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8 11:28:42小麥

中央尖-三池行後感 2007.7

第二次參加貓腿的隊 這次是二路會師
探勘線走十天 從竹村梅園陶塞溪進
爬到中央尖再從三池山回到梅園
補給線從傳統中央尖山路入山
會師後一起從三池山下山 全程五天
                                                                                
走了一趟下來其實有不少體會
                                                                               
首先是關於人的部分
                                                                               
這次會師一共有十八人 本來是廿人
一開始是補給線領隊阿嘉因為家裏有事 因此有不能成行的可能
於是秋姐臨時打電話給我 希望我能接下領隊的工作
對於領隊的工作 在山居的經驗應該是足夠應付 而且中央尖的傳統路也走過
只是面對一群自己不熟的人 臨危受命 還是有些忐忑不安的感覺
由於這次參加會師的人 大多都有一定的登山歷練 也都在其他團體待過
於是從接領隊到集合出發 發現自己一直是一個被觀察的對象
彷彿這是一場信任的領隊考核之旅 雖然後來阿嘉仍是到位參加
但是一路上執行領隊的事務 卻變得責無旁貸 一直到下三池出梅園
最後由於小路的頭不小心被落石擊傷 秋姐的第一句話就是
[小麥啊! 你真是為德不卒,怎麼最後一段路沒好好的照顧到呢!]
聽到這句話 心裏的滋味有點百般雜陳 或許這是所謂的責任吧
                                                                               
這次探勘線的領隊是蚯蚓 從一開始秋姐就有意圖把領隊的職務下放
所以她開心的說 [這次我除了負責會師大餐外,其他事都交給別人負責]
然而從路線的定案 會師地點的決定 每天行程的安排 秋姐還是整個總leader
她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心中對整個會師的活動設下了完美的圖像
於是完成心中的圖像就是她的使命 而其他人的決定衝突了美好圖像時
她的心中就產生了無比的掙扎 影響決策或是放棄主導一直在她心中糾纏
                                                                               
首先 秋姐交待我們補給線負責背會師大餐上山 她會來南湖溪山屋接應
看到運補物資時大家都傻了眼 那些運補食糧足足需要三分之一的人力背負
遠遠超過了我們的預期 因為她偷偷的把探勘線後五天的糧食 塞進了補給線
於是她拉著阿澤趕到南湖溪山屋幫我們分攤 她說[做了虧心事當然要下來幫忙]
                                                                               
之後依原計劃是在中央尖溪山屋會師 但是探戡線得花半天的時間下山屋
第二天再爬900m 回到主東鞍部 這上下900m就成為爭議的焦點
秋姐重視的是會師的場地氣氛 也希望探勘隊的人能下來幫忙補給線
然而已經在主東鞍部的人要下900m再爬回去 心裏大概是老大不願意吧
雖然口頭上說是怕延誤到下三池的行程 但是心裏怎麼可能沒有其他的盤算
然而要在第二天把補給線拉上中央尖主東鞍會師 卻又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強行拉上去 到頂的時間可能摸黑 一定兵疲馬困 完全沒有會師的快樂
更遑論會師大餐 不避風的鞍部 疲累的人 讓我想到南一段的雲水池
雖然排了雞腿當晚餐 最後沒有人願意開伙 雞腿留在山上 成了黃鼠狼的食糧
最後探勘線的人還是不太心甘的下來山屋 會師的氣氛也還算融洽
印象深刻的是下中央尖迫降那一晚的秋姐 獨自在長帳的最角落
不但刻意的和探勘隊保持了距離 而且早早就睡了 看來心裏還是不太愉快
                                                                               
最後出迴頭灣 本來計畫要下山吃會師大餐 因為補給線得趕回台北而作罷
秋姐難掩心中的失落說 [以後再也不辦了,真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把他心裏這幾天的掙扎都寫在臉上 她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
但是在決定放手的時候卻放不下手 於是遇到事處處想管
卻又礙於自己說要放手而要自己不能管事 心裏都一直這麼百般掙扎
阿嘉最在火車上說 [以後有秋姐的隊 還是讓她做領隊吧!
不然對她或是對接下領隊的人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小路這次被瑞瑩騙上了山 我想起宗才怡的經典名言 [誤入叢林的小白兔]
從第一天起 她就背著比平時上山還要重的裝備 走向這五天的行程
記得在木杆鞍部她對我說 [以前在山社我都是走在前頭的 貓腿裏卻只能吊車尾]
話裏老實地透露出了一股辛酸和無奈 人和人之間是禁不起這麼比較的
這些傳統的山徑 對她來說 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過了中央尖後又是另一個景象
下三池的非傳統山徑 跟的大多是獸徑和獵路 用雙杖的她走起來很辛苦
她在她的部落格這麼寫著 [我ㄧ路不得歇,沒時間拍照,只能不停的看著地上趕路
下山後,全身浮腫,遍體鱗傷,六天的精神折磨…壓力真的很大]
尤其最後又因為一段很陡的拉繩垂降而被落石砸到了頭 真是充滿折磨
看了這段話 再回頭想想自己走過的那段路 真的如此困難嗎?
當前面的攻擊手在開路找路的時候 走在後面的人 其實大多都是坐著休息的
我們常常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一些事 就算是體認到 卻也不能感同身受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這句話活生生的得到了殷實的印証
                                                                               
第四天早上 在往三池山的途中 小路經過一個邊坡 不小心滾了下去
還好是箭竹密生的邊坡 人只翻轉了兩圈就卡在箭竹上頭 也沒有受傷
下去幫她揹背包 提背包時差點用力過猛重心不穩 原來她的背包幾乎沒有重量
一方面是公裝分得少 另一方面看來是瑞瑩幫她分攤掉的
以這樣的重量 最後一天下池山的時候 對她來說仍然是過大的負荷
讓我想到以前去平溪三尖時的小白 只要一走到泥土路就腳軟的狀況
後來還多虧了PICKER有耐心的把他從石筍尖上帶了下來
心理的負擔和身體的負擔雙重的影響之下 山行的愉快與否?
真的只有走路的人自己最清楚了 休息的多寡 路程的邇遠 背負的輕重
都只能當做參考值 就算分攤了再多 心理的重擔也不會因而稍減
小路說她再也不會參加貓腿的探勘 她要用自己的步調和方式去爬山
人各有志 只能默默的祝福她在上山的旅程中一路好走
                                                                               
再說關於山的部分
                                                                               
本來是要走十天長勘的 但是考慮到家裏的因素 還是選了補給線
這次的探勘線的路線定線 從傳統的南湖西稜 巴尖稜線 到陶塞巴巴南稜
一直到最後一版的 從陶塞溪腰切上巴尖稜線 看出定線的學問
如何在地圖上找出一條路 並且如何去執行 都是學問所在
最後這條路線是條機巧的路線 看似陶塞橫斷 實則不是
因為目前所有陶塞橫斷的隊伍 都被卡在兩個位置上
第一點是陶塞溪谷經過近年來的風災水患 已經不像十年前那麼好走
因此 以前由溪谷可以一天半上溯到達三條谷水附近 如今已不可能
第二點是三條谷水附近崩塌嚴重 以前的上稜點 現在都困難重重
不管是要上南湖西南的稜 或是上巴巴南稜 都成為困難的點
去年師大就在這條路線上鎩羽而歸 被直昇機載了下來
所以這次特別避開了這些地形 把路線向東拉 直接切上巴尖稜線的最低鞍
因此可以在第四天 補給線都還沒有集結出發時 就攻上主東鞍
這算是一條十分漂亮的路線抉擇 也是很漂亮的探勘實踐
                                                                               
對於探勘 我的經驗其實還不足的 不過透過幾次跟隊 倒是學習到不少
上次的內本鹿 其實對判位 判圖有了親身的體驗和實踐
這次下中央尖東峰到三池其實一路都默默的在複習那些感覺
由於照顧小路 一直走在隊伍後頭慢慢跟著 開路就交給別人
最後一天下山 由於補給線先行 我 小武和阿光在前頭找路帶路
才享受到了一些找路開路的樂趣 當然有人並不認為這是一種樂趣
                                                                               
另外 第三天在三池山前迫降 營地是在稜線上的林子間
狹長的稜線 有一段比較寬緩的地帶 被我們開成了十七個人的臨時營地
透過整地 修剪箭竹 一個十七人的營地在半個小時左右從無到有
一根長長的主繩連結了四張外帳 拉起一條十七人可以露宿的長屋
這對我來說算是一個嶄新的體驗 以及十分寶貴的經驗
一方面是營地的選擇 給了我對營地這個概念不同的想像
營地不一定在草坡或谷地 也不一定要有寬大的空間
很多地方本身可能有侷迫性 但是必要時卻可以有潛力成為棲身的營地
如何慧眼視營地 的確需要一些經驗的累積 這次算是很好的學習
而且這次親身參與更多的外帳搭設 (上次內本鹿主要還是睡帳篷)
對於外帳搭設的技巧和概念也更純熟 以後可以用在山居的營務上
                                                                               
綜合以上 五天下來學到的還真不少
除了中央尖的晴朗展望 碎石中的南湖柳葉菜和喜普鞋蘭
接近死亡稜線的欣喜和震撼 對人和對事的經驗和態度 該是這次行程最大的收獲吧!
 

上一篇:探勘隨想

下一篇:[山行] 木瓜之味

阿威 2012-10-05 09:46:01

最近又要再走一次這條路線,找新紀錄的時候剛好看到你這篇,只能說這一趟真是五味雜陳XD

版主回應
都是陳年往事囉! 2012-10-07 20: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