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5 17:56:53Wen Sir.

Toyo Ito

在台北美術館,遇見了一位很喜歡的日本建築界大師-「伊東豊雄」。

相較於台灣人較熟悉的「安藤忠雄」的清水混凝土建築,「伊東豊雄」的作品可以說是充滿了自然合諧與實驗的氣味,與其說伊東豊雄是建築師,倒不如說是哲學家,要更來的貼切。

伊東大師的作品,最為人佩服的地方就是充滿著自然與哲學的味道,「游牧(Nomad)」是伊東大師的思考核心,將人、建築與自然環境,建立出一種連續性,而不只是節能,更是生態的、與社會相協調的特性。

簡單的說,就是將建築當成自然的一部份來思考與設計,將自然界裡的「秩序」帶進建築的型態裡,生命變化的秩序、有機幾何的秩序、呼應成長變化的秩序、流動的秩序,伊東大師的作品裡,除了充滿著那麼點挑戰、實驗與哲學思考的味道外,更啟發了現代對於建築不同的思維。

世界獲獎無數的伊東豊雄,更因為1986年的作品「風之塔」(Tower of Winds),在2006年獲得了英國國家建築師協會的大獎,被列為1990年代重要的建築作品之一,「風之塔」是日本橫濱線的地下街通風口的建築,整體造型為透明圓柱狀,會因為噪音、風速等變化,而改變夜間的照明的建築。

蛇形藝廊展示館 2002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2002)
2002, 倫敦
一開始是位於倫敦肯辛頓公園內的蛇形藝廊(Serpentine Gallery)前院,一棟僅為期夏天三個月的臨時性展示館,白天作為咖啡館,傍晚以後則是舉辦演講、討論會、宴會等活動的建築。整個建築體就像是一個四方形的盒子,長寬18m × 18m、高4.5m,沒有柱子,以鋼板條(Steel Flat Bar)組合而成的框架所構成,看似隨機組合的框架,其實是根據將正方形一邊迴轉一邊擴大的演算法(Algorithm)規則,所形成的螺旋狀圖案,建築各部位彼此相互依存,並保持整體的平衡,展示館於三個月後拆除、出售,目前被重建於倫敦的泰晤士河畔。
TOD’S 表參道大樓 (TOD’S Omotesando Building)
2002-2004, 東京都涉谷區
義大利精品皮鞋‧皮包的知名品牌「TOD’S」的專屬大樓,位於東京表參道上,經過的人都會被它強烈的外表所吸引,地上七層的建築物,讓人聯想起周邊櫸木行道樹的樹狀輪廓的設計,其實既是裝飾圖案也是結構體的建築表層,由30cm厚的混凝土及上面所嵌鑲的無邊框玻璃所構成的建築表層,正支撐著跨距10~15公尺的樓板,內部空間沒有任何柱子,樹木是獨立的自然物,它的形狀具有結構上的合理性,所以,以樹木輪廓交織重疊而成的外牆圖樣,也產生出合理的力的流動。
MIKIMOTO銀座2大樓 (MIKIMOTO Ginza2 Building)
2004-2005, 東京都中央区
以珍珠聞名世界的珠寶品牌「MIKIMOTO」所建於東京銀座的商業大樓,和《TOD’S 表參道大樓》的外觀相同,將力的流動作為設計的表現形式,嘗試挑戰了「鋼板混凝土結構系統」,也就是在二片鋼板之間填充混凝土,由6~12mm厚的鋼板以雙頭螺栓及支承構件包夾(呈三明治狀)而成的牆板,牆板經過搭建、調整之後,現場焊接成一體,再灌注200mm厚的混凝土。這個利用鋼板作為捨棄型模具的組裝系統,既可創造出外殼非常薄的結構體,同時也能確保其高承重強度。此外,由於無方向性的面狀結構系統,也使外牆的開口形狀得以自由隨意地設計,而外牆上施以如汽車般具有金屬光澤的塗裝,就像在銀座街頭一角,有如寶石般的閃閃發光。
杉並藝術會館 (Suginam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2005-, 東京都杉並區
東京一棟以小劇場和區民會館為中心的劇場複合設施,考慮到周邊環境的影響,將建築物的大部分設施都埋在地下,地上只有一座以鋼板包覆的小劇場(約240-300個觀眾席),這個外型呈現岀傳統戲棚小屋的樣子,高度為9m,其設計規劃可滿足各式各樣的舞台形式。由鋼板混凝土結構所構築的複雜屋頂,其形狀是由圓錐和圓筒等曲面組合而成,上面自由而隨機地配置了大約300個直徑30cm的圓窗,同時為了減輕周邊環境的噪音干擾,對外部刻意採取封閉的形式,預計2008年11月完工。
台中大都會歌劇院 (Taichung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
2005-, 台中市
台中大都會歌劇院是在2005年的國際競圖中獲得首獎的設計案,未來將成為國際性表演藝術的新據點,裡面包含「大劇場 Grand Theater」(2009個觀眾席)、「中劇場 Playhouse」(800個觀眾席)、「實驗劇場 Black Box」(200個觀眾席)」等三座劇場空間,以及「藝術廣場 Art Plaza」(購物中心、餐廳、咖啡館)、戶外景觀等所構成的複合設施。

為了要滿足這些眾多的機能,伊東大師提出了「衍生中的網格」(Emerging Grid)的概念(也就是拓撲學 (Topological) 的網格體系),藉由三度空間的曲面,使包含三個表演廳在內的內部空間,呈現出連續性的洞窟般的空間感,藉由將建築內部的平面形態擴張延伸到戶外景觀,使表演者與觀眾、室外與室內空間的關係成為一體。

(↑螺旋狀線條(Spiral Line)所構成的平面,很美的自然規律)




很喜歡一位作家「狄波頓」對於建築的詮釋,他說:
─────────────────────────
每一種建築樣式,都是一種對幸福的理解,
除了幫我們遮風擋雨,建築也邀請我們成為獨特的自己。
透過建築,我們看到理想的人生。

我們所欣賞的建築,用各種方式展現我們所重視的人生價值。

建築物以及我們在房屋內陳設的物品,對我們的影響其實超乎想像。
我們希望建築能平撫我們的心緒,或激發我們的活力;
發揮隔離的效果,或塑造和樂的氛圍。

我們也期待建築能保存歷史與記憶,甚至象徵未來。
對建築美感的需求,就是對美好人生的認知。
───────────────────────────
Bi。 2008-04-30 00:21:35

好久沒有來看看你囉!^ˇ^

【對愛情過敏】 2008-04-20 12:36:14

推;要怎麼去台北美術館:]

阿永. 2008-04-19 10:55:20

當場看到的話一定比照片還更有震撼力