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8 22:10:31水滴

陰陽人醫學討論 性別應長大決定

自由時報2008/04/19
陰陽人醫學討論 性別應長大決定

〔記者方志賢高縣報導〕第七屆性別與醫療工作坊昨在高縣舉辦,會中「戰後台灣陰陽人醫學身體論述初探」的論文,引起熱烈討論。作者以台灣首例陰陽人變性手術為例,強調醫生不能扮演上帝的角色,性別的選擇應等當事人長大後再做決定。

高醫大性別研究所研究生余欣庭分析台灣戰後報章及大眾醫學期刊有關陰陽人的醫療疾病的論述,並舉台灣首例陰陽人謝尖順變性手術的故事。謝尖順在一九五三年因血尿、腹部疼痛就醫時被檢查出有陰部及子宮等女性特徵,「從此他的身體不再屬於自己」。軍醫院前後為謝尖順進行多次變性手術,切除他的男性器官、保留女性器官,但謝尖順內心仍希望自己是個大丈夫。

余欣庭說,當時這樣的手術被醫界認為是「空前創舉」,極有「醫學價值」,記者、好事民眾也想一睹謝尖順變性前後的形體與容貌。

余欣庭表示,當時的醫師一味認為生理決定心理,從生理構造判定他為女性,卻未顧及他過去數十年的男性生活經驗,但在往後數十年間,陰陽人的性別選擇與決定時機,醫學論述卻有很大轉變。

論文也舉了另一個陰陽人陳九滿的故事,平時女性打扮的陳九滿與女友產下一男,為了證明自己男性身分,他申請入伍體檢,也讓他的孩子取得戶籍。陳九滿事後沒有接受醫學矯治還能安然度日,並以村姑打扮,在田間工作。

余欣庭指出,直到七十年代末,醫界仍認為陰陽人的性別越早確定越好,這樣小孩長大後「較無困擾」。但九十年代,醫界不再這樣主張,強調正常人性別選擇還包括生殖器的外觀及性別角色的認同,醫生不應該扮演上帝角色。







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