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9 20:18:39逐草原而居的馬

品牌定位模糊終將失去消費市場

念大學的時候,有一門課是「方案設計」,那門課開在大四,一整個學期的學習。在學期之初,老師便要求兩兩一組,配合課程的進度,我們必須在最後完成一個方案規劃。過程中,首先尋找一個社福機構,進行該機構的瞭解,甚至可能必須訪談該機構的執行者,在學期末時穿著正式的服裝上台報告,彷彿企管系的登台一般,很少社工科系會這樣要求,但是老師認為這是另一種職場進入準備,所以對我們的要求特別嚴苛,有一次更因為對我們未達到要求而離開教室,把我們嚇得半死。回想起來,那是一個特別的經驗,但進入職場一段時間後,我慢慢開始感謝老師當初的訓練,那是紮實而有用的鍛鍊。

為什麼會突然提到這段往事?起因於近日在職場上的感想。很記得上方案課程之初,老師不斷耳提面命地告訴我們,設計方案時,一定要了解機構的「mission」,中文可以翻譯成「使命」、「宗旨」等,簡單的說也就是這個機構成立的目的,以及他的遠景,想要完成什麼樣的理想。

除了在學期開始,老師就提到這個概念,伴隨著學期的進行,學期中、學期末,一次又一次、連續不斷地,老師重複提及這個主題多次。當時的我們,只覺得老師怎麼那麼囉唆,講那麼多遍還要講,聽得耳朵都要長繭了,很煩!可是隨著我進入職場的時間日益增多,我開始發現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一個機構的mission真的會影響這個機構的走向,如果mission是模糊的,那麼這個機構很容易變得隨波逐流、看人家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沒有自己長遠的規劃。

不能否認的是,現在有許多社福機構的辛苦,因為募款的困難,造成機構維持的艱辛,像是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這樣老牌的機構都有撐不下去的一天,就不難想像一些更小、無知名度的機構其生存的困難。因為這樣的理由,所以許多機構開始爭取政府委外業務,企圖與政府保持良好關係,以維持機構基本的生存,而唯有那些募款穩定的機構,方可老神在在地不理會政府,這樣的機構不多,耳熟能詳的大概就是慈濟、家扶基金會等。

「生存」的確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如果連活都不能了,更遑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像是Maslow理論一樣,如果連最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都無法達到,那麼怎麼會有自我實踐這樣的事情發生,放在機構的生態上,也是可以適用。於是,很多機構開始發展可以營利的業務,像是彭婉如基金會的家務管理,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而無法營利的,往往就會向聯合勸募這樣的單位爭取合作,希望可以維持穩定的人事。

然而,除了生存之外,機構還是得重視他的mission。

Mission代表著機構成立的初始目的,如果沒有了方向,那麼機構就會像是漂流在海上而缺乏羅盤的船隻,漫無目的,不知道他的終點在哪,也找不到中途停泊的港灣。因為沒有方向,所以容易迷失在茫茫大海之中,雖然歷經驚濤駭浪,度過了無數個大浪侵襲,但終究會覺得茫然,會有一種空虛的感覺。

或許有人會反駁,像有一些大型的機構,做的領域也很廣泛,似乎與他們原來的目標相差甚多,為什麼不會說他們沒有mission?其實這個問題我也想過,但是思考的結果,卻是因為他們已經深耕品牌了,所以當他們多角化經營時,原來的品牌仍然維持其知名度與服務品質,因此獲得大家的信任,就像是台塑剛開始只從事石油、塑膠類的生意,但後來卻多角經營,延伸到電腦、醫院,甚至最近熱門的有機農作。大家一聽到王永慶、台塑,就會想到他們的效率與成本控制,加上服務的品質不差,因此對於新產品雖有疑問,但大體上卻不像另外一個無名的品牌令人起疑。

如果一個機構在沒有名氣的時候,就不斷多角化經營,那麼就會像是路邊的雜貨店,雖然什麼都賣,服務品質也不錯,但是依舊會名不見經傳,不可能發展成統一企業的7-11。

機構的耕耘需要專注與時間,一個品牌可以鎖定的族群可大可小,而族群的死忠誠度可深可淺,端看機構的決策如何進行。如果只是東拉一塊、西拼一塊,那麼永遠只會被牽著鼻子走。另外,如果你真的以為跟政府拉好關係,你就會對他有多大的影響,那麼這絕對是一個天真的想法。政府之所以為政府,就是早已有既定的政策,只會拉民間團體幫他背書,真正可以影響決策的人,是坐在裡頭出主意的腦袋瓜,不會是在外面拼死拼活承接委外服務的社福機構。在這裡不是說倡導沒有用,但是如果要一方面承接政府的方案,一方面又要做倡導,其實效益是打問號的,還不如多花一些時間去叫立委杯葛預算來得有用。

因此,我的結論就像是我的標題一樣,如果機構的品牌定位模糊,總有一天他會失去他的消費者,而導致漫無目的,失去最後的生存空間。


圖片來源:venterraliving.com/company/mission.asp
圖片說明:品牌的經營必須一步一步慢慢來,有規劃地向前進,就像是攀岩一樣,無法一蹴可幾。

上一篇:當我們同在一起

下一篇:社工也要吃飯

雀飛筆 2008-01-05 23:18:42

我認同你的看法,使命對於非營利組織是很重要的,一旦方向清楚,就能得到擁護者的支持,勸募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NPO的發展在台灣雖然還在起步階段,但是可以預見未來力量會越來越壯大。為身在非營利組織工作者打氣,加油和謝謝囉!

版主回應
我是沒有那麼樂觀啦!
勸募的部分又跟行銷 包裝 景氣等有關,
而且NPO發展,
掌權的人是什麼背景,
影響也非常大,
所以壯大是好是壞?
還不知道呢...
2008-01-08 21:53:19
居隱 2007-09-05 11:12:47

哇,是哪所學校社工系這麼嚴格?佩服佩服
另外也想請教你有做過哪方面社工領域,因為這回換我要去找頭路~~

版主回應
哈,什麼學校在這裡要保密嘍!
另外,我從事家庭與婦女一塊..
2007-09-05 22: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