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7 20:24:53yun °‧

千江有水 千江月

千江有水  千江月

蕭麗紅的書

 

  看久了翻譯文學,回到了國文,才訝然於中國文字之美,不只精準,更有著一層詩意、兩分人情、三分曠遠,番次咀嚼,齒頰留香,就也分不清究竟是文字、人情、還是文化使人如此回味再三了,三者之間比例是恰到好處,增一分太濃、減一分過淡,而這樣的韻味,非生長在這個環境之下、受如此文化陶冶的人是無法用形筆描繪而成的,必是對文化的執念、對世間人情的透徹曉悟,才可能成此書,令讀者一看三歎。

  於禮,我們中國人是何等執著,庶民至天子同守禮法,自古皆然,初中少女時期,《論孟》讀得琅琅有聲,卻未曾有如此真切體會,因為真正的禮,是不必刻意著述記載文節的,得以流傳今日,是因為代代復代代,都留有對它的印證阿。於此書更甚,昭然若揭!

  於家族的部份,書裡有一段話說得實在好、使人難忘,

「因為這力量在我血脈裡流,不只大舅和我,是上至外公、阿嬤,下至銀城才出生二十天的嬰兒,這一家一族,整個是一體的,是一個圓,它志堅至韌,什麼也分它不開 ─ 即使我死去的二姨丈和父親,在我們的感覺裡,他們仍是這一圓的一周、一角,仍然同氣同息!像大舅,他是這一圓之中,強行被剝走、拿開的一小塊,儘管被移至他鄉繁殖、再生;然而,若是不能再回到原先的圓裡來,那麼,他只是繼續活命罷了!無論如何,他都不會再快樂、不能快樂了。」

  書中主角一席話,我彷彿大夢初醒,這才漸漸暸解過去我眼中「守舊、傳統又固執」的爸爸,在他觀念裡,原來,「家」代表的,是這麼一回事!中國人,唯有如此有情的民族,才有可能這麼看待家庭,是人之根、本,而享受家族庇蔭,必有重任!於家,我們是有著責任的!

  我爸爸,是傳統守舊沒錯,而如今,二十歲之將既,我才懂得重新以尊敬的眼光看待這一份傳統、這一分守舊之情,發現原來他才是至禮至孝,固執這份更不用說 ─ 擇善,故固執。

  前些陣子,我和媽在杜鵑吃飯,媽說到爸的時候,眼淚都流下來,那個時候我只解讀成夫妻之間深刻的愛,而時至今,我明白那是一種對枕邊人的尊敬、佩服。她說她從沒見過像我爸這麼好這麼孝順的人,若在古時候,他絕對是第二十五孝。她希望我能稍微站在他們那一輩「要古又不古,要新又不新」的立場替他們想想。那時我不覺有什麼了不起,孝順不就孝順麼?有什麼難處?什麼特別了不起?雖然聽媽媽說到激動處,自己眼眶也紅了,但仍沒有體會,「孝」一個字,其實是多濃厚、至大至深的情感,維繫家族的力量根源。孝,不只是對父、對母、對兄姐,更是對天地山河之敬、對萬物感懷,因為懂得感恩、懂得飲水思其源阿!

(僅從這裡就可以明白,中國人哪裡是小乘,我們是大乘,渡不了眾人,也得把整個大家族拉上船。中國的傳統大家庭,每一家一單位不用大乘,那用什麼渡?)

  如此種種領悟,迫使我當下就做了改變,自己一方面也高興、家人也開心,不過最開心的是我爸,當天晚上他又開始跟我說些「有的沒的」(從前我半聽半嫌囉唆的東西),然後又把邱吉爾那本拿給我(也不曉得上回到底看到哪了),媽聽到了,在外面說:「妳老爸要把十八般武藝、畢生絕學都傳授給妳了啦!」爸爸想了想又說,說我生在這個家庭真的很幸運(我每次心裡都會附和但嘴巴不出聲),不過這次他多了一句 ,─ 但是話又說回來,我們有妳這個女兒也很驕傲。其實聽的時候,眼眶又是一紅,心裡感動,但我又不作聲。在家裡,和老爸相處,我覺得自己比較像個男兒身,從不撒嬌,可能也是因為他們把我當兒子教養,卻作女兒疼吧。

 

 

 

                                                                                                     誌之於2008.11.15

 

 

兔仔 2008-11-18 22:47:06

可以不要這麼變態嗎?
你這是要出書了嗎

版主回應
欸我發現許若薇的報台字超多的耶
她可以辦報了
我來登個副刊
2008-11-19 02:14:36
加起 2008-11-18 01:20:46

萬里無雲萬里天阿

為妳開心

版主回應
接得好!
:)
2008-11-19 02: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