影像診斷設備,對於切入以中國大陸為首的新興市場之中高階醫療診斷影像儀器是一個絕佳的機會點。長庚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發展更高階超音波診斷儀,以應用於心臟及顱內血管、乳癌診斷、婦產胎兒、肝膽腸胃等臨床影像診斷,本計畫將結合國內探頭專業廠商聲博科技公司,合作開發128通道光束成像(Beamforming)技術及高階臨床診斷應用功能,共同發展國產高解析數位彩色超音波產品,並促進國產高階醫材產業發展,預估投入量產後第3年可為兩家公司創造營業額達新台幣22 億元。

三、燁聯(主導)投入優質不銹鋼汽車排氣系統用料國產化及自主設計
  觀察台灣中下游不銹鋼加工廠商的營運生態,因資源有限而無法大幅提升研發經濟規模,進而延緩產業的產值與技術成長。有鑑於此,燁聯鋼鐵擬藉由本計畫之執行串連上游材料廠與中下游產業鏈廠商,從汽車排氣系統用料切入,由上游材料廠針對汽車排氣系統之不銹鋼之煉鋼、熱軋、冷軋等生產製程進行技術研發,並與中下游的排氣製管廠及原廠委託設計(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ODM)汽車排氣管設計製造廠進行產業鏈製程研發整合。預計本計畫執行完成後,將可促使排氣管不銹鋼原料國產化,以取代原料進口依賴,同時降低成本近30%且縮短交貨時程約30天,並可創造汽車零組件產值約每年10億元以上。

四、友霖生技醫藥開發長效劑型學名藥
  鑒於全球人口老化日趨嚴重,造成市場對藥品需求不斷增加,友霖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擬以該公司已建置完成,符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規範高規格新廠房與其優良研發團隊及核心技術為基礎,開發治療「膀胱過動症」及「精神分裂症」兩項具有國際市場利基之長效劑型口服學名藥。該公司將以進軍美國市場作為目標,預計計畫完成後將可成功拓展此2項產品進入美國市場,除可協助國內產業建立國際市場交流平台外,亦可培養醫藥產業國際化行銷人才及創造新台幣3億2仟萬元以上產值,使國內整體醫藥產業朝永續經營發展,提升我國醫藥產業的國家競爭力。

五、聚隆纖維投入高效能抗靜電纖維技術開發
  聚酯纖維的靜電問題會帶來人體不適感與危害,對工業安全及電子產品品質亦是一大隱憂,而目前抗靜電產品的來源多為國外所提供,售價偏高,因此開發高效能抗靜電纖維及紡織品確有其必要性。有鑑於此,本計畫擬開發高效能抗靜電纖維技術,包含母粒之前處理及製備、抗靜電複合紡絲及紗線加工及抗靜電織物開發等,藉由開發抗靜電聚酯母粒、抗靜電纖維及抗靜電織物為我國相關產業帶來新的商機。本計畫完成後,預估可有效降低纖維生產成本新台幣4千萬元,抗靜電纖維及織物等將可為公司年營業額則增加1億元以上,並達成符合顧客需求、企業再造、生態環境均衡共生之三贏目標。

六、昱鐳光電開發可量產高穩定性有機發光二極體材料應用在白光照明
  有機發光二極體為新一代平面顯示器最有潛力的技術,惟我國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顯示器產業除關鍵元件技術大多仍掌握在日本及美國等國手中,材料相關生產技術與元件封裝設備昂貴且需仰賴國外進口。有鑑於此,昱鐳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投入有機發光二極體研發,開發新穎的胺類化合物作為電洞注入材料以提升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壽命,並利用螢光藍光材料與磷光紅光、綠光材料設計匹配的螢光與磷光發光主體材料,製作可量產高穩定性的混合式白光元件,未來可應用在顯示器及照明上。預計本計畫完成後,將可大幅提升我國產業材料開發能力,使有機發光二極體產業不再只是代工產業,並藉由掌握分子設計與製程專利,使本計畫開發之可量產高穩定性有機發光二極體材料,取得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